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华 ,尹雪艳 ,吕晋琳 ,苏 娟 ,胡吉富
(1.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2.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3.大理大学教务处,云南 大理 671003)
我国医学教育长期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易于实施,易于组织管理等优点,但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学科之间存在较多的交叉和重复内容,基础和临床脱节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和临床创新能力培养。在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是公认的培养医学人才的较好模式。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脱节,学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和脱节,基础和临床教师之间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1-6]。
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教高[2012]7号文件精神,大理大学于2012年启动了“卓越医师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课程整合为手段,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并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学生医德素养、临床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打造高素质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本课程体系在大理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实施。2012级采用自愿报名及择优录取1个班,2013级开始每届随机选择2个班作为试点班进行教学。循环系统疾病学开课时间为第3学年第9学期(3学期制)。课程教师主要由基础和临床两个学院的教师有机组合,组成循环系统疾病学教研组,由临床医学院教学科管理,编写了整合教材并不断更新,开展了理论授课、床旁教学、小组教学、治趣平台辅助教学、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情景模拟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5年的建设,该课程体系逐渐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循环系统疾病学课程综合并重组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基础与临床医学各学科知识内容,力图实现微观与宏观、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有机整合,以帮助学生理顺并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其知识与能力提升的统一。课程不仅进行基础与基础内容的整合,还要深入进行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体整合内容为:循环系统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外科学和内科学。教学内容涉及从基础到临床的所有必须掌握的循环系统疾病的知识点,知识面广,整体性强。
1.2.1 教材建设 从2012年开始,教学组编写并坚持使用自编教材《循环系统疾病学》《循环系统疾病学实验指导及报告》《循环系统疾病学临床见习指导》和《心电图学讲义》等教材。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修正,同时每年紧跟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指南进行更新,不断完善。
1.2.2 PBL、CBL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案例库建设 从2012年开始,教学团队就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PBL、CBL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初步建立了PBL、CBL和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库。鼓励教研组教师积极参加大理大学组织的PBL教学竞赛,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形式,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专家多次进行PBL和CBL培训。
1.2.3 治趣平台、DxR平台建设和运用 通过充分运用大理大学和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构建的治趣平台和DxR平台,提高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积极性,以加强临床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训练。
课程由临床医学院教学科管理,组织教研组成员撰写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确定了符合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现阶段,小班理论课授课仍然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的主要教学形式。接到教学任务书后,团队负责人召集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内容,重点解决基础和临床教师间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和临床教师互听课,相互熟悉教学内容;团队负责人也通过随堂听课、教学反馈等方式掌控教学质量。
从2012级学生开始,开展PBL和CBL教学,每级开设9学时PBL教学和8学时CBL教学。利用临床技能中心实验室开放项目,每个班分若干小组利用高端模拟人进行包括心脏骤停、综合急救等情景模拟教学,学时为8学时。将学生在PBL、CBL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部分。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除了采用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外,还采用包括Mini-CEX、DOPS、SOAP、考勤、小组讨论、见习作业等形成性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力求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临床能力。
通过对2012—2016级5个年级的教学积累,课程体系已基本成熟和成型,教师之间、教师团队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课程近5年内获得大理大学课程质量奖特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卓越班学生作为成员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一次。2012级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考试100.0%通过,理论考试通过率也高达84.3%,远远超过本校同年级采用“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学生。首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47.2%。
本课程通过5年实践,完善了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特色,可总结为“三转变、两加强”。(1)知识架构体系转变:课程由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架构转变为接近人体真实的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架构,适应了临床医学教育的需求。课程还进行了基础与基础、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和优化。(2)教与学模式转变: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反馈,采用PBL、CBL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和雨课堂、治趣等先进的教学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3)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综合运用,强调反馈,注重改进。(4)加强了课程思政:在课程中善于挖掘医德元素,通过向“大体老师”致敬、授袍仪式、“三下乡诊疗活动”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和对病人的关怀精神。(5)加强新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了集教学目标化管理、跨院管理、过程化管理、形成性督导为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效果,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大理大学循环系统疾病学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其他进行类似教学改革的高校一样[3,7-11],仍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1)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教师来自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不同教研室,行政管理相对独立,管理困难;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情不足,对一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够,教育和教学能力仍有较大提高空间;此外,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雨课堂、慕课等其他线上线下教育手段运用不够。(2)课程整合力度不够。尽管本校循环系统疾病学课程已经进行了基础与基础、基础和临床的整合,但仍然未把循环系统相关的诊断学、药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和康复治疗学等内容进行整合。(3)教材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国内缺乏和“以器官为中心”课程改革配套的成熟教材,大多数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3]。尽管教学团队编写了本校教材,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仍存在教材不够精细、更新缓慢、“形合神不合”等问题。同时,配套的教学资源、临床资源也仍然缺乏。(4)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进行课程整合后,教学内容从基础到临床,内容繁多,且部分为双语教学,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心理压力也较大[12-13]。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程建设:(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工作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知识及年龄结构、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同时在课程建设中使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以教学拉动临床和科研,以临床和科研促进课程建设。督促基础和临床两个学院建立教学改革办公室,协调学院之间的教学管理。(2)强化内容整合和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循环系统流行病学、诊断学、预防医学、药理学、护理学和康复治疗学等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加强教材建设,争取出版教材。同时,要加强教材内容更新,以及时反映循环系统领域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体现时代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纸质教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案例汇编、习题库、试题库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3)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治趣等混合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继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总之,大理大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循环系统疾病学教学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仍需要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和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