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梧倍,赵光标,张兰娟,陈智慧,植毓媛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信宜 543200)
运动性失语是以口语表达、书写、听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能够理解他人表述的意思,但自身表达困难,造成交流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且病情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越低。运动性失语多由脑功能受损导致,其中以脑卒中后遗症最为多见[1]。目前,临床针对脑卒中导致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多采用言语康复治疗[2-4],通过针对性训练,可提升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科技发展,便携式辅助沟通训练系统出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普及,治疗过程中采用该训练系统, 可使患者的语言功能更快恢复。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系统的治疗效果, 该文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67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该研究并同意参加。 纳入标准: 患者均经脑CT等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均存在失语症状;均属于治疗后恢复期患者。排除标准:非脑卒中导致失语;存在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老年痴呆患者;脑卒中前即语言缺失。 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有23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3.76±1.57)岁。对照组有2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52~72 岁,平均年龄(63.53±1.4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言语康复治疗方法, 主要内容如下:(1)嘴部功能训练。 首先,对患者的舌头进行训练,如伸舌头、缩舌头等,以锻炼舌头功能;其次,对患者进行口型训练,如鼓腮、吹气等。 (2)发声训练。 训练之初,指导患者进行单音阶发声练习,在此过程中,注重观察患者的口型,并进行校正;根据患者训练情况,调整发声训练内容,逐渐增加词汇长度。 (3)复述训练。患者发音训练结束后,对其进行整句复述训练,即护理人员说一句,患者跟着重复一遍。 (4)交流练习。 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认真倾听患者语言,并对患者进行鼓励,激发其使用语言进行表述的积极性,自此过程中,可使用辅助性动作配合表述, 如手语等。 该训练1 次/d,30 min/次,5 d/周,连续训练30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R-GRX-01 便携式辅助沟通训练系统,具体操作如下:(1)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常用语言、具体语言水平等,设置该设备的相关参数,包括语言类型、交流方式、交流环境等,以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形式。(2)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语言训练形式,包括图片语言训练、视听语言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训练。 该训练1次/d,30 min/次,5 d/周,连续训练30 d。
(1)评估两组训练前后的语言功能。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 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及书写,每个维度包含9 各项目,分值0~45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语言功能越好。
(2)评估疗效。 采用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失语程度:0 级为无有意义的听觉或言语理解能力;1 级为交流中存在言语不连贯现象, 需听者推测表达意思;2 级为获得帮助后对熟悉的对话可进行交谈;3 级:需少量帮助,可讨论日常常见问题;4 级: 语言流利, 但存在轻微理解障碍;5 级:患者主观感觉有表达障碍,但听者无感知障碍。结合评估结果进行疗效评价:显效为治疗后,患者BDAE 评分较治疗前提升60%~89%, 语言功能逐渐恢复,能说出完整句子;有效为治疗后,患者BDAE 评分较治疗前提升30%~59%,语言功能明显改善,能进行简单句式复述;无效为治疗后,患者BDAE 评分较治疗前提升不足30%,语言功能未恢复。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n(%)]表示,并分别使用t检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ABC 评分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C 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患者ABC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C 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C 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口语表达治疗前 治疗后听力理解治疗前 治疗后阅读治疗前 治疗后书写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2)t 值P 值12.18±6.6712.30±6.250.0760.47025.24±8.7618.53±6.573.5210.00020.36±5.5420.41±5.720.0360.48634.28±7.1626.37±5.834.9300.00011.36±4.8211.42±4.750.0510.48021.65±6.1817.28±5.193.1190.00116.85±4.6216.47±4.840.3290.37222.93±5.5418.62±4.913.5650.0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脑卒中主要是因为血管病变,脑血管爆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坏死,损害脑神经的一种疾病,运动性失语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5]。 运动性失语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未受损, 但其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无法顺利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6]。 同时,由于脑卒中患者脑神经受损导致其肢体功能受限,从而出现书写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致使其生活质量下降[7-8]。 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主要采用言语康复治疗,大量临床案例证明,言语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语言功能有所改善,但由于语言功能恢复与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有关[6],因此,言语康复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便携式辅助沟通训练系统出现,且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9]。该系统以信息化技术、平台为依托,如手机、电脑等,是一种智能言语康复系统,具有图片语言训练、视听语言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训练四个板块[10-11]。 采用该系统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语言风格、语言场景等内容,提高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积极性,并始终保持言语康复训练的热情。便携式辅助沟通训练系统应用现代先进技术,采用人机互动模式,为患者提供多种语言环境,提升了言语训练的有效性。 该系统不仅能训练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其中的视听板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听力、理解能力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语言训练。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及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言语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便携式辅助沟通训练系统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口语、听力、阅读等能力的恢复;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便携式辅助沟通训练系统联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及书写能力,提升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