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琳,卢怀笋,邱轶芳,陈文苑,马正东,张小红,刘群娣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更上升了一个台阶。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做出重要部署。“职教20条”中开篇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师,高职护理基础医学教学应适应“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的,职业教育要“以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但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日益显现,从而引发笔者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我国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保存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便于教学的实施、管理与评价。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着学科界限过于分明,知识的整体性、连续性不强,学科内容间存在过多交叉重复,与临床联系脱节等问题[1],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医学综合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培养,不利于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当国家扩大高职招生后,有部分是从中职护理考入高职护理的学生,已经对护理基础及专业医学课程有所了解,若仍以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有重复学习的感觉,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有不少学校探索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
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的医学院校提出以医学课程整合为特征的教育模式,以克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弊端。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首先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BI)模式”,按系统器官、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该模式使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紧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1985年开始实施“新路径(New Pathway)”课程计划[2],该计划将基础科学教育和以社区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整合,实现以器官为中心的学科模块化。英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课程中采取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整合,主要采用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I)等教育教学方法。日本80%的医学院校已将PBI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课程整合[3]。由此可见,国外已对医学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并且在教学模式上,也渐渐从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基于案例的PBI教学,注重尽早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我国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教育模式改革起步较晚,部分高校尝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顾鸣敏等[4]对我国医学课程整合的情况进行总结,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临床八年制课程整合,主要是对基础医学形态与机能课程的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医学教程(PBC)”,并以此为基础对八年制临床医学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系统整合式课程体系的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国内对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类院校及临床医学专业,如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学校先后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医学基础课程的整合教学改革。陈志武等[5-8]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进行教学改革,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临床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之间教学内容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整合,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个器官和系统从不同层面形成一个整体概念。而高职类院校护理专业开展整合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顾春娟等[9]结合护理岗位需求,将传统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课程,以人体器官系统为框架进行重组整合并开展教学。施风英等[10]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尝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阶段性成果。
总结其他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目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一大难题是国内缺乏权威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材。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需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及护理岗位需求,首先对基础医学课程中联系相对密切的解剖与组胚学、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四门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如韩璐等[11]将“三理一剖”课程与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整合,并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授课,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过程中删除不同学科之间重复的知识点,并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授课,制定教学大纲,整合课程体系及教学学时,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案例教学应用PBI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各科的实验课程分为以解剖为主的形态学实验及以生理、病理与病理生理和药理为主的机能学实验,探寻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整合后的内容能更好地与临床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便利与革新。利用云课堂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PBI教学改革。线上发布预习案例、问题以及系统相关的“三理一剖”整合课程的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先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学习或进行线上交流。线下结合案例以及基础医学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理一剖”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应用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课程整合后的教学评价体系也要有相应的改革,不能再以传统的笔试成绩为最终结果,应该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及其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考试成绩和学生实验课动手操作的能力3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教学评价。
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拥有多学科知识储备,并且具备将各学科的知识点结合护理岗位需求进行融合的能力。融合多学科知识,结合临床护理岗位的需求进行教学,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