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2020-12-30 21:08:39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孙惠玲
亚太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知识点财务管理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孙惠玲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大背景下,部分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开展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在加强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同时,突出办学特点,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素质、能力都较高的人才,仍是当前应用型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由于国家调整高校教育结构的需要,对部分高校提出了由普通型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在国家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特别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如何适应国家的需要,改变办学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其面临的一个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的一门重点学科,也应该注重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财务管理类专业人才。由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财务管理教学的改革还在探索阶段,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大的欠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按照PPT 来进行讲解,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台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只是单纯采用“填鸭式”的知识讲解方法,学生听不懂就会越发感到枯燥。如果前面几章的内容没有认真听讲,会导致后面的章节就像听天书一样,那么他们就会直接放弃学习,等到期末考试时再临时抱佛脚。结果可想而知,要么考试不过,进行补考或者重修,如果能考过也是侥幸,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无法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只是单纯地讲解式教学,考核方式也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然后综合得出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就是看学生平时课堂出勤情况、课后作业情况和课上回答问题情况,期末成绩就是期末试卷的成绩。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还要学习财务管理实践方面的课程,但是不管是课内实验还是实训,都只是注重结果,很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掌握程度,最后只是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的方法也只是让学生写个实习日志和实验报告,然后教师根据实习报告的质量给成绩,学生就算修完该门课程。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改革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养应用管理人才的目的是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财务管理活动中,为经济活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大多数高校当中,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完善,一方面,学校由于资金紧张,给学生真正实践的机会不多,并未完全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只有理论上的认识,没有办法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无法得到良好的实践。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体系目标定位模糊,教学形式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注重实践教学。实际上,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变化,财务管理软件也要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财务软件,实践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匮乏,缺乏师资保障

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因此特别需要“双师双能型”教师。“双师双能型”指的是“双职称”型,即指既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同时又有另外一种职业技能证书,比如人力资源证书、会计资格证书、心理咨询证书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只是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只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认为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就万事大吉,没有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动力。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匮乏也导致财务管理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甚微。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提到的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更新教学理念

当前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利用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微助教、雨课堂、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等轻量级智慧教学解决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

笔者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技术的资源优势,在教学中运用微助教来辅助教学。首先在课前,通过微助教发布课件,让学生先在课前预习,对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课上再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在每讲解完一个重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之后,会随时通过“微助教”平台上的答题环节让学生进行解答,并通过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针对学生掌握薄弱的地方进行讲解,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课后作业也是通过微助教平台发布,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教师可以通过微助教平台批改作业。这改变了传统手工批改作业的劣势,既能够了解学生的情况,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升主动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财务管理的教学应该在现有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上,向实践性方向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新知识。在专业教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上提问、课下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特长和特点,然后定制与学生特长相适应的培养方案,这样能够使学生不仅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拥有其他方面的技能,特别是实践能力。

(三)改革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不同章节及内容性质的不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等概念时,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最新的相关企业案例和数据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用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能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组队去找一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后,为公司设立一个投资项目,然后结合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所学的各项评价指标,如年现金净流量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准确评价所设立的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司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实训设备和场地的建设,实训设备和场地不能光为毕业生所用,大二和大三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也要保障实践教学课时和设备,这样才能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实践知识,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技能考试,比如财务管理专业教研室教师应去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资格证书、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等证书,为实践教学做好准备。二是要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增强自身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有企业实践经历,具备实践经验。因此,应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进行下厂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人员或事务所的审计专家来给学生上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应该在注重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实践方面的教学,在开展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教学。把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应用型知识点财务管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