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东
分数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重在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从直观层面感知、理解分数的基本内涵,为进一步建立相对完整、抽象的分数概念积累经验、提供支持。准确理解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要求,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顺利完成整数向分数的扩展、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小数做好铺垫。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编排了11个例题,分三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共6个例题。其中,例1、例2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并结合几分之一的认识,说明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例3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例4、例5教学认识几分之几;例6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第二部分是分数的简单计算,共3个例题。其中,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例3教学1减去几分之几。主要是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第三部分是分数的简单应用,共2个例题。其中,例1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例2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材的编排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把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融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1.基于已有经验,逐步体会分数多元表征。
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数既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也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即“率”。教材顺应学生认知特点,从分数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有层次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例题前,教材设计了“户外野餐”的情境图,图中有许多分数的生活实例,如苹果一人半个、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块、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等。一是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充分感受“平均分”;二是激发认知冲突,凸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例1、例2,从学生平均分物体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结合现实情境逐步认识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4份),每份是块(块),每份又是这块月饼的;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与此类似。显然,这里的几分之一,既表示每份的数量,也表示每份数量与相应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分数作为“量”与“率”的结果是相同的,所以学生无须对这两种结果加以区分。
“分数的简单应用”中例1第(1)题,引导学生迁移学习几分之一的经验,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实现由一个物体到一组物体的自然过渡。第(2)题直接呈现“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到,当“把一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时,其中的1份不再表示每份的具体数量,这里的只是表示每份数量与相关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安排这2个例题的目的,是要把分数的“量”与“率”的含义区分开来,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分数经常被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一基本内涵,从而使原有的认识得到提升。
2.凸显度量属性,感受分数单位累加过程。
几分之几既可以看成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或两个整数之间的比,也可以看成若干个分数单位累加的结果。比如可以看成由2个累加的结果。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单位分数的累加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理解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自主类推、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而且能为进一步探索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提供思路和方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例4,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1份或几份涂上颜色”,引导学生基于直观逐步类推:每份是它的这样的2份是2个,就是它的;这样的3份是3个,就是它的。涂几份就有几个,也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几。例5也是同样的道理。
“分数的简单应用”例1第(2)题,同样在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后,让学生借助直观明确: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所以2份是苹果总数的这样的过程安排,符合“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累加”的计数原理,突出了几分之一的基础地位,也突出了几分之几是由若干个相同分数单位累加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3.借助几何直观,促进主动探究。
为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教材结合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教学,穿插安排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借助直观图形,自主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在教学几分之一的初步认识后,紧接着安排例3两组比大小的活动:第一组借助实物模型教学,在两个同样大的月饼上切一切,分别表示出再比较它们的大小;第二组借助面积模型教学,在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上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结合操作和交流,初步发现“把同样大的月饼(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安排,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思考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教学几分之几的初步认识后,编排了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其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例6,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直观认识到:因为表示2个表示3个,2个小于3个,所以小于。“分数的简单计算”中的例1,引导学生在“吃西瓜”的现实问题情景中认识到:2个加的和是。同样道理,例2中5个减去2个剩下3个,所以的差是例3直接出示算式,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理解“1可以看成4个就是即从4个中减去1个,剩下3个,所以1减的差是。上述的思考过程,依然突出了几分之几的基本含义,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几分之几与相关分数单位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4.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分数概念的内涵。
为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作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数的内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增加了“分数的简单应用”的内容。其中例2是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联系“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已有经验,明白“其中是女生”的含义,再借助画图操作或实际学具“分一分”“拿一拿”,进而明确:因为是女生,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1份是多少,列式是12÷3=4(人)。例3也是同样的思路。
1.基于学习起点,建构数学模型。
分数概念的建模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由现实问题到直观模型。比如,教学几分之一时,借助教材创设的分月饼的情境,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中,产生对分数的内在需求,认识到当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学过的整数表示时,为了表示“这块月饼的一半”,就要引入一种新的数。然后引导学生把不同大小的圆形纸片代替饼,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半个饼是怎么得到的,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二是由直观模型到数学模型。通过交流“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到的”,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图形表征、文字表征和动作表征相结合,抽象概括出再通过分月饼、圆和长方形纸,分别得出进而在寻找相同点的过程中,明确分数的含义、写法和读法,抽象概括出分数模型。
2.自主探究规律,凸显概念本质。
本单元只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因此,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目的是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中,我们要以“单位”为主线,凸显分数的度量属性。从“单位”的角度看,自然数、小数、分数虽然在表征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在于“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的累加”。
抓住几分之一这个“单位”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体会、感悟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教学中,要让学生利用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结合直观图形或具体操作,主动探索相关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充满思考的实践和创新过程。
3.立足分数内涵,培养数学思维。
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是学生理解分数含义的重要一环,而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仅仅是指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其结果通常与一份或几份的实际数量在形式上完全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根据相关分数的含义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对分数含义更为透彻的理解。
比如,教学“分数的简单应用”例1,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1)题时,可以先用表示一个正方形的涂色部分,然后用剪刀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再引导学生思考“涂色部分是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巧妙地拓展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教学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直接回答问题:“把一盘苹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基于对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的已有认识,得出“每只小兔分得这盘苹果的的结论,再出示6个苹果组成的集合圈,并提出:“如果这盘苹果有6个,你能在图中表示出这盘苹果的吗?”由此明确,一盘苹果不管有多少个,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用来表示,2份用来表示。教学例2时,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其中是女生是男生”这一条件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分数的含义进行思考。
1.《分数的初步认识》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初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在“课程内容”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2.分数的定义。
通常这样定义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数的一般形式为和n都是正整数),读作n分之m。n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称为该分数的分母;m表示有这样的几份,称为该分数的分子。分数也可定义为:整数m除以整数n(n≠0)所得的商。分数还可定义为:整数m与整数n(n≠0)的比。
3.分数线和“分数”名称的由来。
分数线的由来:1175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哈萨首先使用了“分数线”符号,用一条短线将分子、分母上下隔开。
“分数”名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米,像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