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 谷红岩
最近班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都拒绝承认自己做了某些错事。这不,又不知是谁用蜡笔把刚刚贴好的箱子给乱涂乱画了。面对老师的质问,孩子们都显得很漠然,纷纷说,“不是我”。环顾教室一圈,我发现丁丁的眼神慌张不定,脸色有些改变。见我看向他,他就立马把头低下,然后悄悄抬头寻找我的眼神。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这会让孩子学会逃避、学会撒谎、学会用“不是我”来应付各种错误。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选择不承认错误?首先要明白孩子们是如何看待诚实的。我决定利用《打碎花瓶的小列宁》这篇故事来摸清孩子们的态度。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时地用点头、摇头来判断故事主人公的表现。“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大家都说‘不是我’。小列宁也因为害怕,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所以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故事讲到这里,有的孩子说:“肯定不能跟姑妈说,我可不想被责备,我会难过得哭的。”丁丁也在悄悄地点头附和。当故事讲到小列宁在妈妈的帮助下,最终写信承认错误时,孩子们若有所思,“因为小列宁比我们大,他的胆子肯定也比我们大。”
是不是因为故事离孩子们的经历比较远,没能产生好的效果?我想了想,决定给孩子们讲一讲我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我在爸爸画好的设计图纸上乱画,还把责任推给年幼的弟弟,可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担惊受怕。最终,我还是勇敢地向爸爸承认错误,得到了爸爸的原谅。
丁丁听得特别认真,只是不敢看我的眼睛,脸微微有些泛红。我知道,天真的孩子们已经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了。
远至名人、近至老师的故事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他们的情绪都很激动。从一双双明亮、清澈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信任,一种对老师从未有过的亲近。我想我的形象决不会因为我曝光了自己小时候犯过的错误而变得糟糕,相反,他们会更信任我,更喜欢我,更愿意接近我。此刻的丁丁正渐渐地坐直了身体,也开始直视我的眼睛,那眼神很温暖。我想,这个孩子应该决定要打开心门,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了。
孩子们在开心的笑声中感受到,认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不敢承认,而害怕和逃避的结果是自己心中难安。这时我又问道:“那么,今天是谁在箱子上乱画的呢?希望这个小朋友能够勇敢地承认错误。还有,我们不可以嘲笑主动承认错误的人,而要信任他,学习他承认错误的勇气,好不好?”我提议,给勇于承认错误的小伙伴以掌声,给予改正的机会,学习他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
丁丁终于勇敢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是我画的,我也要像老师那样勇敢地承认错误。”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丁丁获得了大家的理解,还亲手擦掉了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