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引入的策略

2020-12-30 21:08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孔婷婷
亚太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笔者情境内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 孔婷婷

一、问题提出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现阶段的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大,觉得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课堂比较枯燥。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用有效的方法引入数学知识,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融入各类抽象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从根本上指出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即学习是通过自身的兴趣而引起的自发行为。因此,如果数学课堂导入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自然地,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疲惫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进而陷入不愿学习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与思考,改善课堂导入的形式。

二、有效引入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通过新颖的形式营造课堂氛围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是教师给出问题,然后通过讲授和板书把知识点传达给学生,并用一些练习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巩固,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就比较容易产生厌烦感。而有效借助现在的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效地引起他们对整个课堂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前小视频展示

现在自制小视频已经非常流行,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自制或者下载有关的小视频,在课堂导入时播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学习更加有意思。

目前,各种视频网站都比较多,而制作小视频的软件也比较多,操作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制作和课题有关的各种动态小视频,并在课前进行展示,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2.现实中的图片或事件展示

学生在校专注于学习,回家后接触社会时事和现实生活的机会其实不多,但是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渴望探索的年龄,因此对一些新鲜的事物都会比较关注。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从学生有所关注或者了解较少的事物入手,在课前导入部分进行展示,让他们带着对问题的思索和探究进行课堂学习。比如现在正流行的热点问题和事件,可以将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通过自制教具解析知识点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几何类的知识有畏惧心理,但凡涉及图形的,总是不愿意去学习探究。一方面是几何内容的学习需要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是几何在现实中的运用对于这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常见。因此,教师可以将已有的教具进行改造或者自制一些合适的教具,让几何课堂更加有趣的同时,也让几何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能力。

例如,八年级下册的“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中会涉及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玩具和火柴棒,把书本中的图片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四边形的这一性质。同时,还可用火柴棒摆出三角形的形状进行类比,与八年级上册学过的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将两个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记忆,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实际演示,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素养。

(三)通过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让学生喜欢一堂课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对整堂课的教学非常关键,因此课堂导入的时候多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兴趣,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境就更容易引发学生共鸣。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一元一次不等式(3)”,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运用不等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校刚好组织八年级学生进行秋游活动,因此笔者便把秋游中的一些问题做成课堂导入内容,让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有效提升了这节课的课堂效率,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内容也接受得比较充分。

笔者认为,涉及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类知识的内容,都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堂情境来进行导入,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和分析的素养。

(四)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的主体也是学生,如果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那将比教师花一节课时间讲课更有效。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课堂导入时能主动参与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或课前准备时就应该做好铺垫,让学生来引导整节课。

八年级上册的“一元一次不等式(3)”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采用了设计课堂情境来导入,后来在反思中发现,如果设计情境由学生去思考和提问,是不是会更有意思。于是,在另一个班级的课上,笔者事先在前一天布置了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分组去设计:“在秋游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吗?”在前一天,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设计了很多在秋游中会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以此为引入点,笔者用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进行导入,一步步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

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需要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应用类知识。教材上提出,学生需要去测量校园中一棵树的高度。这如果作为一个数学题目来做的话其实是很枯燥无味的,但是当我们把它转化为一个实践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在课前笔者先展示了一则阅读材料,讲的是古埃及人如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同学们一看这个问题就非常感兴趣,立刻开始讨论。同时,将金字塔引申为校园中常见的树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同学们通过四人小组的讨论,发挥各自的智慧,提出了很多的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笔者引入了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模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可以说,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不仅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参与度都非常高,可以说是真正地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正是因为课堂的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让整堂课都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因此,涉及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类的知识点学习,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进行导入,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把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成效与反思

通过几种方式方法的应用,笔者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数学课堂上,他们会更期待老师今天的讲授内容,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方式的变革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学生也会对课堂的新引入形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也要从教师自身入手,多思考如何在备课中更多地去钻研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现实生活和情景,特别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数字化手段,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感兴趣的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加入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备好课、上好课。

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数学知识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学容易显得比较枯燥,较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在培养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在教学这条道路上,还是有很多值得笔者反思和学习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笔者能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到更多有效的知识展现形式和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笔者情境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