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丰满学生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2020-12-30 14:04汤文虎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3期
关键词:阅读实践

汤文虎

摘  要:习作素材就犹如煮饭的大米,是写作的物质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必备条件。某些同学畏惧写文章,就是因为肚中无墨,缺乏写作素材。因此,加强对习作素材的积累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借鉴优秀课文范例,获取佳材;课外多阅读好书,扩大知识面;创造环境组织学生亲身实践,获得第一手材料;勤写日记,多练笔,从生活中记录创作的点点滴滴。如此这样,多渠道地充实了学生的习作材料库。

关键词:习作素材;丰满;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3-0036-02

An effective way to enrich students' writing materials

TANG Wenhu  (Liyu Ziyang primary school,Yunxiao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riting material is like rice for cooking,which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writing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writing a good composition. Some students are afraid to write articles because they have no ink in their belly and lack of writing materials. 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the accumulation of exercise materials.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students can learn from excellent text examples to obtain good materials;read more good books after clas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create an environment to organize students' personal practice to obtain first-hand materials;frequently write diaries and practice writing to record the creation bit by bit from life. In this way,it enriches the student's work material library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Keywords】Composition material;Fullness;Reading;Practice

當今课堂常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一听到老师布置习作,马上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学生一遇到写作为什么反应就如此过激呢?这正如生活中有一句俗语说得十分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必要材料,即使学生技巧再高,也无法成文,犹如面临家中无米而无可奈何的俏妇。现在不少学生,作前没有充分的材料准备,临场双手就只有抓耳挠腮的份儿。一部分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才勉强凑成一篇抵数而已。当然,这样的作文质量必然十分低。

想习出好作,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是头脑中要有充实的素材库。脑中有料,才能笔下有内容,做到“言之有物”。如此,汇聚了作文内容,结成了坚实的骨肉,习作才会有形、有声、有色。就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学生应多方面地扩充材料,日积月累,成为习作材料的“百万富翁”,以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充实习作材料库。

1.借鉴课文范例,获取习作佳材

语文教科书具有典型的范例性,提供了众篇文质兼美的范文,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习作借鉴,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反复抄诵,体会其中精妙之处,学习写作方法。如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桂林山水》中的“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两段话词藻华丽,隽永生动,耐人寻味。我教学本课时,加强吟诵,引导学生读中求写。学生仔细品读这部分内容。逐步体会其意境,并掌握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一系列修辞手法,以此为鉴,结合学生模仿力强这一心理特征,我设计一道练习:“我爱黄河、长江和故乡的小溪(改成带有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仿照本文写法进行训练。这样,课文知识成为学生脑中的极佳素材。

2.阅读课外精品,扩大知识领域

正如蜜蜂采蜜,必须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极其丰富,除文学名著外,还有《优秀习作》、《科幻小说》、《百科知识》等等。其中不少是学生从未看过,从未听过的有益知识,许多语句也非常巧妙,值得学习。对于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断,我要求学生作摘录,整理归类,体会其写法,必要时可供灵活运用。有一次,某位学生要描绘一位叔叔有要事等不到车而焦急万分的句子,怎样“急”也“挤”不出来,于是我提示他回忆曾摘录过的句子,马上有一句话被派上了用场:“叔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时走到路中央探头远望。”句子就显得形象、贴切了。又有一回,学生以《妈妈》为题习作,文中讲述了妈妈的辛劳,结尾处点出想为妈妈分担劳苦是这样写的:“晚上,我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驾驶着太空飞船,操纵机上的高压喷水设备,为果园浇水。顿时,妈妈那布满皱纹的脸终于绽开了花。”学生为何能发挥如此丰富的想象呢,正是基于平时有科幻方面的知识的积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源泉。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阅读。我在教室里创设了一个“班级图书角”,让一些班干部去学校图书室精心挑选,借来了一百本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图书,供大家在课外闲暇的时间进行阅览。此外,还让同学们把家中自己心爱的图书带到班级的图书角,一本也行,两本也行,实行资源共享。大家在小小的图书角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通过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学生脑中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作文素材,以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自有神”之功效。

3.親身观察实践,丰富感性认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作品来源于生活,要坚持由生活中取材,平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感受的基础上作文。在指导《心爱的xx》(写一种动物)这篇作文时,我先让学生去实际观察一种动物,获得真实认识,获取第一手材料。部分学生家中养猫,学生留心观察它的形态、颜色、习性等,看清它的动态和静态,这样下起笔来洋洋洒洒,语言生动具体。特别是“捉鼠”这部分,有些同学由于脑中积存了深刻的印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我们学校在上学期曾组织了一次校园趣味运动会,有“两人三足”、“集体跳长绳”、“拔河比赛”等项目。参赛选手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观众在场外加油助威。不管有无参赛,每个人都神情激动,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激烈的氛围当中。特别是拔河比赛,结果关乎集体荣誉,参赛队员们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个个涨红了脸,汗流浃背;观战的啦啦队们拼命呐喊,那加油声犹如山崩地裂。比赛场面惊心动魄,令大家铭记于心。赛后我布置一篇习作,让同学们把校运会的经过写下来。每位学生都有亲身经历过,印象深刻,所以写得比较有真情实感,通过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带领他的学生们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亲身观察,感受生活,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中捕捉习作的素材,开拓写作思路。平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扩大见闻,这就为今后的写作存储丰富的营养。学生获得了有价值的写作材料后,老师见机进行点拨、指导,提示亮点、美点,点破感悟点,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感其美,悟其理,催其思。这样,在亲身观察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就有内容可描写了,有事情可叙述了,有感情可表达了。

4.坚持勤写日记,养成练笔习惯

《现代汉语词典》给日记下过定义,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兼写出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记录就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生活,而感受则是通过反思促使人的精神素养得到提高,使大脑变得充实。日记具有真实性、开放性、持续性。日记种类也很多,包括生活日记、观察日记、旅游日记、读书日记等。写日记,不仅可以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捕捉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素材。在高年语文教学中,我一贯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勤练笔,点滴汇流,在日记本上积累了大量的习作材料,使学生脑中的作文素材库越来越丰满。原先一部分作文基础差的同学,脑中本来一片空白,经过一段时间的日记练笔,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肚中有墨,也能写出一篇有中心、内容具体的文章来。实践证明,坚持写日记是一条积累习作材料的有效途径。

我们中国伟大的文学泰斗郭沫若有一句名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素材是创作的前提,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充实学生的习作材料库,以此为基,才有望于让学生动起笔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刘丽丹.从生活中引领学生走进习作[J].学周刊,2011(01)

[2]蒋晓霞.小练笔—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

[3]唐春雪.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J].创新人才教育,2018(02)

猜你喜欢
阅读实践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