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杨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是高职健康服务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与基础保障。培养创新思维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验室环境下,学生较易迸发创新“火花”,培养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应根据现代科技、医疗卫生行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及健康管理、医学营养、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发展状况,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严谨务实的精神。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专业实验室从培养问题意识、创造敢于质疑与积极合作的文化环境、养成科学理性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个环节着手,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培养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其形成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激发创新动力,不断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要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突出实验内容在医疗保健、医疗器械、传统医药、互联网医疗、养老产业及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前沿性与系统性,积极推进实验课程慕课建设,引入健康服务类专业国外优质课程,夯实学生理论与技能基础,训练学生创新思维[2]。在实验教学中,专业实验室依托健康管理实务、基础营养等课程,在实验教材编撰上勇于创新,大胆开发,引入实验项目,采用验证、演示、仿真、模拟、设计、探究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实验模式,及时更新与自制仪器设备,引导学生强化问题意识,勇于质疑,挖掘创新潜能[3]。
健康管理学、营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与老年学等学科新理论与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健康服务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需及时将学科新进展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将学科前沿和基础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探索跨院校的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系统性。在实验室,学生遇到的问题往往具有“良好结构”,即提出问题时就有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4]。而学生在企业实践时遇到的多为“不良结构”的问题,即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此外,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解决问题[5]。因而,专业实验室要依托智慧健康系统应用、“互联网+”健康创新应用、医嘱处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强化产教融合、课岗融合和仁术融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发现问题。专业实验室还可聘请健康服务产业领军人物作为导师,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
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而言至关重要。学院设立学生实验室创新贡献奖,鼓励学生质疑,并通过合作实现创新[6]。凡在校生,依托烘焙工艺等课程,在实验室完成的创新实验项目均可参评学生实验室创新贡献奖。学生实验室创新贡献成果主要服务于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奖项评比严格按照“技术创新、系统完整、效果显著”的标准进行。获奖成果应具备技术先进、成熟、可用,在教学、科研与实验室建设中有重要价值,且已用一年以上的特点。对于评选过程与结果,专业实验室可通过校园网、校闭路电视与校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并对获奖学生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鼓励学生提问、主动创新[4,7]。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创造敢于质疑、积极合作的文化环境。在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勇于质疑,善于合作,集众人之智慧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专业实验室应注重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学生营造敢于创新、崇尚真理的氛围,搭建良好的平台。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依托临床营养、公共营养和健康体检应用等课程,积极组织开发课题,指导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通过细致观察、分工协作、分享新进展、交流新问题、组织关于解决方案的头脑风暴、快速提炼与评估解决办法等措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通过实验,将最初的想法冲突、观点分歧转变为创新想法的碰撞与融合,最终提出有创新性的解决对策[3]。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专业实验室采用“问题导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培育模式,将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增强师生责任感[6]。学生常处于“问题导向”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提升“不良结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5]。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推出创新型实验工作站,在师生共同创新、设置问题情景、合作交流、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下功夫,为实验室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对于教师的创新项目,创新型实验工作站召集专业教师参与科研课题。教师通过研究新技术、开发新实验项目、编撰实验教材,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型实验工作站召集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依托健康监测技术和健康体检应用等课程,助力实验室建设与项目研发,并择优组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实验室还应用新型的创新思维培训手段,如启发式讨论、电子课程、创新思维训练、头脑风暴和说教游戏等,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8]。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依托健康管理和社区资源管理等课程,引导学生在实验室尽早接受科研创新训练,在竞争中培养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9]。关于实验室环境,应注意保持舒适、整洁、明亮,可加设科普宣传栏和名人墙,多放置便于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的移动桌椅,增添美化环境的装饰,并播放优美的音乐,以激发学生创新“火花”[6]。
理性地分析问题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必由之路。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使学生以较强的逻辑推理与演绎分析能力,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建立健康服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托烹饪技术、常用老年照护技术等课程进行实验,反复操作实验项目,不断分析错误操作,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10]。虚拟仿真软件可用于理论课堂,使课堂趣味盎然,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11]。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有利于夯实学生理论与技能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12]。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还可利用互联网创建开放性的实验管理平台,通过问卷星搭建预习与测试预约、仪器设备实时报修、签到签退3个实验管理平台,借助教学信息化,轻松实现预习检测、课堂练习、实验考核等,增强学生实验自主性,培养创新思维,加强翻转课堂建设[13]。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实验项目包括课内综合性开放实验与课外探究性开放实验[14]。开放实验项目源于高职生创新创业计划、各类专业技能赛事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通过一对一指导、集中培训和“实验室开放日”等形式,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
(1)一对一指导。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针对有浓厚科研和实验兴趣,且理论与实验基础好的低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和课余开放实验室,依托药膳及机能性食品等课程开展个别辅导。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实验项目和内容,再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教师从查阅文献、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使用仪器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数据统计、论文撰写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2)集中培训。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针对具备一定科研素质的高年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放实验室,依托茶营养与健康等课程进行集中培训。教师指导学生在开放实验课题中自主选题。学生在接受集中培训后,大多能独立完成相关实验课题。专业实验室每周组织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参加工作例会。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汇报一周的工作,经教师针对性指导后,研讨问题解决方案,安排新的工作计划。学院还建立实验开放基金,为学生立项申报项目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15]。
(3)实验室开放日。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验创新过程,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组织“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通过科技竞赛成果展示、方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介绍实验室科研创新工作、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及相关仪器设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16]。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发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8方面的基本智能,包括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文字)智能、身体运控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内省智能、音乐智能、观察自然的智能。智商在事业成就方面只发挥20%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则发挥80%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师依托老年沟通与技巧、老年群体活动设计等课程,指导学生在专题实验里发现新问题,动脑、动手验证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可自主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甚至自行设计并制作实验仪器设备,通过小组合作和头脑风暴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技术开发、人际关系与管理方面问题,深入分析与思考问题,而这是开发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专业实验室可对高职生3年的实验课程进行统筹规划,使专业实验室成为学生多元智能特别是创新型智能发展的有效场所[17]。
问题解决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终目的。问题解决包括问题分析和重新界定、创意产生、解决方法选择及实施与效果评价3个步骤[18]。专业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可孵化创业,创业是创新的结果。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的创新与创业高度融合,依托环境及辅具评估与管理等课程,将创意产生与市场价值形成衔接起来,以市场成功作为最终标准。专业实验室创新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企业家思维、创新与管理能力,为学生提供接触新兴技术领域与前沿产业的机会,促使学生开发与利用创新创业资源,引导学生重视创业项目的内生成长,把创新转变为成功的创业。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聘请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专家和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按照企业家的素养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业能力[19]、心理素质与挫折承受力,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好基础[20]。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应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技能的训练场。专业实验室通过“工作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培育模式,引导学生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依托基础营养、传统养生保健等课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实验室采用组织工作坊、学术论坛、专题讲座与报告等形式,邀请校外企业家、投融资机构专家来校就行业需求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介绍创新创业经验,开展创新创业诊断辅导,丰富学生创业经验。
此外,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还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挖掘创新创业项目,精心准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将有市场潜力与商业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孵化[21]。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指导能力,为实验室创新保驾护航。学院选拔一批副教授职称以上的高学历人员担任实训中心领导,吸引具有高学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15]。学校定期评选“实验室创新标兵”“实验室优秀工作者”“科技创新实验奖”等,通过课题立项,调动实验教师积极性,鼓励其攻读学位和进修。学校让实验教师享受教师评优的同等待遇,将实验室系统职称单列考评,让实验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中、高级职称,为激发实验教师创新活力提供保障。
健康服务类专业实验室应结合校情和专业特色,根据学校育人理念、师资力量、创新实验室基础建设情况,做好顶层设计。专业实验室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打破学院与学科壁垒,提高创新型、综合型实验项目占比,利用虚拟仿真、翻转课堂等新技术革新实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采用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增强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真知、在共享中创新,培养其创新思维,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