以德育德:临床教师师德建设探讨

2021-01-02 15:28黎芮希王兆军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德医务人员师德

文/黎芮希 王兆军

临床教师师德与医德关系

师德与医德同为职业道德,在临床教师身上这两种道德出现重合现象。探讨师德与医德的关系首先要考虑教师与医务人员的关系问题。第一,医务人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谁为先?临床教师首先是医务人员,然后才是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德艺双馨的医务人员才可以成为临床教师。第二,医务人员做教师是多一份约束和负担吗?临床教师比单纯的医务人员多一份使命和责任,也多一份医教相长、培育杏林学子的机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都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重要性和我国对健康人才的巨大需求。临床教师本身是健康中国的推动者,同时承担培养后继健康人才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医务人员为师,要在做好医疗的基础上,教出更多更好的医务人员。第三,医务人员和教师的双重职责如何平衡?面对有限的时间和“医教研”工作对时间的无限需求,平衡各项任务需要组织保障、团队合作以及临床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对于临床教师个人而言,进一步强化技能,提升效率,合理管理时间,与组织和团队保持有效沟通等都是平衡的必备要求。

医者与师者,治病救人与教书育人,赋予临床教师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医务人员承担教师角色,就是要通过教书育人将自己的医术医德传承下去,将医学发扬光大,护卫更多人的健康。两种职业道德因为临床教育得以联结,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医德和师德在临床教师身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有医德者才能承担临床教师的职责,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师德的临床教师。有医德者言传身教,将医德传承,是临床教师师德的重要体现;临床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示范、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反哺医疗服务,使自己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临床教师师德内涵及特点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等。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3,是教师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要的品德。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新时代教师要做好“四个引路人”,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全面而高尚的师德,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4。同理,临床教师师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指临床教师在从事医学临床教育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临床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临床教师的师德包括良好的师德观念和良好的师德意志,在临床教育工作中做到勤业、敬业、乐业、志业。

临床教师师德包含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在内涵上与医德紧密相连。临床教育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一般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临床教师还要加一项医疗服务。临床教师有医德,能较为出色地完成相关医疗服务工作,才有言传身教的优势和带出合格医学生的基础。教学生除了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到以德育德。二是对人的关注要求更高。医学直面生命,医务人员不能只见“病”,不见“人”。临床见习、教学查房、床边技术操作、病例讨论等主要临床教学形式中,对患者的关注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教育活动在医院进行,甚至直接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进行,有患者的参与,除了师生关系,临床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处理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学生和患者的关系,关注人,重视人文关怀,让医学教育更有温度。三是对团队风气有较高要求。教师道德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维度,同伴支持或伙伴互助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临床教师所面临的医疗服务、临床教学和医教协同等任务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完成,临床教师师德的形成与团队成员的榜样示范、团队对于教师道德行为的共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临床教师师德建设要点

师德建设工作需要明确实施主体,建立对应的工作体系和制度规范,通过管理服务、学习培训、宣传、荣誉激励等正面引导涵养高尚师德,通过批评教育、警示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取消相关资格、计入师德档案等处理措施扼杀师德失范行为,努力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临床教师师德建设遵守师德建设的一般规律,还需要结合临床教育规律在临床教师师德建设中注意一些问题。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6。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是做好医院工作和保障惠及人民的医疗服务的基本功。医院党建工作对于临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冲在一线,做出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凝聚力也得到充分体现,吸引一大批医务人员申请火线入党。这里面有很多是临床教师,他们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位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学生。新时代的临床教师既要护卫人民身体健康,还要塑造受教育者的灵魂,筑力健康中国,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样的严要求和高标准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临床教师的引领,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人民健康,保证为党为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要成为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要点。

管理服务工作贴近临床教师需要

解决思想问题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对临床教师提出师德要求的同时,相关管理服务工作也要跟得上。首先,要让懂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管理临床教学,落实教书育人工作。鼓励优秀的临床教师做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对其他专业背景的管理工作者也要加强临床相关知识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的临床教师管理队伍。再者,保障临床教师工作体系和制度规范到位。有顺畅的工作体系,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师德规范,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明确底线;弘扬高尚师德医德,引领临床教师价值观。在临床教师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考虑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门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最后,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为临床教师服务的基本定位,给临床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当前临床教师可能承担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重任务,管理部门要为临床教师教学协调资源,及时响应和帮助解决教学遇到的困难,保障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准入、职称评审、师德考核等方面保证教学工作的一席之地,以看得见的措施引导、鼓励、支持临床教学。

推进医学专业课程思政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而且要接受持续性的教育。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对健康的更高要求决定临床教师接受持续、系统培训也是必需的。在临床教师的师德培训中,普遍性和贴近临床教师工作的师德培训,包括警示教育和引领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除了显性的师德培训,隐性的师德教育路径也值得探索。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是推进医学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一环,临床教师作为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推广的重要力量,在接受相关培训和参与具体推广过程中,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意识不断提升,开展隐性思政工作的技能不断提升,对自己身正为范的要求也愈加清晰和严格。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作为对医学生的隐性思政教育,推广过程也为临床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阵地。

契合时事做好及时性和针对性引导

临床教师师德建设要有一定的仪式感,适当抓住时政热点、节庆日、主题日契机,做好及时性和针对性的引导。结合建国建党周年契机,举办临床教师专题庆祝活动,厚植临床教师爱党爱国情怀。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肯定临床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与成绩,增强临床教师身份认同感、荣誉感。此外,医师节、护士节等与医务人员紧密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也是临床教师师德建设的优质阵地。中国医师节活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国际护士节活动发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临床教师师德的丰富与巩固是非常有价值的。全国爱耳日、世界血友病日、国际聋人节等纪念日活动引导医务人员加深对患者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医患沟通,对于相关专业临床教师师德巩固也有一定作用。活动主体并不仅限于教师,可以组织更多师生共同活动,让临床教师与医学生一起,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涵养医德,促进师德。

持续且贴近临床教师的宣传

培训或者活动可以在小范围内直接产生影响,而丰富的宣传方式和内容,可进一步扩大良好医德师德的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爱师敬师的良好氛围。宣传中要注意社会舆论、市场经济对医学事业的影响,理性宣传,不做道德绑架的标杆。一是在宣传中要注意用好临床教师的例子。要注意挖掘广大医务人员可学习可推广的优秀典型事迹。崇高师德有宣传引领价值,普通但平凡的临床师德示例也有很重要的宣传价值。用好时事、身边事做好教育,引导临床教师了解国情、民情、健康情,奉献爱心、热心、报国心。二是重视宣传的专业性,避免以偏概全和过多的避重就轻。负面宣传不重实事、偏情绪、出现医学错误等,非常不利于临床教师的社会形象塑造和教师个人心理发展。社会对医务人员和教师的道德诘难点不在于高尚而在于是否坚守底线,显著见于媒体端的极端行为如见死不救、教师猥亵学生等。其实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将它们作为道德问题宣传不专业且会带来很大负面效应。三是重视人文关怀,避免对道德的无限拔高宣传。“爱病人胜过家人”“带病或牺牲个人必要休息时间工作”等理念不适合过多宣传。宣传中要重视医学的温情,给临床教师相对宽容、有爱、有希望的环境,帮助青年临床教师树立职业理想。

猜你喜欢
医德医务人员师德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