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皇
(广州商学院公共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1363)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和运动氛围各不相同。南北城市和海陆城市都各有特点,所以场地建设、师资力量、宣传力度、地域特点这些都会造成全国足球活动发展的不均衡。
毋容置疑,“校园足球活动”是在校园里开展的,主体负责方就是校方。然而有些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非体育运动,因此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热情并不高。其次,体育老师们作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基层实施者,这一课外活动会消耗他们许多的精力和时间,且并无酬劳,就不能排除存在许多老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此外,足球运动在校园中的推广势必会带动体育竞赛的发展,因此这对于教育单位和体育部门来说本是一个整合资源、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有利机会,然而就现在看来,双方之间还是存在缺乏沟通和结合的问题,且在已经达成合作的活动中也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尴尬现象,这也就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从全国层面上来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依然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转折时期,每年我国在财政方面对各行各业都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资金,而在这其中有许多资金投入都是不可缩减的,因此我国每年在开展计划内必要活动以外,很难再将经费投入用于其他相对次要的领域。虽然说足球运动本身所需要的成本不大,但是放眼全国很多学校都不具备标准化的足球训练场地,也并非每所学校都具有保障安全和学习的足球教师团队,如果这些不够完善,那么足球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真正推广只能是纸上谈兵。试想,当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地方学校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如比赛成本、定点学校场地建设、师资力量的建设、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可以说,在推广校园足球活动的工作中,无论是宣传、培训、完善设施,都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因此经费制约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来说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对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工作来说,足球教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既然我们要推广足球运动,就不能依葫芦画瓢的流于表面形式,势必要传授给广大青少年们真正的足球技巧。然而,从当前全国院校体育环境来看,大多数的学校体育教师都并非一专多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参与过专业足球训练培训,全国各校的足球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足球教师的数量与学生群体的数量悬殊较大,比例十分不协调,且体育教师在数量上与足球教学、训练所需人数相差较大,因而许多学校不得不外聘足球教练对学校学生进行短期培训,但足球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活动,这一举措终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专业足球领域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各教育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
首先我国应对青少年足球活动加大重视,使得这一运动在学校中得到普及。就全国来说,要全面促进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是基础。而确保这一长期工作的贯彻落实,建立完整的活动体系是关键。各教育单位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现状、体能水平结合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建立每个单位自己的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自己的、高效率的的培训方案,并且分阶段建立完成目标,促进校园足球活动健康且高效的持续发展。
“校园足球活动”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教育单位和体育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推动足球运动的各类活动中,双方可以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分工合作,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资源整合和互利共赢。简单来说,学校作为基层单位,主要就是负责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实施,学校可以成立足球教研小组,定期进行调查检验和工作汇报总结,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把教师的这一工作成果纳入绩效考核,甚至可以引导一部分特长生进行一系列加深性的训练,使学生多一项人生选择。这样能够切实确保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完成的真实性。体育部门可以联系各校多组织一些市级、省级或者全国性的青少年足球竞赛,对于所有参赛选手都可以给予鼓励和赞扬,而对于表现突出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让青少年在竞技比赛中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和充满自信的前进姿态。
要想让青少年参与进“校园足球活动”的活动中来,首先应当想办法吸引学生眼球。现如今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各企业单位都有自己文创周边的发展,故宫博物院文创团队所取得的成功就是一个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例子。有关部门可以成立关于足球专门的文创团队来制作周边产品,如玩偶、贴纸、足球系列玩具、甚至动漫作品,这些都能够快速拉近青少年和足球运动之间的距离。各媒体更可以通过电视广告、朋友圈推广、抖音视频、杂志周刊等媒介宣传足球运动,甚至也可以联系主流电视台进行青少年足球竞赛直播或者转播推进足球竞赛的完整性,在前期如征集吉祥物卡通形象、招募比赛宣传曲演唱人员等工作也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这将大大提升足球运动的趣味性。
由于我国近代以来的特殊国情,我们正处在知识极度渴求完善的时期,因此在近年来学习成绩至上的环境背景下鲜少有学校愿意让学生花费大把的精力在课外活动上,目前,家长普遍存在孩子参加体育训练影响文化课学习的观念,甚至一些一线教师也有这样的想法,致使体育老师安排学校运动队训练困难重重。一方面是体育教师对运动成绩的期望,一方面又难以得到文化课老师和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正确处理好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显得非常必要。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仔细研究起来,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足球运动队学生的成绩来说并非存在消极影响。首先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足球运动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只有身体素质上去了,学习起来才能有所保障,且运动时在不断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再者,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把这种精神带到学习中,能够使学生们学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关键的,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青春期最应该得到培养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不轻言放弃的品质,而这些品德都能够在足球运动中得到感悟,当学生走进课堂,这种品质也会帮助他们功课学习难关。
因此,鉴于这些方方面面的益处,学生参与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和学生成绩变化一定不会是成反比的状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校方来说,不应当挤压学生的运动时间,而要积极地开展体育运动活动,以人为本,处理好学生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的关系,使二者维持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良好的身体条件是一切生命生存进步的基础。
足球教师是校园足球活动最基层的实施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青少年学生对于足球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都需要足球教师来传授。所以我们可以说,专业足球教师的师资力量水平是能否高质量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关键角色。但就目前来说多数教育单位在这方面的师资配备是严重匮乏的,这无疑使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脚步较为缓慢。纵观全世界,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够坐以待毙,国家可以先发掘现有的人才,把一部分足球运动专业人员先培养出来,再把人才投入到个地方,以一带十,形成齿轮链条发展,给培养出来的人才给予社会保障,激励其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可以逐步充实足球师资数量和质量。同时各教育单位也应当做好对接,扩大足球专业教师的招聘规模,同时在校内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而系统的足球技能培训。专业带人才,教师带学生,这一定能够加快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广的步伐。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城市和村镇的发展脚步较为缓慢,对于相当一部分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学校来说,最基本的硬件设施缺乏是活动推广的一大难题,是制约校园足球全国范围发展的重要瓶颈。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建设资金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政府拨款,二是单位自筹。因此首先就政府部门来说应到明确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学校足球场地的建设力量。而对于学校来说,拉动企业赞助和融资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校可以拉动政府宣传部门鼓励社会企业参与资金对学校建设的流动渠道,充分利用体育彩票、企业捐赠、奖学金设立、广告投入等形式筹集资金,对于双方来说都有益处。
在全世界足球运动迅速发展的今天,仅凭短期的足球推广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放眼国外足球发达国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应当结合自身国情来完善自己的储备方式。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创建足球俱乐部和组建校园足球队两个方面来达成。就俱乐部来说,既可以组建学校附属公益性质的课余俱乐部,也可以由校方出面直接与职业足球俱乐部达成合作。在俱乐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借阅足球知识和咨询类的资料,也能够得到专业教练的技能指导。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在场地建设和硬件设施配备上节约资金,更能够专业化的选拔和训练队足球感兴趣的青少年们。而就校方来说,完全可以通过组建校园足球队的方式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足球队可以分年级设置,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接触水平来设置初中高三个级别的足球队,在校内,同一水平队伍之间可以进行适当友谊赛,设置一定的奖励,同时选拔优异者代表学校参与体育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如果各个城市的教育单位学校都能够看清社会形式,及时推动企业合作,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踏实、有效地开展日常工作,建立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必将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荐作用。
中国足球任重道远,我国足球竞技弱势和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共同催生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推广。这一举措对于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单位一定要这项工作的推动和贯彻落实。充分认识到足球运动走进校园具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并且立足这一活动现如今面临的种种难题,积极探索发展的各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