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雪,马 融,张喜莲,施茜馨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381;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儿科,天津 300381)
小儿癫痫主要由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作前可有头晕、胸闷、恶心、腹部不适、幻听或幻视等不同前兆,以起病急骤、可自行缓解、醒后又如常人、反复发作为特点,发作后可有嗜睡、头痛,或恢复正常等不同表现,部分患儿表现为局部抽搐、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腹部不适等症。反复发作会给患儿的认知、心理、社会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1]。现将中医治疗癫痫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小儿癫痫的病因可分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正所谓“病从胎气而得之”。先天因素主要有遗传,或胎中受惊、耗气伤精,或元气未充、神气不守。后天因素有跌扑撞击、积瘀伤络,或饮食失调、伤至脾胃、酿痰生湿,或痰热惊风、犯脑入心,或七情内伤、气机失调、蒙蔽清窍,或罹患它病之后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肝阳内动生风[2]。多由惊、风、痰、瘀引起,邪实正虚,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风痰蒙蔽心窍,而致癫痫发作。
从痰伏脑络论治。马融[3]认为小儿癫痫的主要病机为痰伏脑络、气机逆乱、窍闭风动,其中病理基础为痰伏脑络,启动因素是气机逆乱(发热、惊恐、食积等是诱发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蒙蔽清窍(神昏)、横窜经络(抽搐)。其病位以心、肝为主,但与肺、脾、肾三脏相关。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痫》中指出:“痫症有五……无非痰痫壅滞,迷闷孔窍。”沈金鳌在《幼科释谜·痫痉》中云:“然诸痫证,莫不有痰。”有“无痰不作痫”之说。因此,治疗要以豁痰开窍,降逆息风为主要原则。同时,要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其体质综合分析,动态辨证,不可拘泥。
从五脏伏风论治。汪受传教授的伏风理论核心为禀赋优异,伏风内潜,贼风再犯,合而成病。伏风理论已经蕴含了五脏伏风的概念。所谓五行并非单纯的五个独立系统,五行均为复杂体系的一部分。五脏合五行,五行中尚有五行,故五脏中皆有风木,五脏皆可为风邪所伏,即伏风潜肝、伏风潜心、伏风潜脾、伏风潜肺、伏风潜肾、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可从五脏伏风理论论治小儿癫痫[4-5]。《黄帝内经》谓:“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明确了五脏邪风的概念,即自然界多种外邪触冒人体,入里各合五脏,则发为五脏邪风。因此,小儿癫痫可从五脏伏风论治,即从伏风潜肝(风痫)、伏风潜心(惊痫、瘀血痫)、伏风潜脾(痰痫、脾虚痰盛)、伏风潜肺(痰痫)、伏风潜肾(脾肾两虚)方面辨证施治。
从毒邪致痫学说论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痰侯》曰:“痰者,水饮停积胸膈之间,而结聚也。小儿饮乳,因冷热不调,停积胸膈之间,结聚成痰。痰多则令儿饮乳不下,吐涎沫,变结而微,壮热也,痰实壮热不止,则发惊痫。”曾世荣《活幼口议·痫疾证候》曰:“善治惊痫者,化其痰,和其气。”楼英《医学纲目·癫痫》曰:“癫痫者,痰邪逆上也。”由此可见痰可致痫。在此基础上,王净净教授认为小儿癫痫病理因素多以痰、瘀为主,而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痰瘀胶夹不解,蕴郁为毒,损伤脑神,导致痫病抽搐,反复迁延不愈。由此提出“毒邪致痫”学说,从而采用治疗内生之毒之法,即化痰祛瘀、解毒止痉、开窍定痫以控制癫痫发作[6]。
从脑脉失健论治。王霞芳认为脑脉失健,神机失司为小儿癫痫的主要病机[7]。《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而脑为髓海,脑脉失健则髓海空虚。王清任在《脑髓说》中曰:“试看痫病,俗名羊羔疯,即是元气一时不能上传入脑髓。抽时正是活人死脑袋。活人者,腹中有气,四肢抽搐;死脑袋者,脑髓无气,耳聋、两眼天吊如死。……小儿久病后,元气虚抽风;大人暴得气厥,皆是脑中无气。”而痰、瘀、虚、热皆可导致元气虚弱,不能上传脑髓,从而致脑脉失健,神机失司。而每个证型的不同时期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王霞芳分别从痰证、瘀证、虚证、热证对小儿癫痫进行辨证分期论治。
董廷瑶通过对小儿癫痫的病因分析,提出临床辨证常分为涤痰开窍法、镇肝宁心法、培元益神法、滋阴息风法以及豁痰活血法。强调首主祛痰,后以养心安神,滋阴息风,意在缓图其本,杜其复发[8]。王雪峰认为小儿癫痫实属痰邪为患,痰浊脾虚,治疗当重豁痰健脾之法[9]。马融认为肾精亏虚是导致小儿癫痫的本质原因,治痫必当补肾填精;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又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痰伏,故提出治痫勿忘健脾化痰。治痫应当重视化痰开窍、平肝息风[10]。赵建军认为六淫之邪中痰邪、风邪最容易导致癫痫发作,治病必求于本,脾失健运则酿痰生湿,肝失所养则风阳内动,所以治痫尤应重视小儿肝气的条达,脾胃的调护,治疗用疏肝解郁、定惊镇痫之法[11]。刘云山认为痰浊内聚是引起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强调治疗小儿癫痫时应当在豁痰息风的基础上,健脾平肝、活血息风、化痰通窍、镇心安神,标本同治,则正扶邪除[12]。薛征认为小儿癫痫多因风邪煽动,热邪炽盛,痰瘀互结,阴阳失衡所致,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符合风、热、痰、虚的致病特点,运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法,取得较好的疗效[13]。汪受传认为,小儿癫痫屡发难止,以痰风互结、内潜五脏最为重要,主张从五脏伏风论治,五脏中皆有风木,五脏皆可为风邪所伏,即伏风潜肝、伏风潜心、伏风潜脾、伏风潜肺、伏风潜肾。同时重视分期论治,发作期注重豁痰定痫以治标,采用豁痰开窍、平肝息风之法;缓解期化痰断痫以治本,采用健脾化痰、平肝益肾之法[14-15]。任宝成认为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治法注重从肝论治,并加健运脾胃、消积开胃之品[16]。魏小维教授宗“怪病多为痰作祟”之古训,结合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认为不能单豁痰开窍,应考虑癫痫本虚标实、痰气上逆的特点,配以健脾扶正,以杜生痰之源[17]。张喜奎认为小儿癫痫的基本病因为脾肾两虚,重要病机为痰瘀内阻、肝风内动,治以补脾益肾、祛痰化瘀、息风止痉为主[18]。
小儿推拿。推拿疗法可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润滑关节,调节脏腑,协调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湘西刘氏推拿手法强调开门、关门之意,提倡“推五经”的方法治疗小儿癫痫[19]。肖红[20]认为小儿穴位具有敏感性,通过推拿疗法能积极的调动小儿自身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运用小儿推拿治疗癫痫,要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多采用补肾水与补脾土以调脾胃,清心火和清肝木以泻火清心、平肝熄风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张献等[21]用小儿推拿配合定痫丸治疗特发性癫痫,推拿组、药物组、药物配合推拿组治疗后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且药物配合推拿组与推拿组、药物组治疗效果比较,效果更好(P<0.05)。
针灸。邓元江等[22-23]研究发现针刺可明显降低癫痫大鼠脑电电压、降低痫性放电的波幅,降低癫痫模型大鼠异常增高的脑电地形图各频段的功率,抑制多种痫性放电,其作用与抗痫西药丙戊酸钠相似。汪利君等[24]观察“痫三针”(内关、神门、照海)治疗小儿癫痫,对照组(奥卡西平治疗)与观察组(奥卡西平结合“痫三针”治疗)1h的“痫样放电”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纺锤波”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针刺可减少癫痫患儿脑部的异常放电,提高睡眠质量。
脐敷或埋穴。钱韵秋等[25]用抗癫平(朱砂、珍珠、全蝎等)脐敷或埋穴佐治难治性癫痫858例,治疗后1个月。控制231例,显效253例,有效166例,效差177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5.76%。
割治疗法。割治疗法安全有效,基本无不良反应。通过使用手术刀切开穴位,直接刺激经络,从而达到针刺效果。割治疗法具有通调气血经络,维持阴阳平衡,进而抑制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的作用。
灯火疗法。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中早有记载,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节脏腑、通达内外、豁痰醒神、镇肝熄风、清心开窍作用。拓润芳[26]将6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予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运用中药联合割治与灯火疗法治疗。21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割治疗法分批治疗,第1批取心俞、大椎、身柱和腰俞,第2批取肝俞、陶道和命门,第3批取膈俞、肾俞和脊中。常规消毒后用刀片在穴位处划开一长约0.5cm的切口,拔火罐30min后在刀口处覆盖酒精纱条。灯火疗法在躯干取膈俞、腰俞、肝俞、心俞、大椎等,在四肢上取行间、太冲、大敦、少冲、少商、神门、十宣等,在后背上取风府、百会、风池、上星和神庭等,在头面部取人中和太阳穴。将约3寸长的蘸有桐油灯芯点燃后刺激穴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5%、对照组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治疗小儿癫痫可控制癫痫的发作且不良反应较小。然而,中医治疗小儿癫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辨证分型太多,因此还应加强中医治疗小儿癫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