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2016-07-18 18:43鲁超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桥梁微信

鲁超琴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和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和信息获取平台。它具备强大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交流等功能,而且具有零资费、跨地域、即时性、亲密性等特点和优势,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使用。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微信,非常适合用作家校沟通的新桥梁。

关键词 微信 家校沟通 桥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社会上经常流传这么一句话:“5+2=0”,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5天的教育,但因为周六周日在家,家长没有约束好管教好,放任自流,加上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结果把5天在学校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切又得从零开始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传统家校沟通桥梁的不足

1.1家长会

家长会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基本上每个学期都会在期中或期末召开一次。但这种家长会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基本程序化:校长介绍学校情况——分班介绍班级情况——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个别沟通。此时的家长会也就演变成了班级的“记者招待会”,如此场面,且不说每人沟通时间有限,内容单调,有些涉及学生个人成长的话题也是不便交流的,家长的收获甚微。

1.2家长到校

相比家长会,个别家长到校与教师沟通,可以更加深入探讨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不过班里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或经商,几乎不可能实现到校沟通。少数家长不辞辛苦来校,交流时间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两个小时。如若一一进行,本就繁忙的教师就只能牺牲更多休息的时间了。

1.3家访

家访是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它不具有普遍性,如果要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就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教师也不具备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另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上班时间大部分家长都不在家,学生居住地不集中,教师又不可能时刻放弃休息时间去家访,一个学期下来,能真正家访的寥寥无几,使家访已失去本身的意义。

1.4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可能是现代家校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了,大大提高了家校联系的效率。但有些问题仅仅靠打几个电话,难以达到深入的效果,问题的解决不够彻底。动辄打电话汇报“问题”的教师,更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

2微信成为家校沟通新桥梁的理由

2.1普及性

据了解,仅仅至2015年,微信注册用户就已过9亿,在线活跃用户超6亿。我们班39个学生,其中有31个学生的家长在使用微信。班里大部分学生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或者通过电脑使用微信。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建立不同的群聊。为了家长与教师以及家长之间方便沟通,可以邀请家长朋友们加入家长群;为了方便与学生联系,可以建立班级群聊;为了各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建立“战友”群。

2.2及时性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能做到事事及时,在微信上交流就能避免这种局限性,使得交流更方便,快捷。同时,微信发布的信息主要用于分享、传播,具有“背对脸”的特点,它的交流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多对多的,关键在于你采用的发布方式。班主任与家长建立的微信群在家校互动中担任着“信使使者”的重要角色,可以及时迅速传递信息又不必担心打扰对方的工作与生活。

2.3开放性

人和人之间的误会往往源自沟通不畅。比如,学生之间产生了误解,又不好意思当面道歉,可以通过微信表达。有了班级微信,学生如果对教师的批评不理解,又不敢面对教师提出异议,他们可以在微信上给教师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如果对学校的一些工作有疑问,可以直接“微”班主任,将自己的疑惑及时提出,以达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

2.4互补性

我们可以在朋友圈留下生活的足迹。比如,有学生做义工,在群里分享自己对繁忙工作的感悟和为社会奉献的骄傲;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假期和周末的旅游照片晒在圈里,让大家领略异地风情。大家还可以经常相互点赞和发表评论,如果在班级群里提出学习上的困惑,都会得到其他学生热情的解答和教师耐心的讲解,朋友圈在假期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教师直接的指导。

2.5共享性

微信之所以能在各行各业普遍流行,离不开超大容量的信息支持与共享。笔者在翻看微信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如何做一个“智慧型”家长的问题,于是一键转发。很多家长看到这篇文章后,也都转发并在下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几个家长在发表看法的同时还互相交流。通过这次的微信转发事件,再次感受到了利用班级微信经常性地和家长沟通、探讨教育孩子问题的功能之强大。

通过以上分析,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的方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它也有短处。比如,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使用智能手机或者都会天天上网,所以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还是有着需要它们的时候。因为家校合作毕竟是人和人的合作,因此在使用微信作为家校联系的新桥梁的同时,作为班主任,还要坚持每学期至少和每位家长面谈一次。同时继续利用电话、纸质通知等方式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地和家长做好家校沟通,才能将家校合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裴然用.微信传播问题刍议[J].电影评价,2011(11):81-87.

[2] 李作成.“米聊”战“微信”艰难的博弈[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12(45):52-64.

[3] 鹫羽林.微信:超越短信和IM的存在?[J].道德与文明,2013(3):11-13.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桥梁微信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微信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
微信
微信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