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 多措并举 奋力推进甘肃招商引资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2020-12-29 00:00:00钱锋
发展 2020年3期

本刊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招商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力争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的增长目标。2月12日,甘肃省经济合作局结合疫情防控及时下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创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各市州招商部门主动作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改以往“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以网络视频的特殊方式对接商洽、审签项目、推进工作,确保招商引资工作不断线,服务不断档,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一是聚焦年度目标,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省经济合作局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州精心谋划包装了242个投资总额3753.2亿元的2020年甘肃省重点招商项目。重点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突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等主要发展平台,内容涵盖文化旅游、循环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中医中药及生物医药、通道物流和口岸建设、化工冶金及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及园区建设等领域。

各市州精心谋划全年招商工作,广泛征集、筛选和论证产业项目,高质量编制《投资服务指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积极策划2020年重点招商活动,制定推介计划,认真梳理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招商地区的产业和企业名录,夯实工作基础,为赴外招商做好准备。

二是推动工作创新,大力开展网络招商。

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变项目洽谈“面对面”为“屏对屏”,“线连线”认真梳理在谈项目,充分利用电话、微信、钉钉电话视频会议、邮件等线上方式加强与客商对接沟通,大力开展线上招商。省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2月28日成功举办了甘肃省招商引资项目线上推介会,详细介绍了我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解读了我省近几年出台的要素保障、财政奖补、人才激励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支持政策,现场发布了2020年甘肃省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会采取甘肃省主会场与杭州、深圳分会场及线上企业家三方联动的形式,运用“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视屏对接,线上洽谈,300余位国内企业家及102万观众参加线上互动,中新社、央视网、凤凰新闻、今日头条等百家媒体进行报道,效果超出预期。

兰州市针对当前在谈的83个市级重点线索项目,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个微信工作群,将投资客商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同时加入,在群中及时沟通、协调推进,商榷协议内容,加快谈判进度。围绕十大生态产业,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和目标企业,做到电话拜访全覆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洽谈对接、协调推进,促成了一批项目达成共识,通过网络视频签约4个招商引资协议项目,签约总额560亿元。酒泉市通过互联网手段,与197个目标企业逐一沟通落地条件,梳理符合签约条件的项目50个,已成功签约8个合同项目,签约金额59.11亿元。定西市9个招商项目在“云端”成功签约,其中合同项目8个32亿元,协议1个2亿元,签约总额共34亿元。张掖市以“邮寄签”的方式成功签约了张掖奥体中心协议项目,签约金额3.94亿元。天水市通过互联网联系已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额62.6亿。截至目前,各市州通过线上方式共签约招商项目22个,其中合同项目16个91.11亿元,协议项目6个565.94亿元。

三、围绕项目重点,统筹推进新平台招商。

全面启动榆中生态创新城招商,积极打造兰州城市副中心、引领西部地区创新的主平台、国家“一带一路”内陆支点。建立了榆中生态创新城招商引资省市联动机制,省经济合作局制定了《关于推动榆中生态创新城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局长负总责,班子成员包抓项目,职能处室跟踪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招商工作有序开展。省经济合作局会同兰州市、榆中生态创新城筹委会,加紧制作榆中生态创新城宣传片和首批招商项目指南,涵盖科创、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医养、现代农业产业、现代服务业6大产业22个首批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额达660亿元,为今后招商提供科学指引。

四是补齐自身短板,积极开展医疗产业招商。

针对我省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暴露出的相关产业链上的短板,积极做好医疗医药产业招商。武威市引进年产2亿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及6万套一次性防护服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已完成项目备案,计划3月底安装调试设备,4月中旬试生产。张掖市积极引进众兴制药一次性医用口罩、84消毒液生产线、海晟世纪科技公司医用枪式测温仪、手持测温仪及深张科技公司门框式测温仪等三个医疗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和项目。陇南市与深圳鸿富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3000万元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临夏州加强政策研判,积极储备疫情防控项目,建立了疫情防控储备项目清单。

五是落实项目督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确定专人联系企业,定期沟通机制,采用现场调研、线上跟踪等形式,及时了解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第一手情况,制定应对举措,助力企业尽早复工复产。省经济合作局确定了12名处级干部联系对接3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做到重点项目责任到人。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企业项目负责人直接沟通,与市州招商部门定期对接,及时掌握各地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复工的工作举措。成立调研组分别赴海亮教育产业园、奥体中心、万达茂、杉杉奥特莱斯、兰州新区云数据中心、兰州新区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康鹏威耳、绿地会展中心、市政建材生产及集团总部基地等兰内重点招商项目建设现场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的诉求。

各市州以近几年重点招商活动中已签约但未开工的项目为重点,全面梳理前期手续办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责任管理清单,确定领导干部跟进包抓,通过实时跟踪、动态管理,推动重点签约项目陆续达到开工复工条件。截至发稿前,17个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已复工复产,其余13个将在3月底前陆续复工。

六是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省经济合作局通过多种渠道受理招商引资企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投诉举报事项,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和市州政府,分类推进,协调解决。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7户投诉企业沟通联络,保证服务“不掉线”,进一步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全面梳理国家各部委以及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财政、金融、税收、社保、就业、政务服务、项目招投标等各类援企稳岗政策,指导招商引资企业用足用好。

各市州借助“地方招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招商部门的职能作用,主动与发改、工信、环保、建设、电力等部门单位衔接沟通,为投资企业提供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细化“线上”“不见面”服务。兰州市针对网络视频签约的项目,分别成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项目协调服务团队,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张掖市通过线上办公为3家企业落实了优惠政策以及选址建设等相关手续。定西市通过“在线走访”企业30多家,主动与15个意向项目、36个在谈项目以及22个已落地还未复工项目的业主联系,收集了解企业困难和发展需求,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