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幼儿园 顾佳琳
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有饮食、游戏、卫生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将这些内容和区域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长期引导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此充分体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也可以通过反复实践而不断完善和进步,同时在幼儿时期也是发展个性和培养潜力与能力的关键阶段,对幼儿今后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引导幼儿养成正确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今后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这也会引发一个现象,那就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问题非常严重,而且我国还存在着非常普遍的隔辈亲现象,这就导致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不文明用语以及不好的行为习惯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因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引导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就非常重要。如在幼儿园科探区的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儿童小组探究“玉米成长变化”的区域活动,并将班级内的幼儿以4人一组分为多个探究小组,在观察不同大小的玉米时,幼儿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合作,减少“独自为伍”的现象。并且在探究问题时,教师要求幼儿要先举手,经过教师同意以后才能起立发言,若教师不允许,则不能随意发言、扰乱课堂秩序。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幼儿小组之间产生矛盾的现象很少,幼儿在科探活动中都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教师和伙伴。此外,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幼儿的思维得到启发,这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学”与“做”不谋而合。
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是幼儿最明显的心理特点,而且幼儿会主动对其所好奇的事物进行探究,但幼儿不能正确认识其探究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危险,因此就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其使用最正确的方式探究未知。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路上关键的引路人,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幼儿提供引导。而在对幼儿进行引导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开展区域活动,并且作为幼儿教师心中要有爱,将幼儿放在第一位,获得其信任和依赖,要真正关心幼儿的生活,这样才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看成一个孩子,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无论语气还是行为都要接近幼儿。
很多幼儿共同在幼儿园生活,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而且由于当天独生子女众多,有的人不知道如何和小伙伴相处,因此教师应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在和他人相处时保持文明礼貌,因而形成良好和谐的生活氛围。幼儿园生活中影响最大也最容易导致幼儿之间发生矛盾的就是玩具,因此要合理地分配玩具。如在美工区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当在活动开始之前准备好幼儿所需的美工用品,若不能做到人手一份,则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减少儿童在活动中的摩擦。若幼儿因用具发生争执,则教师应及时将幼儿带到一旁,避免对其他孩子造成影响。然后用温柔平缓的语气对已经玩了很久的幼儿说你是好孩子,要懂得分享,可不可以把玩具让给小伙伴玩一会儿,然后对另外一个友人说你们是好朋友,不要因为玩具而争吵。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逐渐让幼儿的行为得到规范,并且对其生活也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使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能够以这种方式对待他人。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开展学前教育既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同时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此应重视教与学的统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指的是将做当作学的基础,将学当作教的参照物,而其中做是关键的核心。这一点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作为幼儿教师要对区域活动的成果非常关注,同时更要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获得了什么,并且要令幼儿保持在区域活动中的良好互动。
综上所述,我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为了发展学前教育在其中融合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其中“生活即教育”思想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教育对区域活动的应用非常普遍,良好和有效的区域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体有更好的提升能力。而将“生活即教育”思想和群活动结合在一起,则可以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