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0-12-29 23:1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田径课程体系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 山西 太原 030006)

引言

田径是体育类高校学科课程中最基本课程之一,在课程建设中,田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想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将田径课程理论与体育实践结合起来。田径课程的改革是要克服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科体系上以及学生不能和社会紧密的联系的问题,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使得田径课程建设具有实践性,田径课程体系更具有综合性,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1、田径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教育的对象范围也越来越大。以往许多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没有大学可上,但现在可以去高等教育学校接受教育。据高校田径课程调查来看,部分高校并未开设田径课。目前所开设的田径课程中,主要是以竞技化为主的传统田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教授田径项目技术,通过指导学生练习和巩固高质量的技术内容,如,跑、跳、投等项目,具体如,短跑、跳高、跳远、标枪、铅球等,达到提升学生田径技能,提升身体素质的体育目标。还有的是以健身为主的田径课程,也有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完成国家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体质达标为目标的课程建设。由此可知,当前高校田径课程缺乏统一的开设内容标准,课程内容参差不齐。对于注重竞技性的高校来说,大多将短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铁饼等均作为田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这些课程项目中有的竞技性突出,而几乎不能体现健身性。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改变高校以竞技性体育运动为主的课程结构,应该适当取消部分竞技性特别强的课程,例如,撑杆跳远、铁饼、铅球项目,实现体育训练的精简化,达到强身健体效果。

基础运动能力是高校大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这也是《指导纲要》所强调的加强学生基础运动能力的要求,该纲要明确指出应在课程安排中加大基础运动能力理论课程内容。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开通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内容讲授。由于基础运动能力理论课程包括对一些基础的运动动作的讲解例如跑、走、跳等,而这些基础动作的理论课程安排有利于高校尽快实现由竞技性运动为主向健身性为主的转变,不仅能够满足《指导纲要》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目的。

现阶段高校田径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有一大部分会选择教学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高校田径专业课程安排与学习内容直接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安排,而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内容在《指导纲要》中进行了具体规定,指出健身走应该包括徒手健身走和借助器械健身走,前者又可以按照速度分为快速、中速走、竞走,按照走路方式分为前脚掌走和后脚掌走,按照走路方向分为后退走、前进走,按照走路形态分为绕臂徒步走、交叉步走等,后者可以分为肩负杠铃走,另外还可以手持体操棒行走等等,同样,健身跑也分为很多方式和种类。然而经过调查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田径专业并未开设相应理论课程来对这些基础健身动作作详细讲解,很多田径专业学生甚至对这些基础知识不太了解,这就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基础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影响中小学生基础体育运动知识的获得。

2、田径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田径专业更注重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而忽视健身性体育运动项目,在教材编写方面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这会对高校田径专业毕业生,甚至中小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有必要进行田径课程改革。

田径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要重视课程系统和完整性,重视知识、能力、质量结构的研究等。目前,田径课程体系建设更多重视技术性内容,并未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田径课程建设中,对田径技术和运动能力关注较多,对实践操作的内容解释较少。田径课程体系建设诸多问题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田径课程建设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过于强调教学学科的体系、学科的系统性和田径课程的完整性。

在调查研究后还发现,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田径专业在教材选择上较为随意,有些高校田径专业教材选择的是体育院校类专用教材,有些高校所使用的是由本校自己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版本不同,内容不具有一致性,所确立的课程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有些高校田径专业使用的教材版本是多年之前的,没有及时更新教材版本。由于新版本的教材较旧版本而言更加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现状与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如果高校不能及时更新教材,明确课程目标,遵循素质教育要求,可能会致使课程安排无法体现系统性,其实用性也会越来越低。因而,有必要推动高校田径专业教材改革,在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适应课程改革需求。

3、田径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

3.1、构建竞技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内容体系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对构建田径课程内容时更注重田径运动项目的竞赛内容,注重对学生练习技巧、田径项目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这并不完全与高校田径课程训练目的相契合,也无法真正满足田径课程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重要体育课程内容之一的田径,不仅应该在其课程中兼顾基本能力的训练,还应该加强对田径所需关键技能的训练,对于基本能力训练,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走、跑、跳等动作的方法训练与练习,帮助学生夯实田径运动基础能力;对于关键技能训练,则有必要去除训练课程中的撑杆跳远、铁饼等内容练习。

3.2、满足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

当前高校田径专业毕业生有相当一大部分将会从事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因此高校田径专业学生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作为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紧密联系的高校田径专业,应该始终密切关注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在研究社会对基础教育需求的基础上,认真研讨《课程标准》内容,满足其实施要求,保障本科田径专业实现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应注重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秉承《指导纲要》的精神与原则,以本校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加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田径教学课程。重新审视原有田径竞技项目,结合现实需求,加以改造与优化。秉持强身健体的原则,对已有的田径竞技项目加以优化,实现简约化。同时还应进一步挖掘田径健身的新方法,使田径项目更具兴趣化,以便田径项目成为一种被中小学生所广泛接受的、充满趣味的体育项目,这样才能更加激发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因此,进一步完善田径运动的方式与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田径运动的民众接受度,实现田径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

3.3、调整技术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例

一名合格的高校田径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精深的田径专业理论知识,这也是将来田径专业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学或者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因而,从就业角度考虑,高校应该适当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增加理论教学课时,保证田径专业学生有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技术训练课程的比例,保证高校田径专业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3.4、加快田径教材建设

教材对于高校田径专业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材编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效果。在编写田径教材时,必须要做好定位,明确高校培养人才的原则与目的,树立清晰的学生培养目标,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当下时代特征,满足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适应高等教育教学的需求,使教材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目的。另外,进一步健全教材结构体系,改变原有的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在此基础上秉持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的理念,增加健身锻炼的方法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注重基础技能学习与锻炼的基础上,掌握田径专业训练技能。例如,在2006年版的《田径》教材中就在田径技术部分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投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该内容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田径专业课程培养的重点工作内容。

4、完善田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4.1、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移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田径专业已经不再仅仅以学生的普修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不再仅仅将成绩评定单纯分为理论课成绩与技术课成绩两项的和,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平时成绩,这三部分分数共同构成学生的成绩。尽管如此,平时成绩却依然仅占总成绩比重的很小一部分,并不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田径专业学生的平时成绩仅占总成绩比重的10%,这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起到真正的综合评价学生的目的,很多学生认为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并不会因此在意平时上课表现。所以,要想真正实现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有必要加大平时成绩比重,真正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与上课表现,使学生意识到平时表现对总成绩的优劣会产生较大影响。

4.2、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

要想完善田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必须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实现对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这就需要保证制定绝对标准时必须注重每个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均实现了评价标准的过程化转变,即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不仅有理论课成绩、技术课成绩,还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纳入评价体系,在这三部分内容中,技术课成绩主要是指技术评定与达标,该项成绩与理论课成绩已经发展的较为健全,评定标准内容全面统一,而平时成绩主要是指学生上课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进退步情况等,平时成绩作为高校新纳入的评定标准,在内容上还不够完善。要想使高校教师更加清楚的掌握田径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田径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必要在平时成绩标准中加入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评定,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完善教学计划,更新教学方法。

5、结束语

本文要把田径课程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正视田径课程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适时对田径课程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理论联系实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合格人才。同时,高校应注重完善田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注重田径体育的竞技性建设,还要注重其健身性,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关键技能的训练与学习;以中小学《课程标准》为标准,进一步扩大田径运动的广泛接受度与普及度,以就业为导向,通过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在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应注重对学生教材的精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划。要完善田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标准,丰富作为过程性评价标准之一平时成绩的内容,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使学生更加端正田径课程学习态度,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田径课程体系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