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最好的处方

2021-01-02 15:28:32文/王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林巧稚孙思邈医术

文/王 德

古往今来,人们对名医的颂扬往往聚焦于“医术高超”。诚然,名医之所以流芳千古,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够医治其他医生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是否由此就可以将“医术”界定为医者的最高追求?回顾名医们的生平,聪颖和勤奋固不可缺,不过,他们对病人的悉心关爱,也往往超乎常人。

例如,在我国医学史上首次专门撰文论述医德的药王孙思邈,在幼年和学医初年,对于遭受病患之苦的人往往会不遗余力地施以援手。相传他幼遭风冷,性命垂危,幸得江湖郎中赐药一包。然而,正要喝药时,却得知邻家小孩也病危,当时小小年纪的孙思邈竟然能够舍己救人,将药转予邻居。最后是每人喝了半碗,病也都痊愈了。

近现代的名医大家中,也不乏舍己为人的事迹。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院士在1921年参加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时,为了救助中暑女伴,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英文考试。虽然英文成绩受到影响,但其他科成绩都不错,并且,协和医学院认为她所表现出来的关心病弱、沉着冷静是医生应当具备的可贵品质,从而破格录取。

在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名医对患者的爱心得到了彰显,也为人所乐道。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也正是怀着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爱之心,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去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积累,才会始终和蔼可亲地面对病人、处处为患者着想,即使在患者有情绪时,也不产生厌烦心理,而是给予同情和理解,安抚患者的同时,又能够客观冷静地对病情做细致入微地全面体察。

医生与病人处于信息不对等的两方,病人不具备医生的专业知识,难免会产生种种疑虑和担心。心中以患者为重的医生不可能对此置若罔闻,其爱心和关心在言谈举止间传递给患者,治病的同时也是医心。

林巧稚认为:“爱人之心是医生最起码的本质,也是一切领域有所建树的本源。”

以爱心获得患者信任和依赖的医生,能够维持更通畅的医患沟通,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所长,为患者诊治。而眼中只看到病,看不到人,如何能够真实地了解病情,又如何识别疾病的个体差异,做到对症治疗?因而,医,仁术也,爱是最好的处方。

猜你喜欢
林巧稚孙思邈医术
科学家公益宣传
——林巧稚
科学家公益宣传
——林巧稚
那天我出诊
杂文选刊(2020年11期)2020-11-16 02:08:40
孙思邈与屠苏酒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20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林巧稚“走”上越剧舞台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6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健康大视野(2018年7期)2018-07-23 12:02:10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3
文化
健康人生(2017年12期)2017-12-21 02: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