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北京 100048)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传染性极强,没有特效的药可以治愈,痊愈的人基本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成为“抗疫”时期居家生活的热门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专家钟南山先生以84岁高龄能够一直坚持在抗疫一线,他就有一副年轻人的健美身体。科学研究证明经常进行健身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太极拳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其康体益心价值与免疫功效进行深度和广度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巨大。
太极拳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康复研究,涉及身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神经、精神等心理方面康复。典型的研究如:对特定条件下太极拳的系统评价表明,太极拳对预防老年人跌倒、骨关节炎、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和提高认知能力有良好的疗效,对肌无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显著益处(Thornton Everard W.,Sykes Kevin S.,Tang Wai K.2004;Jahnke,Roger,Larkey,Linda,Rogers,Carol...2010;Daniel M Corcos,Cynthia L Comella,Christopher G Goetz 2012;孙楠楠 2019;刘理丹 2019;彭鲁静2019)。能够很好地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内外循环系统功能的增强,有效促进机体对髓核的还纳吸收,实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去病化,使腰椎间盘运动功能得到有效修复,还对体育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锻炼,可缩短其康复时间,改善其康复效果(王嵘、李安琪等2018;石大玲2019;范维2019)。有很好的证据表明对抑郁症、心脏病和中风康复以及痴呆症有好处(刘波、王嘉麟等2019)。有充分证据表明,改善癌症患者、纤维肌痛、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益的(P.Huston,B.McFarlane 2016;刘红、黄武杰等2019)。太极拳锻炼可明显改善外周性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孔正、单希征等2019)。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认为,太极拳锻炼的过程也是“药物”依赖者身心康复和行为转变的过程,若养成牢固的长期锻炼习惯,可能促进依赖者逐步实现健康观念替代、社交人群替代、生活习惯替代,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这对于依赖者最终戒断药物、防止复吸具有重要意义(张志雷2019)。研究者一致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疾病、伤痛有一定的康复作用,能改善康复者的身体机能状态,但是其研究的“效果大小”较为模糊,太极拳内容的难易、强度等对康复者的影响效果研究涉及非常少,甚至没有。
习练太极拳在增强体质、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能有效改善人体的各项机能等(任剑豪2019;文德林、邓军文2019)。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认为有规律的运动会改善老年人与伙伴的关系,提高自尊降低孤独感和抑郁。研究发现经常进行太极运动锻炼的老年人(POMS量表)在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劳感和慌乱情绪方面有积极的改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认为,太极拳锻炼多为群体活动,能促进老年人人际关系的发展,加深了友谊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毛志雄等 1996;林友标等 2009;J.Sun,N.Buys2013;Dong sheng Jiang,Weihong Kong,Joanna J Jiang.2015;刘平等 2017;彭鲁静2019)。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认为:太极对女大学生精神和情绪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提高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她们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她们的意志品质,有效消除她们的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 (Yong Tai Wang.2008;Abbott,Ryan,Lavretsky,Helen 2013;李可 2009;刘明亮等 2015;朱景芳等2019);习练太极拳能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养生习惯、生长发育、磨炼意志品质、调节青少年冲动情绪、疏解紧张学习情绪、调理部分特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罗民掀等2018;刘龙申2018;李鸿博2019等);太极拳训练能促进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对焦虑情绪有调节作用,对于纠正青少年的不良心理习惯有着重要作用(王一鸣等2007;王朝琼等2008;HASEGAWA-OHIRA,Masako,TODA,Masahiro,DEN,Rei 2010; 唐宏等2012)。业界研究一直认为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太极拳其运动特点和哲学理论更进一步的阐释了对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众多关于太极拳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在进一步研究、深入研究、具体量化研究方面还不够,纵向、横向比较研究方面是空白。
近代科学证明,免疫功能退化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也是人类患病的根本原因。太极拳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周围循环血液中免疫细胞量的增加及其活性增强。国外学者指出,练15分钟太极拳后,发现免疫细胞有明显提高。国内有人通过实验发现,练一次太极拳可使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液增加16mg/100ml。证明太极拳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药物不易达到的效果(袁海恩2016)。太极拳运动柔和、缓慢、连惯,与一般体育项目相比,它的强度和运动量相对要小些,对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更有独到之处。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深入研究的较少,更缺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太极拳对机体的免疫功效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
纵观前面的研究,国内外有关太极拳与身心康复方面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1)视角较单一。
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太极拳在身体康复方面的作用,而较少从积极、康复心理学的视角,以实证的方法探讨太极运动对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影响。
(2)内容不明确。
利用太极的拳的内容、方式不明确,其难易度对习练者的影响也没有相应说明。太极拳内容难易度在人体的身心康复方面的效果好,还是都好,研究较为模糊,业界也没有统一的研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3)方法无深度。
已有研究多采用一次对比实验的调查、分析方法进行横断研究,而很少尝试从追踪的视角、多项对比、重复实验的研究方向,来准确探讨太极拳的具体内容在身心康复方面的特色作用和价值。
太极拳科研究的价值和功能较多,分析前人的研究结果,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普及功能。
太极拳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场地,在室内、室外都可进行;太极拳项目种类繁多、难易层次逐级有别,易于各种人群习练。
(2)康体功能。
太极拳把呼吸吐纳与人体四肢缓慢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其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维护功能、修复功能,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健全功能,对心理健康方面贡献也比较突出,是人类非医药身体康复方面的福音。
(3)健心功能。
习练太极拳有益加深友谊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健康养生习惯、磨炼意志品质、调节冲动情绪、疏解紧张学习情绪;还对各类人群焦虑情绪有调节作用。
(4)免疫功能。
太极拳习练在康体健心方面有独特作用和价值,长期习练,健身、养生、康复和修心形成良性循环,使体质增强、心态改善,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
针对前人研究的方向、角度和方法方面的不足,太极拳康体益心价值功能研究的深入可从以下方向着手。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最核心的养生哲学理念,研究太极拳旨在对这传统文化精粹与核心养生理念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研究方法与涉及学科领域的跨度、深度要大。对太极拳人体康复、心理方面独特的作用进行跟踪、反复、横纵向大的比较验证,深度挖掘太极拳对康体益心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进一步探寻太极拳内容、强度、难易度在身心康复方面的不同作用和效果。
实验量化、多方比对长时间坚持习练太极的人群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对比于其他运动群体、非运动群体来尝试研究太极拳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独特的功效,深度探索、挖掘太极拳在身心康复方面的健体益心价值。
研究太极拳深层内涵,它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康复、养生方面实用价值,还有其内在的哲学价值,它是能满足“终生运动”、“有氧运动”、“节能运动”、“整体运动”、“休闲运动”的运动项目,从人的生命、生活、生态三大层面的统一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的生存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境界——天人合一。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柔和、缓慢、连贯、圆活的健身、养生运动。它以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研究太极拳价值可以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积极改进、发展和传承;能为我国各阶层的人提供太极拳在身心康复、健康养生方面详细指导;能让各类人群合理选择习练自己所需的并行之有效的太极类项目内容,到达人体康复效果明显、健康养生指导更明确、免疫力效果明显,对心理健康方面干预更积极有效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