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刘红健
7月17日,山西朔州某小学六年级组织毕业班会,其中一学生将妈妈买的鲜花送给班主任语文老师,却没有送给数学老师王某某。这位数学老师随即“发飙”:谩骂送花学生并向学生吐口水,连学生家长也被骂了进去。当地政府依法依规按程序给予教师王某某留党察看二年、撤销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薪级工资由25级降至1级)、调离教育系统的处理。涉事学校4位校领导被予以免职,当地教育局局长及分管副局长也得到了相应处分。此事引发人们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热议。笔者在此之外,想谈一下教师获得感的问题。
所有职业的所有人都渴望获得,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获得。教师这个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总体而言,物质方面的获得感稍显不足,要整体提高教师薪酬非朝夕之功,也依赖于当地经济水平。因此,教师对精神获得较为重视,有的甚至比较依赖。相比于其他职业,教师的精神获得也较为显化:各级奖励,学生、家长送上的鲜花、感恩之语,师生相处中结下的长久情感,学生在各行各业成绩卓著等,都属此列。虽是精神获得,但常能以具体形式来表现。这种精神获得极大地弥补了教师物质获得的不足,是支撑教师职业生涯极其重要的力量。如果教师精神获得感匮乏,心理就易失衡。
精神获得有两个来源:外部肯定和自我肯定。对整个教师群体而言,外部肯定是无法雨露均沾的,奖励成为“大锅饭”也就没有了意义。因而,教师的自我肯定十分重要。但自我肯定依赖于教师的自我认知和道德、心理素养。有些教师,整个教师生涯并未获得显赫荣誉,学生也不曾奉上感恩戴德或是热情溢美之词,但他们自审、自评自己的工作时,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欣慰。而有的教师则不然,自我审视、自我评定能力较差,精神获得高度依赖于外部肯定,假如外部肯定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就会产生怨、妒等心理。朔州这位王姓教师,显然属于对外部肯定有较强依赖的一类。
能否得到外部肯定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和评价体系的公平合理。从网上发布的新闻中获知,这位王姓教师的日常工作并未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得不到肯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她非但认识不到这一点,还以“撒泼”来发泄,是错上加错。她的所为也反映出其所在的学校在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其实,不少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都存在重“硬”(制度、纪律、考核等)而轻“软”(思想、心理)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理解、看待“获得”的内涵,硬约束也发挥不了实质作用。
这一事件也提醒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重视教师精神获得的日常“救济”问题,即在符号化的肯定(证书、奖状、晋级等)无法满足更多教师的需求时,应通过其他手段来慰藉他们的心理。比如为普通教师拍摄日常辛苦工作的视频、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他们的事迹,为教师举办生日会、邀请教师家人参加慰问教师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教工文体活动等。总之,让教师有满满的获得感,积累正向心理能量,带着阳光投入教书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