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专题学习实践
——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教学叙事

2020-12-30 01:25重庆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意蕴古诗词

重庆 石 莉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学习任务群”可借助小专题学习展开。教师可依托教材,关注学情,确定专题学习的起点;可设计主问题,合作探究,推进专题学习的实施;还可通过表达创造,读思结合,展示专题学习的成果。

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学语文教研工作研讨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研究课——《古诗词中的月意象》。下面,笔者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按照专题学习实施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一、专题缘起:课标教材,高考生活

首先,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专题学习的要求,笔者决定展示一节40分钟的小专题学习课。

其次,高中教材和高考诗歌鉴赏对意象十分重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里指出:“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指导中又提示把握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分析,得出虽然直接考查意象题的诗歌不多,但意象却是理解诗歌的最佳切入点这一规律。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一个意象,从分析意象的特征入手,解读意象内涵,引导学生鉴赏意象。诗歌的意象内涵又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当遇到类似意象时,学生可以调动这些储备和积累去解读诗歌。

第三,笔者之所以选择“古诗词中的月意象”,一是因为“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较为突出,在古诗词中占有很大比例。二是因为月亮作为大自然中的重要物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文化层面去深入研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三是因为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进而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

于是,笔者就确定了《古诗词中的月意象》这个小专题学习课。笔者的初步设想是:选择几首含有“月”的古诗词,以“月”为切入口,通过分析“月”的特征,解读月意象在不同诗歌中传递的意蕴,并对其意蕴作分类概括,再挖掘此意象背后的文化意蕴,让学生领悟月意象。同时,也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鉴赏古诗词能力,唤起学生对熟悉事物的深度观照,促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思考。

二、专题起点:依托教材,顺学而教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状况去进行教学。”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高中学生接触过很多有关“月”的古诗词,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但可能对月意象的理解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基于这个起点,笔者在简单导入之后,第一个环节模仿了《中国诗词大会》的“飞花令”,让学生以“月”为令,行“逐月令”,有感情地背出关于月的诗句。学生背诵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等诗句。这些诗句多源于课本,说明学生对教材上的古诗词比较熟悉。课本上有这么多关于“月”的古诗词,课外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这让学生形成一种印象,即关于“月”的古诗词遍布中国文学,月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明确了意象的概念后课堂进入第二个环节。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你原有的知识储备中,你觉得月意象融入了哪些主观情思?”跟笔者的预设一样,学生的回答无外乎是:月寄托思念,代表团圆,抒发离愁之意。而实际上,诗人寄托在月上的意蕴远不止这些。于是,在学生已有的这些积累上,笔者引领学生聚焦到四首有月的古诗词——《山居秋暝》《短歌行》《春江花月夜》《月下独酌》上,去探寻月意象有别于相思离愁的其他意蕴,以填补学生的未知空间,让学生对月意象有整体、系统的认识。

如果不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现状,而将学生的起点设想为零,进而将月意象承载的意蕴全部细讲,整个课堂的容量就会很大,小专题学习的重难点难以突出,并且很难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发展起到提升作用。

三、专题推进:主问导引,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由此可见,问题导向是专题学习实施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小专题学习收放自如呢?自然是能够统领所选篇目的鉴赏的主问题。关于主问题,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中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能更大范围地激活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小专题的学习有显著作用。

于是,在品读上述四首古诗词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这是一轮什么月?这轮月传递了怎样的意蕴?”这就要求学生紧扣诗中写月的诗句,置身诗境,结合全诗进行思考。这个问题,主要是想引导学生抓住月的特征,去挖掘四首诗中月的不同意蕴。

主问题有了,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实施呢?《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围绕语言和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科学论著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足以让学生将这四首诗歌全部赏析。于是,笔者采取了分小组品读的形式。也就是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重点品读其中一首。学生自己先与文本对话,然后在组内碰撞交流,达成共识,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展示前,先让全班齐读诗歌,目的是让没有解读此诗的小组熟悉诗歌,在倾听其他小组展示的时候,做补充鉴赏。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回答到位的,笔者会赞美点评,并作适度延伸;回答不到位的,笔者会及时追问、点拨,让小组成员补充完善。下面选取一个课堂片段展示于方家。

师:张若虚的月有何特征,有何意蕴呢?请大家一起读《春江花月夜》。

投影:《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生齐读)

师:请第五组品读。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轮悠久之月,也是一轮永恒之月。首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意思是,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这里是在追溯人类起源和宇宙起源,表达对人生哲学的追问。

师:也就是用一轮悠久之月来探寻宇宙起源,那他最终探索出了什么奥秘?

生:他探寻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说明月是不变的,是一轮永恒之月高挂天空。

师:永恒是江月的特征,那望月之人呢?

生:望月之人是“代代无穷已”,代代望月的人都在变化。

师:如何理解“代代”二字?

生:“代代”意味着个体生命短暂,但又能代代相传,说明人类是无穷无尽的。

师:人类无穷无尽,也就刚好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这里也用一轮明月阐明了宇宙永恒、个体虽短暂但人类代代延续的哲理。这一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这缘于对人生的热爱。

师:江月启迪了诗人对宇宙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李白也有。请大家一起读屏幕上的诗。

投影: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生齐读)

师:古月照今人,今古一轮月,人生何其短暂啊!李白和张若虚这一刻的心意相通,都用“月”阐释了人生哲理。

(板书:借月说理)

经过这样的主问牵引,充分对话,四个小组最终探讨出“月”的不同特征,并挖掘出“月”的丰富意蕴:有借月抒情,抒发相思离别、孤独失意、圆满缺憾之情;有借月造境,营造清幽明净、雄浑壮阔、冷寂伤感之境;有借月说理,阐明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人类长久之理;还有借月喻人,比喻贤才美人、高洁雅士。当然,这几首诗的探讨不可能穷尽月的意蕴。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意象特征,挖掘意象传递的意蕴,并学会这种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而建立起诗歌语言、意象、意蕴等要素之间的关联。

同时,《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有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文化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挖掘出“月”的意蕴后,为了让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探析有关“月”的文化现象,笔者适度拓展了现当代作品也常常出现的月意象后,又抛出了一个主问题:“诗人以及今天的作家为什么喜欢用月亮传递丰富的意蕴”,让学生结合自我体验和助读资料思考探究。下面是学生与笔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对话。

生1:在我看来,日、月、星三光中,日是耀眼的、温暖的,星星是璀璨的,月亮是清高而孤独的。具体来说,太阳和月亮在空中,太阳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一轮圆圆的太阳,散发的光是金色的,一种暖色调,让人感觉很温暖。星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中,它们总是相聚在一起结伴而行,而月亮每次出现的时候,总是孤零零的一轮,给人一种很孤独的感觉,月亮洒下的光辉,更容易引起共鸣。

师:真好,回答问题很有层次,而且善于运用比较思维。你也启发了老师,月亮是很有特征的,越是有特征的物象,就越能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其他同学呢?

生2:我分析了三点原因,第一,月亮变化多端,时而圆满,时而残缺;第二,月夜宁静,这样的环境能引发人更多的思考;第三,人们有“上九天揽月”的梦想,月亮有一种神秘感,人们对月亮充满了渴望。

师:真好,不仅抓住了月亮的特征,还看到了月亮的神秘这一点。越是神秘的东西,人们越想去探究,落在诗人的笔下,也就成了美丽的月亮的诗篇。

生3:我觉得是受民间习俗和嫦娥奔月这类神话的影响,文人喜欢把情感寄托在月亮上。

师:是的,这是文化对诗人的浸润、影响。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借用月意象传递意蕴的理由与方法。不管怎样,这都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与表达方式,那就是喜欢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当语言不能完美表达情感时,借助形象可感的物象,可以抒发作者的无尽之意,最终达到“韵外之致”的境界。

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能多角度地观察自然,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思考,说明专题学习吻合了真实情境。相关资料也能助推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探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自身生活体验与文学世界的关联。笔者的点评小结,升华了学生对月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独特思维与表达方式的认识。

四、专题终点:表达创造,以读促思

《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在探讨了月文化的根源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运用流畅、简洁、诗意的语言对“月”进行书面表达,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微型写作题:请将“月”与两个意象(如荒城、大漠、草原、窗、路灯、桥、白发、楼阁、珠帘、琴、酒、残卷、歌谣等)有机组合,写一段文字,或造境,或喻人,或说理,或寄情,写出你心中的月。现摘录几位学生的课堂练笔。

生1:一壶残酒微冷,一卷冷书微残,一轮新月依旧,一眼旧人重换。

生2:塞外的夜总是来得格外早,夕阳还未完全褪去,月已经挤出了一条勾。清冷的月辉与似血的残阳相交,映着底下连荒草都不屑给予的黄沙大地。远处一座荒城,像一堆孤坟立在那儿。荒城前,有两个人杵着。“师父,我们还等吗?”“等吧,中秋十五,总会有故人月夜归乡的。”

生3:幽深的月光,倾洒在珠帘上,月般的女子,望着远方,轻吟歌谣。

生4:太阳已经下山,火车的声音打破了暮色的朦胧,大漠的黄沙飞舞着迎接她。月色清幽地映照着大地,撒过亭台楼阁,传唱着神秘古老的歌谣,带着身后的岁月,呼啸而来。此刻,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前路缥缈如海,浩瀚如烟。

得益于前面环节的充足铺垫,这些片段有以月造境,以月喻人,以月寄情,凸显了学生对月的意蕴的深入理解。学生在写作中既懂得巧妙运用语言,也完成了一次审美创造。在学生展示后,笔者也深情朗读了自己在旅途中所作的一首《出塞》:“万里黄沙一片月,半壶浊酒破楼兰。笑看他日胡沙静,何惧今夕马革还。”在学生的掌声中,笔者意识到:教师应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适度下水示范,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

写月的诗文还有很多,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拓宽阅读视野,在进行课堂小结后,笔者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晒月亮》(池莉)、《月牙儿》(老舍)等文章,以及《金锁记》《月亮与六便士》《穆斯林的葬礼》等整本书,以强化对月文化的认识。

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古人对月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而今人对月则多了几分理性的探究。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笔者建议学生在阅读后思考:“当‘嫦娥一号’‘天宫一号’等现代科技揭开月亮那层诗意的面纱时,我们发现月亮其实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生命,没有大气,没有磁场的星球,你还觉得它美吗?你怎么看?”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意蕴古诗词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省妇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物理专题学习的“分类+变式”设计——以直流电路动态分析专题学习为例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陕西代表团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