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理工学院 李莹莹 丁海玲 王 悦 张凤仪 王义乐
课程思政指的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下,能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更好地在医疗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深入挖掘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职业道德等。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 级医学检验技术1—2班学生88 名、2019 级医学检验技术3—4 班学生86 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级1—2班(n=88)作为实验组,2019级3—4 班(n=86)作为对照组。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进行课程思政教学,2 个班级均由同一位教师全程授课,均为高考统招生,学生在年龄、高考成绩、综合能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结果见表1、表2。
表1 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表2 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本课程的学时安排,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将内容整合为四个模块,分别是普通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治疗,针对相应的模块,制定对应的思政育人目标,并提出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要素。
模块名称普通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变态心理学 心理咨询和治疗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辩证主义唯物精神,帮助学生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困难,较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格问题或性格缺陷与人格障碍的关系,教育学生关注诸如友善、诚信、公正等人格的培养。通过《心理访谈》的个案,以心理压力、心理危机、心理困境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升医患沟通技巧,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具体改革方案知识点 思政要素医学模式的演变,我国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以“恩格尔”为例,帮助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魅力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怀。心理现象;心理实质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兴趣。记忆与遗忘;意志;人格等通过对“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掌握及时复习的本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品质;指导学生养成制订计划的好习惯,并克服惰性,增强自制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学内容改革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本性需求,尊重个人信仰等人文教育;启发学生注重环境的作用,把发展视为奖励、惩罚和模仿为基础的学习。人格测验;评定量表在讲授“社会应激源”时,融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理性应对,如通过举例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人民的抗疫,突出应激的过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病人的求医与遵医行为采用情景剧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创设具体案例情境,让学生真实体验患者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以及“医者父母心”的人文精神。心理治疗组织学生观看《心理访谈》,通过个案故事和社会事件,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认知病人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列举“重大生活事件”“精神压力”的等典型案例,如新冠疫情、地震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捍卫生命的尊严,珍爱他人与自己的生命。
在教学中,可以大量引入高尚道德情操的案例,如爱国的思想、民族的情怀,这些价值观的传递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对学生来说,也是易于引起共鸣、唤起民族情怀的。这些宝贵的财富对学生品德和思想的形成意义重大。
以需求层次理论为例,可以将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引导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等级,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强调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才会飞跃式提高,人们的需求才会从物质向精神转变。讲述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号召青年学子向前辈学习,立志将祖国建设得更好。另外,马斯洛认为每一个低层的需求满足后,会产生高一层级的需求。这一观点是存在不足之处的,即人的高层级的需要其实是能够调节低层需要的。例如,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抗战英雄为了崇高的理想,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放弃了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奋力一搏。中华儿女舍身报国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种精神需要铭记于心,需要传承给青年学生。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德仁心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依托MOOC、爱课程、雨课堂、智慧树等课程资源推进“互联网+”教学方法改革,以引导、互动、探究为主要特征,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开展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虚拟与现实有机衔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方面,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提升至40%,增加平时测验、任务汇报、思维导图、案例报告等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形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形成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在终结性考核中加入课程思政相关习题或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采用大型作业、OSCE、课程论文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综上所述,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要素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基本掌握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受授课学时数所限,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的挖掘不一定准确到位,需进一步凝练贴近社会的、学科前沿的课程思政元素,提高课程的高阶性;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