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3)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给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可谓空前,疫情的大数据显示,死亡率高的是耄耋老人和体弱多病的群体,通过与新冠病毒的抗争,人们会发现在强大的病毒面前,医疗条件再好也需要健康的身体做基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
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的现状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等是选课热门,中国传统武术越来越边缘化。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社会精英阶层,其兴趣爱好决定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在这个群体中传播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当前大学生对中华武术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凡是武术就能打。有隔空打牛的、枪炮能躲的、电光火石的等等,如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在少室山大战丁春秋时,作者描写其掌风超过音速。国内某一女太极大师,在视频上发功时一掌过去,学员又蹦又跳,像踩了电门。这些的所谓功夫经不起科学的检验。近来网络上又热炒“功夫”打假人徐晓东,可谓“战绩斐然”,一是大师太极雷雷不到5秒结束,二是46秒三次击倒习咏春拳的吕刚。还有被媒体热炒的传武大师马保全被普通搏击选手几秒KO等新闻。这些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的夸大和无节制的特效混淆了人们视听,使得大学生对中华武术持怀疑态度。这些所谓大师、高手根本代表不了中华武术真功夫,但这些不良炒作,却给中华武术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分析社会上这些骗人功夫,行家一看就知道违背物理力学原理,技击格斗不可能不发生身体接触,隔着空气就能把人打伤,已超出力学范围,都骗到了电磁学范畴,让电磁学通论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都无法解释,这种隔空打人的功夫显然是伪科学。衡量功夫的高低、力道的大小,一定要符合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即F=MA(力量=质量×重力加速度)。不管是传统功夫,还是现代搏击,只有在体重、速度、力量、专项等占优的选手才是“能打”的基础。录像中李小龙的真功夫1秒钟可以打出9拳或踢6次腿,能把一个身穿护具的200磅壮汉踢退20m,用双节棍能击出1600磅的力量,这种能力才能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中打败诺里斯夺冠,在长岛空手道比赛中以全KO的纪录称霸。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它是与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它分为:(1)套路:即预先按顺序编排的,具有攻防含义的徒手或器械动作组合;(2)对练:即有两人或多人按一定编排接近实战的,徒手或器械演练攻防动作;(3)技击:一般两人实战状态下的散打、推手等攻防格斗动作。武术作为体育运动之一,它寓技击和攻防演义于体育运动之中,技术上仍保留着攻防的特性。套路运动体现更多是“攻防含义动作”的串联,突出健身防病功能。而散打运动更多的保留了攻防格斗的原汁原味。
中华武术展现的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其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实战竞技对抗性强的散打,有适合健身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的套路,运动风格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们需求,且对场地、设施要求较低,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低成本性、易开展性。
根据2018年9月25日国家卫健委解读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的数据,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是6.4%,两个加起来有16%。2014年中国7-18岁在校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1985年的11倍和73倍。近几年进入大学的胖子和心血管疾病人数仍有增加趋势,健康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其原因一是由于高考体制,升学压力很大,许多中学体育课如同虚设;二是家长、学生终身体育的认识意识薄弱,认为运动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三是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引发的不良饮食习惯;四是过度使用电脑、手机而挤掉了运动时间。以上因素造成了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暴增。
在互联网+时代,也是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健全人格对整个社会以及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武术运动作为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有其独到作用,如编排精美的太极拳能体现的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有利于大学生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内在修养的塑造。《大学》中曾提出“内外兼修”被太极拳充分体现,太极拳讲究“内”修品性,“外”修技艺,可让大学生心平气和、恬静自然;而散打可以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带给学生沉稳、勇敢和自信,能扫去浮躁、忧郁、懦弱等不良心理的阴霾,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国家卫健委青少年健康会议上提出“两不要”,一是不要长期只从事一种运动方式的锻炼,容易产生劳损和伤病;二是不要在疲劳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或者身体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就是运动要适度。所以,大学生在从事足球、篮球这些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时,也应该掌握一项传统健身技能,增加终身体育技能的多样性。武术运动,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节精气神;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内外兼修则能提高人体抗病力,防病于未然;还能发展柔韧、协调、力量、速度、耐力等综合素质。通过中华武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健身思想的长期熏陶,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前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以散打为例,据2007年6月的调研数据,在随机抽取北京65所本科高校中的35所院校中,开设课程的有18所,有武术协会的有9所,有代表队的只有3所,在北京几十万大学生中的发展态势极不均衡和偏弱。反观,中国近邻日本、韩国,大中小学的习练柔道、跆拳道人数占青少年总数的百分比要高出很多。2015年韩国国技院统计,跆拳道在训学员约500多万,中小学80.9%以上的男生和40%以上的女生都练习,成为青少年都练的国术运动。2013年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主席赵光圣曾说,“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也道出了中华武术在高校发展的现状。
当全世界都热衷于中国功夫时,我们却迷失于枝繁叶茂中,思想的僵化迂腐,体系的落后都制约着武术发展。中华武术正像武侠小说描写的一样,是门派众多,内耗巨大、杂乱无序,不思改革进取,错失了在我国举办奥运会“入奥”的最佳时机,让喜欢中华武术的大学生们失望之极,转而去学了跆拳道、空手道的大有其人。让中华武术尴尬的是:不缺失文化和内涵,却太乱、太玄、太繁。据统计目前流传有序,传播广泛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让大学生“无从入口”。反观拳击、跆拳道等项目,它们的创立发展的历史都远远在中华武术之后,但它们依靠实用简约的教材体系、举国的推广和宣传体制,成功地走上了“奥运”舞台。
在高校强化传统武术教育能让未来社会精英阶层理解传统健身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中华武术的生存和发展,让中华武术这一健身的瑰宝更好的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1967年11月,在接受美国武术杂志《黑带》的专访时,李小龙发表对传统武术看法,传统武术套路有一些不符合搏击的马步、仆步、攻防招式等形式,造成了练打脱节,学生没能真正贴近实战训练。所以,一个没有真正理解中国功夫,所谓身怀杂七杂八“真传”的“大师”,只会遭人痛殴,如马保国、太极雷雷之流。
正确的功夫对决,从现代体育公平、公正角度,比赛的两人一定是要做到性别、年龄、体重级别、专业训练年限等相近才有可比性。目前我国武术是理论、套路、技击相对分离的,当今武术家与冷兵器时代的武术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武术家是能文能武。最能代表中国格斗功夫的是中华武术中的散打运动。早些年举办的“散打王”比赛中涌现出像柳海龙、方便、宝力高等优秀的选手,以及近年来MMA赛事涌现了许多优秀选手,如,张伟丽、李景亮、王冠、宋亚东等,他们才是这个时代中国功夫的代表。
中华武术是可以与传统京剧媲美的国粹文化,高校体育应当继承与发扬。本文以为高校武术的课程设置和开展模式一定要服务于大学生的终身体育的需要,建议男生以散打搏击为主,兼修一套太极拳;女生以太极拳为主,兼修女子防身术(防身散打)。
中华武术的核心价值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的,“尚武”精神的价值是“爱国、修身,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质,这是中华民族不能丢失的。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需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如果中华武术不进行必要割舍,便很难与现代体育融合。高校武术教学应率先学习现代体育的成功经验,把繁多的内容进行提炼浓缩,取舍时既考虑文化传承,又考虑是否能符合终身体育目标。高校是引领传统文化改革的桥头堡,担负着教育改革的重任,应大胆改变高校武术教材各异,内容驳杂的局面。大学生是以专业学习为主,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武术学习上面面俱到。所以,大学应统一武术教材内容,并且在内容上大大简化、割舍,做到易学、易练。如以太极拳为例,先把五大门派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合并为一,统一创编三套即可(初级、中级、高级),内容简约,取众家精华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能看到自己的魂和影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编简单实用的武术教材是继承文化的关键。
武术作为运动项目有其局限性,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则有其永恒存在的必要性。在我国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的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教育是高校体育重要任务,高校体育应发挥中华武术在其“三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与现代体育互融互补,为中国造就一个健康向上的中坚群体。缺少中国传统健身元素的高校体育是不完美的,民族的才是永恒的,随着中国强国梦的逐步实现,中国传统健身文化势必对世界人民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