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考虑,琢磨关节,引导思考
——一道材料作文题的命制体会

2020-12-30 01:25湖北吴神兵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作文题指令命题

湖北 吴神兵

一道材料作文题的命制,大体上要经过命题立意、选材组材、制题、修改、定稿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会有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须细细打磨。所以,命制一道符合要求的材料作文题需要花一番心血。笔者曾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主办的“作文命题研究与实践”活动,颇有感悟。下面笔者以参赛的原创材料作文题为例,分析材料作文题的命制过程,谈谈在立意、选材、组材和任务指令的设置等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和注意的事项。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材料二:

2018年9月,四年一度的心算小博士国际争霸赛在北京进行了总决赛,一千余名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代表队的选手和来自国内各省的代表队同台竞技珠心算,展现出了高超的计算能力,令现场观众叹为观止。

材料三:

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有趣的是,我国的航天器取名非常浪漫。例如: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巡视探测器叫“玉兔”,航天站叫“天宫”,量子实验卫星叫“墨子”,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命题意图的确定

中国“嫦娥四号”的发射成功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大事,让人激动不已。随着各种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中国越来越让世界惊喜。笔者命题的初衷是想和学生一起分享这种喜悦,同时更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惊人成就,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断,使笔者朴素的想法有了理论的依据,更提升了材料立意的高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文命题的立意不仅要符合教育目标,也应符合时代要求,不能回避生活,更不能回避主旋律。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贴近时代,发现并思考生活和时代的美好。这就构成了命题的出发点。

有了命题目标,就应思考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课程评价是这样表述的:“考查学生在不同学习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基于社会情境的阅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作文命题要在充分认识这个评价原则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基于具体社会情境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事实材料可以提供具体的情境。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大多为材料作文,这也符合《课程标准》中关于考查学生的要求。下一步,就是如何选择材料了。

二、素材的选择与加工

华夏文明的底蕴是独一无二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无一不提升了国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经过深思熟虑,笔者选择了如上三则材料:第一则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因为他在文学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力巨大,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第二则材料代表的是我国古代数学智慧的典范“珠心算”,曾流传至中东、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影响了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直至今天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第三则材料侧重表现我国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骄人成就。三则材料从古代到现代,好似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连绵不断地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则材料都来自网络,原材料篇幅比较长,内容翔实,叙述丰富。第二则材料来自中国新闻网,标题为“中国珠算博大精深影响世界 国外如何发展珠算教育”,全文3 000字左右;第三则材料来自百度网,标题为“从‘嫦娥四号’登月看中国的文化自信,两个字总结“骄傲”,全文1 000字左右;而第一则材料叙述相对简短一些。经过笔者的加工,第二则材料变成89个字,第三则材料变成117个字。在将这些材料加工成符合要求的简短材料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精练。精练不仅意味着简短,更意味着内容要点充足,便于学生充分挖掘,使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挥。多则材料更要求每则材料各有侧重,而又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三、任务指令的设置

材料加工后,更重要的任务是设置任务指令。指令分层引导,要实现对学生真实写作水平的科学考查。清晰而有新意的任务指令,可以防止套作宿构、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这就要求命题时再三斟酌,注意对材料走向的把控、写作文体的选择和写作难度的控制等。

本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设置为“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一方面考虑到材料的聚合性,即三则材料都指向中华文化;另一方面考虑到材料的互补性,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时代来反映中华文化。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有限制学生写作空间之嫌。因此在设置指令时,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这个“缺点”,将指令集中到“联想”与“思考”上。联想让学生发散,思考让学生深入,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广泛地联想起我国灿烂的文明,产生自豪感,更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灿烂文明背后的意义、责任和担当。

学生写作的立意可以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是民族自豪感。杰出的人物代表,杰出的科学成就,最易引发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教材中就可找到很多事例,如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的人物,李白、杜甫等杰出的诗人代表;学生还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实例,如莫言、屠呦呦等诺贝尔奖得主;还可以想到本土优秀的民间文化,特别是纳入了文化遗产的项目;当然还有《国家宝藏》《诗词大会》等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节目等。

第二层次是民族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向心力。文化自信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第三层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青少年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还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练就为国效力的本领。

四、两点心得体会

作文材料的立意组材与任务指令,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的决定性因素,尤其要引起重视。

1.命题意图的确立是前提。

命题意图的确立来源于生活和时代,选材时要考虑生活和时代给了我们哪些需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容易让人激动,也容易让人迷惑,我们身处其间,需要定力让自己清醒,更需要航标,即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特别是热点问题,有的是正能量的,有的是负能量的,更多的是正负能量同时存在的,这些现象往往可以作为作文命题的素材,那么怎么处理这样的素材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用联系的观点来评估该现象的地位。将事物放在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长的时间范围内去认识时,更能发现其本质。这正如霍金在《宇宙的未来》里所说,在非常大的尺度下,宇宙是简单的。

②用批判的态度来评估该现象的价值。如果大家都说一个热点现象好,那么命题时要思考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大家都说不好,是不是真的不好,有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充分结合时代主旋律,发现现象与时代主旋律的关系。

三个方面结合,才能更全面地发现材料的命题价值,确定命题材料的立意。教师在命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

2.任务指令的设置是保证命题意图得到贯彻的关键。

一般来说,任务指令的设置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材料本身的特点,事实现象类材料多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思考类的指令;道理思想类材料多注重感悟和延伸。二是考查的目的,即命题意图。

历年高考材料作文题的任务指令给我们做了精彩示范,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任务指令,任务明确,张力十足,明确表达要求的对象和文体,明确立意中心,引导考生正确认识材料,展开思考,使写作要求具有了思辨的特色。2019年全国卷Ⅱ的任务指令,有五个可供选择的具体任务,既限定了写作范围,又有一定的写作选择自由。这些范例都是值得我们细心体会的。

猜你喜欢
作文题指令命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基于 Verilog HDL 的多周期 CPU 设计与实现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MAC指令推动制冷剂行业发展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