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融入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讨

2020-12-30 15:47石文青黎剑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学关怀人文

兰 艺,冯 超,石文青,黎剑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中,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作为“最低基本要求的第一要求”,并明确提到: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1]。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而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护理专业人员,人文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如今,向社会输送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娴熟的护士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社会的发展急需具备人文情怀、高尚医德、高超专业技术和较高综合能力的护士,创造性地服务于患者,推动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门贯穿职业生涯的学科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共识[2]。其核心是医疗护理活动中应把患者视为一个完整的生理、情感整体,以患者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坚持尊重、关怀患者的理念[3]。人文素养的形成、人文理念的渗透,不仅推进人性化服务的发展,更是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学生步入医学院校开始,从庄严的宣誓医学誓言的那一刻,就应该逐步通过入学教育在学生脑海中刻下高度重视人文修养的烙印。在教授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树立以人文关怀和关爱为核心的临床实践理念,运用现代护理教育方式,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护士,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 护理学基础课程融入人文理念的必要性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观念,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职责和功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护理目标[4]。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护理学专业人才越来越得到重视。教育部也提出了对护理专业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参与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因而,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入人文理念,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和融合的方法,探索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帮助护生明确自身价值,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的教育目标。

2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1 优化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理念

护理学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实训、见习和网络平台教学4部分,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使人文理念的融入不局限于课堂内,延伸至课外,丰富人文体验,有助于护生人文护理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对护理操作技能的理论部分进行讲授,再观看技能操作视频,予以学生直观感受。此模式较为枯燥,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仅限于对操作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操作本身对患者造成的不良感受。因此,理论课上,改变以往“一教一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家庭、医院、社区、社会中报道的真实案例中的伦理、护患纠纷等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爱伤观念[5]。先让学生体验人文关怀,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在理论课上,穿插南丁格尔事迹,引入典型人文关怀案例,观看相关视频,以正面的方式宣传人文关怀理念。同时,在课堂上讲述南丁格尔奖得主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教学中,亦注意引入当前时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借鉴国外人文教学采用的小组讨论、案例讨论、课外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伦理、行为科学等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能力。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地更新教学手段,例如采用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2.2 强化实训,提高人文修养

应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案例描述下的医疗场景,把学生带入护患关系的情景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使其身临其境,增加人文关怀体验。通过身份的互换,让学生扮演患者,促使学生在医疗场景中感受患者的心理状况,体会患者的不易;并能在扮演后,反思作为一名护士的人文情怀和关怀的不足,从而自觉将人文理念融入护理实践,优化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实现“以人为本”的健康照护。

此外,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分别进行错误性的尝试和正确性的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两种不同的尝试给患者带来的感受与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文关怀理念。采用高端模拟人仿真教学法,设置临床案例,让学生对模拟患者进行护理,要求学生在进行护理技能操作的同时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对患者的爱护与关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医院见习期间,将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举措作为见习的内容之一,使学生通过感官体验真切感受护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带教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病例时,适时穿插相关的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医学人文知识和护理技术是并驾齐驱的;教导学生尊重每一位患者,既和蔼又庄重,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比如,在为患者进行最常见的静脉输液操作时,根据患者现状进行有效的病情沟通和言语关怀,基于其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应用适当的语言详细告知操作目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等。

2.3 加强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

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依靠学院层面科学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人文教育体系,亦需要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6]。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教师个人修养的提高,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讲座和读书沙龙,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多阅读人文方面的书籍,扩充其人文方面的相关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人文精神引导之下,将医学人文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实现相互渗透和贯通;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按照不同学生的认知与品德形成规律,构建具有个性化的人文教育体系[7]。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判断和分析处理问题,不再纸上谈兵,而是将课程内容与临床实践密切联系。

孙钟等的研究表明,教师以自身的榜样作用感染、熏陶学生,在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关怀,从而提升自己的关怀能力[8]。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被关怀的氛围中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在课堂上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情感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聊天、借助聊天平台等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等情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爱之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真切体会什么是人文关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 结语

医学是以有生命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社会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将科学技能“人性化”地实施于治病救人,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才是医学的最终目标[9]。作为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予以关怀和尊重。融人文理念于护理教育中,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亦是医学最终目标实现的保障。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课程在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护理学基础课程出发,不断探索融入人文理念的方法和策略,以全面培养护理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护理学关怀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