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倩,曹 宇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2015年,继“211”、“985”工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这一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1]。2017年发布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特别强调,对“双一流”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入选“双一流”的高校将获得中央及地方政府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生源数量和质量,为此,众多高校都将“双一流”建设作为当前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离不开高校教务管理作为支撑,有效的教务管理通过管理手段及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教务管理质量的提升,需要以高效且稳定的教务管理队伍作为支撑和保障。高校“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教务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发展一批适应各高校自身“双一流”建设长远发展的教务管理队伍。
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传统观念,认为教务管理人员只需日常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使得高校教务管理队伍不受重视。很多教务人员是由其他科室工作人员兼职担任,或是由教师家属担任,学历不高且没有经过系统化全面化的业务培训,日常参加的短期业务培训会也较少,多数管理技能是靠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工作积累和前辈管理者传授的经验,缺乏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对于教务管理中所需的文字能力、计算机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等掌握比较缺乏。这些都使得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参差不齐,无法为高校“双一流”提供高效的管理支撑。
教务管理人员,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内容涉及范围宽泛,涵盖了教学的各种方面,比如教学运行、成绩管理、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评估、课程建设、管理教学档案等。除了这些日常教学事务,教务管理人员还要同时面对上级部门几个科室的任务通知、完成学院领导指派的任务、协调解决老师和学生们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处理学院其他科室临时增加的任务、沟通协调兄弟院系或职能部门分配的工作等,任务繁重且杂乱。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双一流”建设使得师生数量大幅增加,也给教务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同时,虽然很多高校在教学事务上使用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功能不够完善,更多的任务还是需要教务管理人员采取人工、系统、电子、纸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传统的管理手段大大占用了教务管理人员的时间,导致教务人员缺少时间总结自己、反思自己,影响教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难以形成创新思维,无法满足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教务管理发展需求。
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和依据。一般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由高校根据自身地域、环境、办学方式、学校属性等方面来制定。但很多高校都因为种种原因,存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客观上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无制度可依,经常按经验办事,特殊情况灵活处理,无法保证“双一流”建设中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运行。由于教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与学校招生办、学生处、人事处等各个部门协调处理问题,教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使得多部门合作容易出现推诿、拖拉的现象,不利于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合作。同时,大部分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不够,没有针对教务管理人员设定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教务管理人员的职称晋升一般由年限所决定,晋升速度也低于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导致教务管理人员缺乏上进心,对工作容易产生厌倦懈怠,致使教务管理人员流动频繁,无法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建设一支具有本校特色、专业且结构化合理的教务管理队伍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保障。首先需要高校加强招聘管理,选拔人员组建教务管理队伍时优先选用业务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的,并通过定期开展教务管理培训、鼓励现有教务管理人员在职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经验。其次,教务管理人员本身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一,教务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坚持跟党走的政治方向,准确及时的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教务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理论知识学习。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日常管理,秉持公平公正原则,杜绝营私舞弊的行为发生。教务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了解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熟悉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的业务理论知识,无论是对待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耐心、热情的答疑解惑。第三,教务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对自己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度、课程结构等相关信息要做到心里有数,熟练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及教学档案的管理,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组织工作,保障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第四,教务管理人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中的突发问题和不尽人意之处,要保持理性的思维、平和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关心关爱服务好广大师生,适应高校“双一流”建设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要想使得教务管理适应“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必须优化现在传统的教务管理理念和方式。第一,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及时考虑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按照各级学院的规模,适当增加教务管理人员的人数;第二,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务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优化或引进更好的教务系统,适当简化教务管理的流程。同时加大大数据平台的创建力度,使教务管理的日常数据获得更加方便且精准,避免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统计,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第三,教务管理人员也要善于吸收新技能、新方式,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教务管理理念与模式,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合理安排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也要结合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及时检查和督办教学任务,为上级部门、学院领导、老师、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
健全的教务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保障。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是为了限制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而是让教学工作有章可依,使得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合理。为了更好的进行“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要逐步建立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涵盖专业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各级各类考试、质量监管等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参照“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动态调整机制,在社会发展和日常教学中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些规章制度。健全的教务管理制度是基础,在制定好这些规章制度后,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适宜的宣传,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查和反馈,使各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包含针对教学管理部门的制度,还应包含教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运行机制,做到多部门信息共享,加深相互理解,从而提高高校所有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教务管理人员的晋升考核机制也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在考核教务管理人员时,可以把实际工作表现和绩效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对于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较好的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在职称评审和年终考核中给予一定的倾斜,或是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表现较差的教务管理人员留岗观察或是转岗分流。完整、科学、操作性强的考核奖惩制度既有利于引进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也有利于留住出色、有经验的教务工作者,能够充分调动教务管人员的工作积
极性,增强其职业认同归属感,保持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工作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之一,要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在拥有高水平的教学师资、先进的教学条件的同时,还要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务管理人员所有辛勤的付出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服务于学校、院系、教师、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提高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重视,加强教务管理专业队伍建设,优化教务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教务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教务管理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素质,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