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沈曦林
纵观历年高考全国卷的小说题,命题者在考查内容、考查范围、命题形式、考点设置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只要对全国卷有一定的研究,就不难发现,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赏析尚未完全以“独立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过。
小说鉴赏三要素之一是环境描写。历年高考中多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但环境描写还包括社会环境描写。笔者推测,鉴赏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或将是今后高考的一个重点、难点。然而在高考复习中,教师更倾向于将时间用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谋篇布局和艺术手法等上面。因此,教师在二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就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更好地分析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层级中明确指出,考生需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且要学会“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如果从这两方面的要求来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深度阅读小说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小说的社会环境予以正确而深入的赏析。否则,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思想主旨和作者创作意图时就容易存在疏漏,甚至可能错误解读。
鉴赏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曾在2015年全国卷Ⅱ中刘震云的小说《塾师老汪》里不是很直观地考查过。其原题是“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郭铁良老师曾分析认为,该题仍应归入于鉴赏人物心理思想,属于人物形象赏析的考试类型。而从题干本身所给的提示来看,笔者认为,题干中“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这句话,其实已经暗示考生在分析老汪心理思想的同时,应把老汪放入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来理解;尤其是要结合“人际关系”,即和“老范”的交往来分析鉴赏。诚如参考答案中“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这一个表述,考生很难直接依据老汪的人际关系思考、理解出来,可以说是无从提炼。因此,倘若引导学生去细心思考老汪作为“私塾老师”,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和人际关系生活圈中,那么结合他的身份和孤独尴尬的矛盾处境分析,得出该答案则水到渠成。
再联系语文必修教材进行分析,笔者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课文中,同样也可以发现特定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如举止、处事方式等。所以,想要对小说的人物形象鉴赏有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忽视对社会环境描写的深入分析是绝对行不通的。
笔者也发现,这几年来,一些省、市高三质检卷的小说选材倾向于抗日、革命等红色题材的文学作品。我们在鉴赏英雄、战士、革命家等形象时不难发现,他们从成长到成功都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红色土壤和革命浪潮。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对社会环境描写进行思考、分析,那么学生在鉴赏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等方面会更加准确全面且细致到位。
如2017年全国卷Ⅰ中赵长天的小说《天嚣》,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小说结尾中更深层次的意义——科考人员开门让蒙古族同胞进来躲避沙暴天气,而蒙古族同胞则带来了一个西瓜,解决了汉族科考队员数日难耐的口渴之急。如果仔细阅读的话,不难发现,科考人员不懂蒙语。如果我们再从小说的社会大环境来思考分析的话,小说中的人际关系是不是在揭示一个更宏大的主题?即“哪怕外部自然环境再恶劣,哪怕彼此语言不通,哪怕自身处于危险中,也无法阻断汉、蒙两个民族同胞的互帮互助、相濡以沫,而且还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笔者认为,这才是这部小说的作者赵长天先生所要讴歌弘扬的新时代主题。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和挖掘作品中“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备考文学类文本的重要方向。但上述考题的设计主要是从“谋篇布局”和“处理结尾的艺术效果”这些相对较为客观的层面来命制的。笔者认为该命题对“民族团结互助”这个宏大主题的考查挖掘不深,因为“民族大团结”也是在立德树人主流思想引导下,当代各族青少年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从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入手,有助于全面、丰富、深刻地认识小说主题,从而避免片面地解读。在二轮复习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复习课的时间拓宽小说阅读面,比如了解一下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黑暗森林》等,或者让学生阅读曹文轩的长篇小说《红瓦》,尝试分析其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等。
2019年全国卷Ⅰ节选了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理水》来命制试题。孟广来先生曾经分析过,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多处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鲁迅颇为擅长社会环境的描写,如初中课文《孔乙己》中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物描写,又如高中课文《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摆设等。小说《理水》描写了官场上的衮衮诸公,犀利地讽刺了民国时期一些官吏尸位素餐、追求虚名、工作涣散的形式主义,以及办事推诿、效率低下,不作为、不担责的官僚主义。因此,我们不妨把小说放到时代大背景中来思考、分析其社会现实意义,这样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再看《理水》中“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还有“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以及“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等描写,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场面描写。倘若考生并没有把这些人像百态描写理解为社会环境描写,那么就很容易忽略鲁迅借古讽今以揭露并批判那些腐败、丑陋官吏的根本目的。
2018年全国卷Ⅰ的文学类文本选自王阿成先生的小说《赵一曼女士》,笔者个人认为这或许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列入“红色文学”“革命著作”模块的一种命题性暗示,或者说是一种过渡性的高考评估。不排除今后会考到如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等红色文学作品的节选的可能。考生如果没有把这些红色作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思考分析,便容易忽略或难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弘扬,对反动派的无情揭露与控诉,以及对抗战解放战士英勇无畏等精神的讴歌等。因此,引导学生对社会环境进行深度分析,能更好地避免对作者写作意图鉴赏上的疏漏。
笔者发现,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涉及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交流、变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等现象,从正面或侧面暴露出社会上的一些问题。
1.显性社会环境描写较为直观、浅白。其中主要包括了人际关系的介绍,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场所的人物百态描述,如《孔乙己》中对“短衣帮”“穿长衫”等形形色色不同身份人物的刻画;还包括某些单位、机构、组织的制度、惯例等的说明,如《祝福》中关于每年春节恭请福神时“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2.隐性社会环境描写需要分析、挖掘和提炼,如通过服饰、口头禅、习惯动作、某些乡土习俗、地域特色、民族风貌的描写,反映某类人物群体的身份地位、某个时代的烙印、某种社会的变迁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时期)、地点(地域,如乡村、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展现出小说人物学习、工作、生活或战斗的环境,或是某件大事发生时的时局大环境。
2.突出该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状况或发展特点与程度(如封闭、落后、崇拜勇者、纯朴仁善等)。
3.通过社会环境描写反衬或烘托出人物(含主人公和陪衬人物)的性格、心理、精神品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追求抱负等形象特征。
4.交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身份、地位、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等,进一步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5.为小说人物(主要是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有的还会增加小说人物的神秘感或传奇色彩,并设下悬念、吸引读者,进而加深读者对小说人物的印象。
6.暗示或直接揭示出改变人物性格、命运,甚至导致故事悲剧结局的外在的、客观的社会原因。
7.从主题上看,使小说的中心思想更丰富深刻,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一针见血地针砭时弊,或借题发挥,以典型的社会环境含蓄地揭示小说的深层次主题,从而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或是人间百态。
8.从小说的现实意义上看,社会环境描写更具有生活气息、人文气息、乡土气息,比自然环境描写更鲜明地突出时代性,使小说更具有普遍意义。换句话说,小说就是某个大时代的缩影。
在二轮的复习备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片段,其中不论是燥热难耐的烈日或是令人狼狈不堪的暴雨骤至,恰恰都象征了旧中国普通劳动民众所处的恶劣无常、动荡不安的生活困境。又如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开篇作者就对整个巴黎的自然人文风光展开了长篇描述,而这种看似冗长,让人觉得略显枯燥甚至有些窒息的描写,实际上正是影射了当时法国正酝酿着的一场即将到来的巨大变革——法国大革命。所以,我们必须有意让学生在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基础上,结合小说写作的大背景思考其中的社会环境。这和古代诗词鉴赏有相通之处,如姜夔《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句,借衰败荒凉的景色来描写当时哀鸿遍野、国势衰微的社会现实。
隐性社会环境如本文第四部分中所述,首先要先抓住人物的服饰、口头禅、习惯动作,这些要素中蕴含的往往是时代、社会对该人物的影响,甚至是一种烙印。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开篇对别里科夫的描述连用了六个“套子”,还特别指出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笔者引导学生联系思考当时沙皇俄国对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种种禁锢钳制之后,学生便容易理解这个“无形的套子”象征了高压统治下令人窒息的社会。
其次要特别注意并挖掘涉及乡土习俗、地域特色、民族风貌的描述。如小说《边城》对湘西自然风光和边城民风的描写中有这么一句,“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这既暗示了边城古镇人艰苦的生活和简陋的环境,也侧面体现了古镇人勤劳、坚强和乐于“渡人”的精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尽管古镇偏远闭塞,但民风淳朴善良。这也正是最后天保要成全弟弟傩送和翠翠的另一个深层次的思想原因。再如王春迪的小说《老街小面》中对老街的小面馆做面工艺的描写,“貌不惊人的一道面,里头大有讲究。巴掌大的面团,要加一遍蛋、两遍水、三遍碱,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再将其抻好。有了年月的师傅手如杆秤,要几两全凭手抓,眯着眼都不差毫厘!面细,入锅不合盖,多用笊篱来煮,八分熟捞出,冷水凉过,长筷挑起,那面条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其中多处出现“细”,这看似平常的描写其实也写出了老街人们待人心细、处事实诚的品格。
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阅读时习惯囫囵吞枣,总爱直奔小说高潮、结局,但他们读到结尾时对小说的主题仍茫然不解,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从小说社会环境的隐性描写切入思考。有些学生甚至会狭隘地认为“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描写专指“自然环境描写”,忽略了小说中人际关系铺叙、场景描写等比较隐性的“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能凝聚小说主题思想的关键要素。阅读时一旦忽略了小说这些隐性细节的社会描写,特别是人物的外貌、言行,包括生活工作场景的一些细节,又忽略了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地方风情、时代印记等,学生就容易断章取义地理解作品。有时即使上文已经有社会环境的交代和铺垫,读到结尾时,学生仍不懂得联系起来思考。
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精神、品质等,其形象的形成及转变,除了人物自身经历等内在因素外,不可回避的就是社会环境,包括家庭背景、时代格局等对人物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的外在影响。人物形象的转变,如职业、性格、习惯、处事方式态度等的转变,也或多或少地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如2016年全国卷Ⅰ李锐的小说《锄》,笔者通过分析六爷热爱土地耕耘的情感升华,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侧面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面貌的变化?又是什么吸引了六爷,使六爷更加“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小说第八自然段中所描述的百亩园从过去发展到今天煤炭公司“看中百亩园”,又体现了农村社会面貌的哪些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概括出小说反映的另一个主题,即赞美农村近年来的发展、繁荣和产业结构转型等国家一系列政策所取得的成效。
所以,在分析人物身份、心理、性格等转变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导致人物一系列转变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故乡》中的闰土从一位充满朝气活力的少年变成如槁木死灰般的中年人,其中正是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也是造成人性扭曲、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表达了鲁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因此,在备考中我们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小说主题上的深层次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形成及其转变带来的巨大影响。
最后,笔者要特别指出:“理在课内,题在课外。”在小说文本阅读鉴赏的备考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在相关知识运用技巧上的迁移能力,让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考命题以独立的题目形式来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这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笔者认为,不论在平时的一线教学或是备考复习中,教师应对小说社会环境的深度阅读和鉴赏予以高度重视,开阔学生鉴赏小说的总体视野和格局。特别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部长篇著作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环境做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小说的整体赏析能更加全面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