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策略探究

2021-01-01 07:09方琳静
考试周刊 2021年9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 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路径。语言文字是存储、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而,语文应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當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脱离学科、深广度不够、缺少内化认同及知而不行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教材为基点、组织拓展阅读、关联生活、重视自悟和引导实践迁移等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策略

一、 引言

文化自信是我国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主要路径。对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语文是工具学科,学习的是语言文字这个文化信息的传播、存储工具。显然,文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大多传统文化就是以文字记载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因而,语文所学的内容广泛地包含传统文化内容,较容易找到着力点;第二,语文又是个意识形态学科,涉及精神思想、哲学观念。因而,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由浅层了解深化到思想内核。大多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了语文课程的这些特质,都积极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但是,部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不甚理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系统反思并对方法策略进行优化。

二、 问题和不足

(一)脱离学科

教材毕竟容量有限,不可能涉及所有传统文化。有的教师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和擅长的方向,容易在渗透时跳出教材去进行与教材没有关联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文化视野,但负面影响也较突出,这就是将语文课变成了人文社科课,影响了语文主体教学进度、规划,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基础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因脱离语文的精神性、思想性特质,传统文化教育也显得缺少内涵深度,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化。

(二)深广不够

与脱离学科相反,一些教师担心太多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影响教学进度,因而,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完全依照教材而不进行拓展、延伸。这样,学生对某个传统文化认知就往往停留在泛泛了解层次上。如学《次北固山下》,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教师随口提到“中国自古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那鸿雁传书典出于哪,承载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典故和经典诗句?教师没有带学生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这种了解型的教育显然缺少深度,可以说没有达到“文化”的层面。

(三)缺少认同

一些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主目标定位在了解上,不引导学生对其历史价值、社会含意、精神内涵进行品鉴。这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知道而已的层次上,学生并不一定认同,自然就不会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最终也无法达到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如学习《诫子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我国文化思想和个人品行修养的一个经典观点,至今依然受到广泛认同和遵奉。但如果教师不带学生去品鉴这两句所体现出的高贵品质,那学生所得到的不过是“诸葛亮认为君子修身养德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不是“我应该重视对自身品行建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实现路径——先贤的思想值得我们推崇和践行”。

(四)知而不行

学生了解也认同了传统文化观念或感到了自信、自豪,但在自己生活学习实践中却不能将这种认同和自信转化为行动。只传而不承,显然不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就如《诫子书》这个案例,学生不仅知道且也认同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但在学习中却志不能坚明、行不能宁静、言不能淡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缺少指向实践的深化引领。

三、 策略和方法

(一)以教材为基点

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应抓住融合、渗透两个关键词,在语文主体教学规划的推进过程中,顺势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来,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知识技能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要做到这一点,最简明的做法就是从教材中去挖掘传统文化教育因子,以之为基点展开。这样既不会影响语文主体教学(甚至是可以起到深化作用),又可以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任务,达到两不误、再促进的效果。比如,学习《邓稼先》(作者杨振宁)时,这篇文章表现了邓稼先一心为国的忠诚、奉献和敬业精神。而在我国,“家国思想”从古到今一直贯穿于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其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具有凝聚力的主要支撑点。因而,教师可以抓住“家国情怀、家国思想”“家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理念,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如,除了邓稼先,还有哪些古今人物具有家国思想的代表性、典型性,他们与邓稼先的异同有哪些?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你知道有哪些反映家国情怀的经典诗句或议论?教师带领学生由邓稼先精神品质这一个点展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学和品味。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家国情怀这个传统文化理念有了深刻的认知和把握,而且又帮助学生更有深度地去理解了邓稼先这个人物的精神内核。

(二)深度拓展阅读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虽然强调与课程相融合,以教材为基点,但一般来说,为了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不宜采用蜻蜓点水式教学——即,在教学中涉及传统文化,建议不要简略一提即过,而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点展开延伸,从而拓展传统文化的接触面和深度。最常用的形式是带学生进行辐射式、链接式的拓展性阅读。这种拓展阅读通常又可以与项目式阅读、任务式阅读或主题式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指向传统文化的阅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如学习《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时,课本上提到这一个小短篇故事就衍生出了两个流传很广、应用率很高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由这个启示,教师可以抓住精彩的三国时期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有趣的文化“遗产”,如典故、成语等,布置一个有趣的传统文化主题拓展阅读:“除了本课所学到的两个成语外,你还能找到哪些源于三国时期的成语,这些成语典故出于何人、何事?”这个主题阅读任务有点(成语)、有面(三国时期)、有线(由成语到典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传统文化(主题成语文化)学习。考虑到涉及的成语相对较多,为节省时间和保证学习深度,可鼓励学生在进行成语搜集之后,自主找两到三个感兴趣的成语再进行链接拓展,这样既可保证深广度,又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联系生活实际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度较低,认为传统文化是“过去时”,在现代化的今天大多已经失去实践意义。这种思想其实是影响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原因;第二,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缺少兴趣。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也意味着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也即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有一定距离。这种“代沟”容易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度偏低,这与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而不太喜欢听传统戏曲非常相似。基于以上两点,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传统文化时,

学生常常表现为主动性差、思维不投入,这很影响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性。所以,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可有意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关联,从而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并引导其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比如,《中国石拱桥》是讲述中国传统桥梁建筑文化的,因为赵州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学生通过它所形成的文化自信多集中于“我国古代先人们勤劳、智慧,是值得自豪的”,而不具有现代的支撑意义(即,当今我国的桥梁建筑文化依然是伟大的、值得骄傲的)。对此,教师可以围绕“我国当下被国外称为基建狂魔”这个话题,带学生通过网络去搜集当代我国桥梁建筑的成就。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桥是哪座,海拔最高的公路、铁路桥排在前十位的,中国占几位?”“世界最险的桥有哪几座?”“世界最长的跨海桥是哪座?”等。对我国现代桥梁建筑成就的拓展探究,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使学生对桥梁建筑文化的自豪感连通古今。

(四)重视自我体悟

学生不能将对传统文化的表面了解、认知深化为源自内心的认同,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引导方法存在问题。不少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时,多采用了直接宣讲和学生独立阅读的简单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直接灌输和陈列信息的特征,因为其引不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是使之单向接收,最终不能将文化内涵、思想融入学生的内心。而且,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上看,知识理念的深度形成需要由学习者自己经历探究、体验、辨析甚至是质疑的过程,单纯的外在信息传递通常只能达到“知”的层面,而不能使之成为一个人的素质、素养、品质。所以,要想使学生

由对传统文化的表面认知转化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最好的路径不是直接宣讲,而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辨析,使理念由内而外生成,从而达到内化。

比如,《苏州园林》这一课,要想使学生通过园林建筑文化去捕捉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其所体现出的人生哲学思想,教师直接带领学生解读课文效果一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苏州园林建筑文化的审美特征这个话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先让学生提炼出课文中描述了苏州园林设计的几个特点,如“因地制宜”“避免对称”等,然后再去搜集北京建筑、国外典型建筑(如拜占庭式、哥特式等),将其与苏州园林的设计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突显出苏州园林所体现出来的特有审美思想。这样,学生自己分析、辨别、提炼出来的文化内涵自然就能直接内化于心了。

(五)引导知行合一

要使学生既能知、解、认同传统文化,又能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去践行,靠约束、强制要求等策略是不可行的。较有效的方法是安排学生参与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或实践任务,在“行”的过程中,使学生将传统文化落实到言行上去。比如,结合写作训练——在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有意让其围绕某个传统文化内容去展开。如“我家的春节故事”,让学生去写自己家是如何过春节的。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自然需要在叙事中提炼、表达某种精神思想,或是家庭和睦,或是团圆和谐,或是敬老孝亲,无论是从哪個角度立意,学生都必然要用自己的语言

对中国节庆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提炼和表达。这样一来,传统文化观念就能由内心的了解、认同转化为一种表达行为。

再如,组织实践活动,如在学了《社戏》后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有关乡土民俗活动的社会调研。首先,用手机等拍摄活动照片或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其次,再用文字对民俗活动的内容、形式等进行描述,制作成民俗活动手抄报,最后,在学校或社区举办民俗文化宣传展示。这样的活动,既可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传统文化,又可以使学生将文化认同迁移为保护、宣扬传统文化的行为。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落实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利用语文课程是文化载体这个特质,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积极实践。要想使传统文化渗透教育不停留在表面,而使学生能够认同并践行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关注几个策略:以教材为基点以避免脱离学科、组织拓展阅读以保证深广度、联系生活实际和重视学生自悟以达到认同、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践行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2]刘荣瑞.论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2(8):175.

[3]胡凌.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6):268.

[4]王仕芝.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77.

作者简介:方琳静,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