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敏 王华磊 王静
[摘要]目的:分析40例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檢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总结结果,对病原微生物类别进行分离鉴定,为患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本组探究中,共计检测标本806例,共计检测出111株病原微生物,检出率13.77%,具体包括致病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致病菌、轮状病毒阳性标本,分别是62株、1株、34株、14株。本组实验中,肛拭检出、可疑食品检出、环境标本检出、呕吐物检出分别是75株、28株、6株、2株。结论:40例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提示,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肠道致病菌、致病性弧菌,标本不同,检出率不同,因此,临床应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检测标本进行恰当选择,可将疾病危害明显下降。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182-02
临床研究食源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通过摄食,有毒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包括生物性病原体,均属于致病因子,导致患者发生疾病,这一疾病分为中毒性食源性疾病以及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其中临床常见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人畜共患传染病导致的疾病[1],分析这一疾病发病原因,包括食源性寄生虫感染、食源性细菌性疾病、动物性毒素中毒以及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等,其中常见病原微生物引发疾病,因此,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早期检测,对此病症及时诊断,十分重要。本组将40例患者选择,分析了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对我院2020年4月至10月收治的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女性分别是25例、15例,年龄范围是20岁至68岁,中位40.5岁。
1.2方法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对结果进行总结,对病原微生物类别进行分离鉴定,为患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患者微生物特异性酶进行测定,利用酶联免疫、荧光抗体等血清免疫学技术,对特定抗原(抗体)、组织细胞进行定量、定性,在检测病原微生物内部结构特征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具体检测技术包括PCR以及其衍生技术、核酸杂交法、基于16SrRNA检测技术等,测定患者体内病原体种类时,采用免疫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办法[2]。
2结果
本组探究中,检测标本共计806例,111株病原微生物检测出,检出率是13.77%,具体包括致病性弧菌62株(55.85%)、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0.90%)、肠道致病菌34株(30.63%)、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4株(12.61%)。其中致病性弧菌、肠道致病菌具体情况见表1。本组实验中,包括肛拭检出、可疑食品检出、环境标本检出、呕吐物检出,具体见表2。
3讨论
临床存在200多种食源性疾病,多数患者因为病毒感染、致病菌感染等情况导致,食源性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人们十分重视,病原微生物类型以及种类是该病症患者诊断依据,因此,检测病原微生物,十分重要。食源性疾病属于公共卫生问题,对比以往,我国食源性疾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由于食源性疾病是较为明显卫生问题,临床应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临床可以通过对致病菌、病毒进行检测来掌握病原体分布,从而对食源性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可将科学依据提供。
临床分析病原微生物[3],是一种可以导致动植物发病以及人类发病的微生物,包括痢疾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检测微生物办法较多,包括血清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临床总结得出,若想为食源性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确切临床治疗,应检验分析患者相应病原微生物,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致病菌株类型进行判断,可为患者选择强针对性临床治疗方式。
分析食源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第一,为食物传播疾病,食物是所有食物中毒患者的载体,致病菌等会进入人体之内,导致相应病变发生,第二,特点是爆发性,少则几人,多则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体现为集体爆发,相对而言,潜伏期较长,对于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患者来说,多数为散发爆发[4],相对而言,潜伏期更短,一般在几分钟或者几小时,第三,特点是散发性,很多化学性食物中毒、某些自身存在毒性的动植物食物中毒,均以散发病例形式出现,对于各个病例来说,在发生时间上,在发生地点上,联系不紧密,例如河豚中毒、有机磷中毒等,第四,特点是地区性,一般在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类人群中发生[5],例如,发生肉毒杆菌中毒的地区一般是新疆,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发生霉变甘蔗中毒,牧区容易发生牛带绦虫中毒,第五,特点是季节性,在相应季节,某些疾病会明显上升发病率,举例说明,在各个季节均会发生细菌性中毒,但是,高发季节是秋季及夏季,分析原因,可能与这两个季节适合微生物生长、温湿度合适存在一定关联,若食物储存不当,会导致细菌增殖,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
分析副溶血性弧菌,属于食源性疾病防控重点内容,另外,变形杆菌也是,本组实验中,副溶血性弧菌31菌株,变形杆菌16菌株,对比其他,数量均明显更多、占比均更大,充分证实了以上结论。分析4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腹泻,伴随
症状是大便异常,多数患者存在菌株特异性,也存在相对应可疑食物食用史,分析可疑暴露食品,主要是肉制品、肉、乳类、海产品、乳制品等,一致于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针对40例食源性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海产品容易在销售过程中受到海水污染,摄入之后,可导致人体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在加工以及运输过程中,若生熟不分,可导致肉制品交叉污染,或者储存不当,可导致乳类及其乳制品变质,在摄入之后,会导致人体感染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另外,若饮食方式不良,或者进食没有清洗干净的蔬果,也会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因此,今后监测期间,应加强宣传健康饮食习惯相关知识。另外,还需要与本区域食源性疾病分布特征进行有机结合,对食源性监测体系进行完善,将饮食方面卫生安全预防知识宣教有效加强,将适合本区域特点的食源性监测方案制定完成,对本区域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分布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监测,达到防控以及预警目的,将食源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确保人们健康。
在世界难题中,包括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进行控制来有效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率,临床针对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检验结果,提出了具体控制措施:(1)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进行完善。分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最终目标,是将食源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将监测系统完善建立,有助于主动监测以及早期预警食源性疾病,可将新的预防措施制定,可促使食源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监测系统采取主动监测模式,以疾病发生过程、病例为导向,监测环节更具有科学性,监测结果可以对食源性疾病病源菌基因亚型进行精确检测,可将准确性明显提高,监测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加快捷。我国需要将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完善,对相关流程以及制度进行深化,将专业技术人员上报意识以及诊断水平均明显提高,将国外先进监测技术引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促使我国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能力明显提高,这样一来,可以将暴发流行微生物食源性疾病这一情况及时发现及处理,也可以对微生物食源性疾病扩散流行进行迅速反应控制。另外,临床应将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标准化进程加快,對于食品管理相关单位来说,应对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试剂盒评估认证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强化,根据相关法律以及规定,结合实际,参照食品安全需要,参照检测技术发展,对相关检测办法进行及时调整,将新标准制定以及实施加快,加快推广新快检方法,从而促使检测效率明显提高,将检测时间也相应缩短,促使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从而可以将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将风险预警工作做好,相关部门可以将反应迅速做出,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措施以及制度,做好各种本职工作,从而可以将这一疾病造成的危害明显下降。将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制度设立,也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监管各个环节,将食品生产单位检验能力明显提高,促进食品生产环节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确保食品安全。
综合以上,总结分析40例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主要病原微生物是肠道致病菌、致病性弧菌,由于标本不同,导致检出率不同,因此,临床应将病原微生物检测加强并恰当选择检测标本,才能将疾病危害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张婷婷.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9):182-183.
[2]钱坤,任连泉.高校周边速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评价[J].肉类工业,2020,41(3):43-46.
[3]衣明.2017年大连市内四区水产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专项监测结果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0):197-198.
[4]仇立艳.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28(13):30-30.
[5]张雪颖.食源性微生物的检测方法[J].粮食流通技术,2018,25(1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