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臣
【摘要】 目的:对踝骨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选择100例2017年6月到2019年10月间到我院就诊的踝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干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干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骨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有效率较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踝骨骨折;可吸收螺钉;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 (2020) 21-031-01
踝骨骨折是由于外伤或者病理等原因只是骨质部分活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脚踝局部肿胀、疼痛、青紫、功能障碍等症状[1]。当前对踝骨骨折的治疗可分为手术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本研究旨在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2017年6月到2019年10月间到我院就诊的踝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9. 57岁,骨折原因为:扭伤12例、摔伤19例、撞伤IO例、暴力损伤6例、其他3例;对照组患者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 23岁,扭伤15例、摔伤16例、撞伤11例、暴力损伤4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中的踝骨骨折;②研究对象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所有患者不具有其他系统疾病,精神状态正常。
1.2方法对照组:①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全面消毒,对有移位骨折的患者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在根据患者骨折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处理(包括骨牵引或者石膏固定)。对患者进行CT检查,排除其他部位的伤情,根据影像资料合理制定相关计划;②手术过程:在手术正式开始前30分钟进行抗生素注射,而后进行闭合复位,并使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
试验组:①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全面消毒,对有移位骨折的患者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在根据患者骨折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处理(包括骨牵引或者石膏固定)。对患者进行CT检查,排除其他部位的伤情,根据影像资料合理制定相关计划;②术中:指导患者采用合适体位(一般为仰卧位),进行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开始操作,选择手术切口,将创口撑开之后进行解剖复位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监测关节面是否平整,钻孔之后将钉道冲洗干净,而后放人适宜数量的螺丝钉,将其慢慢拧人直至彻底进入骨头。③术后:检查螺丝钉固定情况,冲洗手术区域,缝合并留置引流管。在术后3到4周后指导患者进行恢复训练。
1.3观察指标患者经过治疗后疗效评定分为3个标准;①显效:术后患者未出现畸形,经影像资料鉴定骨块愈合完全,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②有效:术后患者未出现畸形但有细小间隙,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③无效:踝关节功能没有改善,疼痛症状较为常见,经影像资料显示有畸形。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O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由表1可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時间经记录,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 2个月,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8个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经记录,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骨质疏松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出现骨质疏松2例,感染3例,关节僵硬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l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当前,治疗脚踝骨折主要有保守治疗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两种治疗方式,由于保守治疗在手法固定方面的要求较高[2],因此更多选择内固定方式。本文以简单对照方式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得出对踝骨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有效率较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吉文.可吸收螺钉临床治疗足踝骨折的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6,14(8):123-124.
[2] 方力.可吸收螺钉治疗踝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6(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