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凤, 梁秋艳, 黎春华
(高州市中医院 眼耳鼻喉科, 广东 高州 525200)
慢性鼻窦炎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疾病, 可导致患者出现头疼、 长期鼻塞、 流脓涕等症状, 且病情较易反复, 若患者未得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 还可引发鼻息肉、 颅内感染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目前, 临床主要采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 该术式创口小、 恢复快, 较易被患者接受。 但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 仍需进行药物治疗, 再加上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患者较易于出院后因治疗出现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进而对患者术后自我护理及预后造成影响[2]。因此, 强化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院后护理干预临床意义重大。 基于此,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8 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为对象, 进一步探讨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 例。 实验组中男性20 例, 女性14 例;年龄 29 ~ 60 岁, 平均年龄 (42.05 ± 3.44) 岁。 对照组中男性22 例, 女性 12 例; 年龄 30 ~ 58 岁, 平均年龄 (42.16 ± 3.52)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确诊为慢性鼻窦炎; 符合鼻内镜手术指征;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 意识、 语言、 精神障碍者; 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者; 无法完成随访者。
1.3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 即: 保暖提醒, 鼻腔清洁指导, 健康宣教, 饮食、 生活、 运动指导, 定期复查提醒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规范化延续性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小组, 组员包括护士长、 责任护士、营养师等, 对组员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理念与具体护理措施的培训, 使组员掌握慢性鼻窦炎疾病知识及术后护理措施; ②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 内容包括基础信息、 病情、 手术情况、 住址、 电话、 微信等, 并结合患者病情、 院后需求制定相应的延续性护理方案; ③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强调按时复查、 坚持鼻窦冲洗与服用类固醇药物的重要性, 并叮嘱患者遵医嘱坚持上述行为; 同时, 在出院时将患者拉入小组组建的微信群, 每日经微信群定时为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相关知识的信息, 并结合术后康复情况及季节变化予以患者及时的康复指导; ④待患者复诊时, 提前经微信群告知患者复诊时间, 同时可经电话、 微信及时解决患者疑虑, 及时掌握患者遵医嘱用药、 冲洗情况, 并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期间鼓励患者坚持用药, 并予以患者饮食、 运动指导, 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两组出院后均随访3 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依从性。 遵医行为依从性通过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评定, 包括按时复查、 坚持鼻窦冲洗、 坚持服用类固醇药物三项。 ②比较两组出院时、 出院3 个月后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通过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3]进行评定, 分值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 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比较实验组的按时复查、 坚持鼻窦冲洗和坚持服用类固醇药物的依从率分别为91.18%、 94.12%、88.2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59%、 73.53%、 67.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比较 [n (%)]
2.2 两组的自我效能比较出院时, 两组的GSE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出院 3 个月后, 两组的 GSES评分均高于出院时, 且实验组的G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慢性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疾病, 患者以持续性鼻塞、 流脓涕、 鼻后滴漏感及头疼为主要表现。 目前, 临床多予以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 以改善患者通气情况, 但患者受长期慢性炎性刺激影响, 术后还需行鼻窦冲洗、 用药治疗等, 这就需要临床强化患者术后护理干预, 以利于病情改善[4]。 以往常规护理以医院内护理为主, 患者出院时也仅予以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并未有效干预患者院后情况, 而很多患者无法长期坚持用药、 冲洗, 导致病情恢复受限[5]。 规范化延续性护理作为护理干预的一种, 其以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为基础, 使其更为规范, 从而提高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 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6]。 本研究中, 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 实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行规范化延续性护理, 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按时复查、 坚持鼻窦冲洗和坚持服用类固醇药物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 出院3 个月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方面效果显著。 分析原因在于: 规范化延续性护理通过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由组员互相配合予以患者持续性护理指导, 促使患者持续改正不良行为, 以利于病情快速恢复。 同时, 出院后经电话、 微信等方式随访, 及时掌握患者病情, 并予以患者健康宣教, 在强化患者疾病认知的同时, 使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 并不断督促自己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干预。 另外, 患者针对疑虑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更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促使患者积极、 主动参与到术后自我护理中, 从而提高遵医行为与自我效能, 促使患者能够将正确的行为一直保持下去, 进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表 2 两组的 GSES 评分比较 (, 分)
表 2 两组的 GSES 评分比较 (, 分)
自我效能总分出院时 实验组 34 5.73±0.64 5.45±0.64 10.47±1.26对照组 34 5.68±0.64 5.47±0.61 10.45±1.27 t 0.322 0.132 0.065 P 0.748 0.896 0.948出院 3 个月后 实验组 34 7.63±0.90 8.69±1.13 17.22±1.68对照组 34 6.70±0.82 7.82±0.89 15.41±1.66 t 4.454 3.527 4.469 P 0.000 0.001 0.000时间 组别 n 症状管理评分共性管理评分
综上所述, 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