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关键阶段,以往,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多由学校独自承担,此种情况下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指出,家庭也需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中,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以达到辅助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在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交融并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基础。基于此,首先,文章简述了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再次,针对目前家校沟通中存在的缺少渠道、流于形式、沟而不通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应用网络平台促进家校沟通的途径,文章将举例阐述基于网络社交平台提升小学家校沟通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平台;家校沟通;策略
一、 引言
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而具体地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就小学阶段而言,有效的沟通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交融并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基础。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程度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联系,有效的家校沟通是鼓励家长支持学校的办学理念、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的前提。
在网络深入到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家校信息平台、班级QQ群、班级论坛等层出不穷,伴随着网络社交工具功能的不断丰富,如何利用网络社交工具更好地开展家校沟通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所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在分析目前家校沟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社交平台的功能,探究提升小学家校沟通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二、 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分析
学生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尤为重要,两者均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家庭是人类生活共同体的最初形态,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直观体验到共同体情感。家庭生活共同体的情感体验,是一个孩子与父母相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其直接构成一个孩子心灵深处对家庭生活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体验,不是外在个体的道德说教,更不是冷冰冰的道德律令。家庭生活共同体的情感体验,对儿童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给予了很高期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一个孩子正是在亲子交往中体验到母慈子孝,在兄弟姊妹交往中体验到手足亲情。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在于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有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精心设计的教育环境等,从而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育,这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思维水平亦处于具象思维占主体的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单纯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均无法完成育人的整体目标,原因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学生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较长,家庭成员对其实施的教育对其日后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也存在显著的差异:1. 学校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学校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具有完善的教育流程体系和内容,且教师还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育,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育流程体系和内容僵化,教育模式单一、不灵活等,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2. 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具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持续时间长、方法具象等优势,其中,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是指家庭生活较为丰富,从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持续时间长是因为家庭与学生一生均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家庭教育过程可贯穿学生的一生;方法具象指的是家庭成员在了解孩子(即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可根据其特点选取灵活、适用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但是,家庭教育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其也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如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局限可对其教育方式的选择产生不良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素质等均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隐性教育影响,若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不良、生活方式不当和素质较低,会导致教育出的孩子素质也偏低。
由此可见,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所处的教育地位不同,起到的教育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单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均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此,就需要进行家校沟通,以促进学校和家庭联合对学生实施教育,弥补双方单向教育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形成整合教育、整体育人的新格局,从而教育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三、 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
由于家校沟通、合作能有效弥补学校或家庭单独教育存在的不足,为此,我国教育部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与家庭需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还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小学家校沟通现状来看,家校沟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家校之间沟通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放学接送时间、什么时候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今天的家业等构成了沟通的主要内容;2. 家校之间沟通时效性不能够持续保证。很多教师和家长在等到孩子的学习、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时,才会主动联系对方,殊不知学生的某些习惯已经养成,因此,教育略显滞后、被动。例如,某班级在游泳课上出现了学生戏水哄闹的行为,差点產生溺亡的后果。班主任得知后立即在班级群里发布了游泳课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只是停留在表面。殊不知,学生出现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光靠几次简单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的;3. 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导致沟而不通。家庭和学校之间缺少真正的合作机会,家校双方互不理解,导致恶性循环,甚至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现象。例如,某学生因昨天的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学科老师直接在班级群里点名批评了该生。该生感到很委屈,家长也很反感教师这种做法,觉得自己孩子失去了面子,于是在群里和老师发生了争执。班主任了解后发现,原来该生前一天晚上因身体不适,没有完成作业(家长也没有提前和老师说明情况)。这件事情反映出家校信息沟通不及时。
四、 借助网络平台提升家校沟通效率的策略
(一)基于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家校沟通的优势
1. 缩短空间距离,开展“点面结合”的多元家校沟通
在有些内容在电话中不方便交流、教师无时间逐一通知的情况下,可借助QQ群这一当下教育最好的助手。它能够准确快捷地传达信息,缩短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且把每一个信息通知到每一位家长,不用担心信息有遗漏。
2. 依托网络时效性,发挥家校沟通的实效性
网络互动的即时生成性和同步性使得家长与教师可以随时留言、互动,规避了“当面沟通”的滞后和被动。教师与家长甚至可以即时视频互动,从而提升沟通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 基于网络平台的“云端存储”,实现了家校沟通的延续性
QQ群、微信群里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让接受者反复看,便于回复信息时能有针对性,QQ群中小的文件只要是不违法、违规,就不会被删除,可以一直保留,这为家长查找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基于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家校沟通的内容
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如此方便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把这个平台利用好,在内容上除了常规的答疑解惑、布置工作以外,还可以有以下新的内容。
1. 活动宣传
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每个家长都很清楚,因为不了解,所以家长也不会配合。因此,QQ群可以发布一些学校的信息,让家长乃至社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从而进一步关心和配合学校的工作。例如,在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推出了很多微信公众号,有的宣传防疫知识,有的进行学生宅家生活指导,还有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等,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还把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
2. 家长学习
通常情况下,生了孩子自然就拥有了做父母的资格,可是,父母这个角色,是世界上最难做好的角色,是世界上唯一无法退休的角色,是世界上最需要学习成长的角色。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学习培训,至少要让家长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教师可以每周发布一条学习的内容或者推送一篇文章分享,例如,《朱子家训》《童蒙须知》里教育孩子知礼的语言、名人名家育儿的经典名句等。虽然学校无法掌握家长学习的情况,但是每周有规律地推送,家长也就形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家长总会在不经意间翻看其中的内容。
3. 体会交流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出现各种喜怒哀乐等情绪,有時很想把自己的心里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且分享给别人。教师在QQ群里可以组织家长进行育儿的征文比赛、心得体会分享。
(三)基于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家校沟通的注意事项
当然,既然是网络社交平台,亦存在一些网络安全问题。故而,在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家校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1. 线上结合线下,开展有效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平等友好,情感互通。在线上沟通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学校应当积极组织线下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2. 家校双方移情换位,才能互相理解,进而更好沟通。发布者要冷静接纳家长的建议,积极回应家长,试着鼓励家长的努力,理解体谅不用家长、家庭的养育压力和困难,不强人所难;3. 注意文字要规范。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因人而异,所以学校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反复斟酌、注意文字等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以免引起误解,导致沟通不畅;4. 互联网时代,发布者要具备媒介与信息素养,正确使用网络,要对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家庭隐私进行保护,以免给他们带来伤害。不要张口就是否定、批评的语气,否则会打破家校双方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氛围和
教育孩子的目的。
五、 结语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从古到今就是一体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这样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只有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将教育的合力最优化,让学生成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赵加军.江苏《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彰显了“三个转变”[J].华人时刊(校长),2018(11):8.
[2]毛志远.试论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1):86-90.
作者简介:郭莉,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