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炼字”入意,从“修辞”表情
——古代诗歌阅读重难点分析

2020-12-30 01:25四川张昌文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炼字解析诗人

四川 张昌文

近几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板块的鉴赏题中,“炼字”题是必考题。因为古人作诗表情达意,往往借助那些富有表现力、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情感的字词,把意境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精巧。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而言,品味这类字词的意义和作用是读懂古诗词的基础,也是新高考将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一、“炼字”的难点是“炼词性”

1.炼动词。动词能赋予静物动态美、情态美,提升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魅力,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201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 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________。首联中“________”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答案】造访 朱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题要借助诗歌的词义、句意去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才能准确作答。首先从题目看,早秋时节去李将军的书斋拜访他,“过”的意思为“造访”。首联的意思是,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安静冷清,好像主人在闲居之中。“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这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炼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以描绘景物、模拟情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201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解析】本题考査鉴赏文章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已经明确了是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其使用痕迹,并分析其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诗歌中“山石细”“海波平”两词形成“细”与“大”的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可看出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意志;“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了精卫的心诚志坚。

3.炼数量词。数量词往往有虚指的含义,有较好的烘托作用,能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典例】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但在诗人笔下,却产生了一种朦胧美与多义美。白居易在《惜牡丹花》中写“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两枝”一词将诗人惜花、怜花的一片痴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4.炼虚词。虚词有疏通文气、呼应意境、化板滞为流动的美学功能。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祖 席

韩 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以虚字传神,颔联中“况与”和“那堪”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况与”和“那堪”表达了诗人的三种情感:①悲秋;②离别之苦;③羁宦之愁。情感层层递进,一层比一层深入。

二、“炼字”的重点是“炼修饰”

1.从修辞角度“炼字”。作者往往在借景抒情中大量使用修辞,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画面,借以抒发、烘托或悲或喜、或幽或怨的复杂情感。

【2018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能力。B项用苏轼的旷达来共勉;C项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但并未提及“望其早归”;D项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意思是“与其哭泣,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化解上阕愁闷的情绪,以此相勉,也是寄人见志,委婉而深厚有致。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解析】“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龙吟虎啸”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的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低回宛转,清丽隽永,堪称“和缓”。

2.从声韵角度“炼字”。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平平仄仄就是和谐的旋律。叠词最具声韵美,有增强语言韵律美的作用。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①“黯黯”指天色的黯淡,描绘了平沙落日的荒凉景象,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②“黯黯”也指征人心情的黯淡,表达了厌战情绪。委婉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的情绪。

3.从词类活用角度“炼字”。古人善于将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且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解析】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①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是一幅静景;②诗人用“分”字,使诗句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或者:①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直下,本来是一幅动景;②诗人用了“挂”字,就由动到静了,它使人联想到陡峭峻拔的山峰和山泉垂直落下的情景。

4.从语境或意境角度“炼字”。作者“炼字”的目的是使诗歌的语言契合特定的语境,用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将其意境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精巧。是否契合语境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

【2018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三、复习要重视锤炼词语、运用技巧

1.换词法。诗词中的“炼字”训练一般是以原诗词中的词语为最佳,因为它由作者“千锤百炼”而成,蕴含着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能够较好地提升诗词的意境。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淇上别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答案】①“犹”字好。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②“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仍望着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魂落魄的神情,较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失落之情。

2.删词法。如果用删词法,将诗词中的名词、动词或虚词去掉或压缩,再与原诗词比较,就能进一步体会原作品准确、生动、形象的艺术表达效果。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约游春不去

朱淑真

邻姬约我踏青游,强拂愁眉下小楼。
去户欲行还自省,也知憔悴见人羞。

[注]在封建礼教的压力下,诗人由父母做主嫁给一个情意不合的市井无赖,遭受了种种凌辱虐待,生活及心情均十分痛苦。

有人评价此诗后两句心态的变化描写得含蓄婉曲,颇得含而不露之妙。这两句诗是如何描写诗人心态变化的?

【解析】后两句描写主人公自省自羞,不敢出门而爽约。因为愁眉可以一时勉强舒展开以瞒过别人,但憔悴的面容却是隐藏不了。那么诗人为何而憔悴?她没有说,但又留下“愁眉”让我们去思考,聪明的读者从她的愁眉和憔悴中,便可领会其中真情。(扣住内容有“约”而“不去”是因为“憔悴的面容却是隐藏不了的”,至于为何“憔悴”,诗中并未提及,但读者却能从中领会其心态,体现该诗含蓄委婉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3.辨色彩。古代诗歌往往用丰富多彩的颜色来描绘自然景物,从而暗示、衬托、宣泄作者的情感变化,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诗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诗却险怪奇特。学会辨析其语言色彩,体会其风格特色,领悟其语言美,才能领悟其内蕴。

【2019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猜你喜欢
炼字解析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诗人与花
长凭剑气舒联韵 不吝琴心炼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