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子静
红医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中的重要历史开端时期——中央革命苏区时期。作为中央苏区军民实践与斗争产生的巨大精神财富,红医精神从初创到发展再到传承有着一条艰苦而清晰的光荣路径。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与红医精神的光辉过程彼此辉映、相依相成。
红医精神即为“红色医生精神”,大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央苏区军民群众在国民党经济封锁与军事围剿背景下开展的诸多伟大医疗卫生实践中。红医精神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精神内涵在革命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卫生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革命信念。政治坚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的服务宗旨,无私奉献的高尚作风,技术优良的工作要求共同构成红医精神的本质内涵。
红医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丰富依托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年代的革命行动和社会实践之中。在中国革命事业的实践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在医疗卫生战线的实践充分体现出医务工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秉持共产主义理想,始终追求优良技术,无私奉献心系人民群众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构成了红医精神延续至今的珍贵价值。红医精神萌芽于中央苏区时期,发展于延安时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
1927年,以蒋介石在南京和汪精卫在武汉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到了生死存亡时刻,中国革命事业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人在“八七会议”上总结革命的经验与教训,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历程。国民党“三次围剿”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抗争下以失败落幕,中共中央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中央苏区的医疗资源始终处于匮乏状态。医护人员不足、医药物资短缺都成为当时中央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证战时伤病员救治和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卫生安全需求,1931年11月20日 中 国 工 农红军军医学校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批准和支持下正式成立。时任中华苏维埃主席的毛泽东同志在开学典礼上指出办学方针:“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医生”1。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朱德同志更是详细要求:“红色军医应该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对人民、对伤病员要满怀阶级感情,要有艰苦奋斗、舍己救人、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2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所正规专业医疗卫生学校,旨在培养专业性强的“红色医生”为革命事业服务。
红军军医学校成立于被围困之际,物资短缺、教学人员经验不足,教材由几位医生根据自身经验编写,而教学器具仅有几张人体结构图和两台显微镜,甚至教学课程都是根据“少而精”的原则安排,教以如疟疾、溃疡等常发病例治愈方案,使学员能够尽快适应革命形势要求。在伤病员救治中,红军军医学员贯彻“不丢下一个伤病员”的理念,尽力救治,“我们约有1 000名护士,这些护士大多数是少年,只有少数的是妇女。他们要准备膳食,替病人洗脚、洗衣服、擦身等。这些少年通常12、13岁至18岁,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以良好的精神努力工作。”3苏区医疗卫生人员将伤病员作为医护工作的重点,不仅关注伤病员的救治,更关心伤病员休养期间的身心健康,创作卫生健康题材话剧、出版医学刊物等。除了对自身军队的伤病员进行救治与关怀,对待友军和战俘也按照国际条约与公约尊重人权,依照在《日内瓦条约》和《海牙陆战规约》上的准则加以优待,是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优越性的鲜明体现。在保障苏区民众卫生安全方面,医护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多次开展群众性医疗卫生防疫工作,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布《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卫生运动指导员工作纲要》等文件,培养苏区人民群众新的卫生健康习惯。正是在中央苏区医疗一系列卫生实践工作中,萌发出红医精神,并为后期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吴起镇,此后延安和陕甘宁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中心,领导实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共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并跟随中国共产党开始长征,在中国革命史和医学教育史上留下无法泯灭的身影。在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后,红军卫生学校在松岗地区大喇嘛寺继续开展医学教育。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民党针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终于结束,在这一背景下,红军卫生学校逐步扩大办学规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导致全面抗战爆发,红军军医学校更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奔赴抗日战争前线。在战争前线的伤病员救治中,八路军卫生学校的学员们充分发扬红医精神,艰苦奋斗身兼数职,既要担任伤病员的救治,又要负责伤病员日常生活护理,甚至还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红军军医学校自创立到全面抗战的短短6年时间中,以红医精神为办学方针,为红军培养300多名不同技术层面的医疗骨干人员,在长征、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新中国成立做出重大贡献。
正值抗日战争之际,1938年,在加拿大共产党委托下,加共医生、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来到陕甘宁地区支援医疗卫生事业,在延安革命根据地一直致力于医务人员培训、医疗设备更新、医院制度建设。1939年毛泽东以《纪念白求恩医生》一文,高度赞扬加拿大共产党白求恩医生国际主义精神、追求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4。作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身作则为当时红军医疗卫生人员展现真正红医精神,并为红医精神赋予更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1940年1月,为纪念白求恩医生做出的贡献,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40年9月,八路军卫生学校在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下改为中国医科大学,红军医疗卫生事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建校后,将教学专业分为内科学、外科学、解剖学等7个专业,并按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学制。中国医科大学更名后,仍旧坚持贯彻以红医精神为主的教学方针,并在校歌中写道:“在艰苦的斗争中,学习紧张、朴素、仁慈、谨慎的作风,创造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干部,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5正是在红医精神的支撑之下,一批批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出的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奔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前线,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红医精神伴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面对一次次不同的危机,红医精神应社会需求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于人民大众面前,成为支撑我们国家和人民一次次跨过困难期的精神动力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改革,但究其不变的是以红医精神为依托的医学思想。建国之初,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巨大疫情威胁,天花、鼠疫、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层出不穷,医药产品较为短缺,医疗技术尚处于落后阶段,医疗设备也急需更新。面对这一情况,党中央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防疫措施,号召医疗行业工作者在防疫一线坚守工作岗位。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全国,全国医疗行业人员,有人发挥无私奉献精神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有人发挥技术优良传统致力于救治更多的病人,有人发挥勇于开创精神探寻治愈良方,都是红医精神在特定时代的具体表现。
红医精神并不仅仅展现在医疗卫生行业,其精神甚至渗透到各行各业。红医精神可以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15名空降先遣小队毅然从高空跳下的大无畏精神,帮助震后灾区医疗救援定位,为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博得生机;红医精神可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无数社区人员与各行各业工作者主动肩负起时代重任,为人民生命安全构筑防线的无私奉献,所构成的伟大抗疫精神;红医精神可以是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向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提供新冠疫苗,并向中国境内的外国友人提供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总而言之,红医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研究追寻红医精神的历史溯源有利于我们准确地了解掌握红医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为红医精神的传承提供完整的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