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郭晓东
学生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主体之一,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特征,也存在着因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差异性。从宏观上来看,学生文化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发展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学生文化的多元化和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紧密交织在一起。具体来说,学生文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观念文化,即学生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二是学生的学习文化,指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和积累,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创新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等。三是学生的形象文化,指学生文化的展示和表现,包括学生的外表、衣着、气质、精神面貌和意志等方面的内容。四是礼仪文化,指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五是活动文化,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的,具有育人功能的思想政治、学习交流、文娱体、社会实践等活动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氛围,旨在把“五育”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氛围中提升思想素养。
外来文化侵蚀,导致价值观念的迷失。中小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判断和选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对外来文化产生兴趣。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不加选择地吸收,势必影响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例如,学校中洋节盛行,中国的传统节日淡化;勤俭节约的意识减弱,享乐主义思潮抬头等,这些都与文化多元导致学生价值观念的迷失有关。另外,大众文化的优势和诱惑力,也对中小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影响下,中小学生尊崇享乐,在生活上追求时尚,在行为方式上追求舒适、安逸,导致学生文化存在世俗化倾向。
人口结构的变化,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严重。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在家庭中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孩子永远是家庭的中心,受到家长的额外呵护,产生了唯我独尊的心态。由于以自我为中心倾向的存在,导致学生法制意识弱化,公德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淡漠,自私自利的倾向明显。因此,在不良社会风气的综合作用下,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少,公共场所乱丢垃圾的人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较为普遍,感恩意识淡薄。
强制性的管理文化,导致学生自主性丧失,个性和专长不能很好发挥。学校针对学生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有些规章制度不能从实际出发,往往带有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有些学校课程不能开足、开全,音、体、美成为“副科”,随时可能被“主科”挤走。学生的空间受到严格限制,活动和交往成了课程表的内容,在考试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下,学生每天在“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间度过,导致学生文化的自主性丧失,个性无法张扬,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理清思路,选准学生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在学生文化建设操作上,要理清思路,选择契合实际的切入点。有了一个契合实际的切入点,学生文化建设的思路就会更加清晰,就会容易实施一体化的建设策略。学生文化建设切入点的选择要体现学校的特色,从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文化项目入手,使之成为与众不同的文化景观,实现文化创新,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学生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很多,总体上讲,可以从某一内容或某种形式切入,也可以从某一种活动、某一专题、某一层次、某个侧面、某种形态切入。
运用心理机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心理强化、心理定式等心理机制,通过认同、适应、同化、融合等多种心理过程,依托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种表现形式,将先进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来讲,学生文化建设可通过学科渗透、设选修课、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与之对应的更具体的多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对先进文化进行吸收、转化和生成,并指导学生在吸收、转化和生成的实际行动中,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善于利用文化冲突,促进学生文化的创新。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在学生文化建设中要善待文化冲突,保持文化弹性,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冲突是文化弹性的外在表现,是积极的文化现象。文化发展的动力不仅在于潜在的文化滋生和融合,还得益于不同性质文化的滋生和冲突。学生文化的建设,既要体现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又要体现文化的接纳性与兼容性,充分发挥学生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功能、群体凝聚功能、精神陶冶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和激励功能,建设一种体现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和个性的学生文化。
突出价值观念,加强学生文化核心建设。在学生文化建设策略上,要抓住学生文化建设的价值这个核心,开展综合性的一体化建设活动。学生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与教师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进行学生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价值观这个核心进行统筹规划,开展综合性、一体化的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各方文化建设对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中小学开展一体化学生文化建设,指的是学校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与学生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的各项文化活动进行整体构思、整体规划和整体操作,以确保学生文化建设保持开放、协作的良性运行状态。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学生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施中,应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系列、多侧面、多形态、多序列的建设活动。只有将学生文化建设内容融入各种建设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爱国主义思想,才能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立志成才,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