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巨鹏,严晓莺,黄国淳△,邢润麟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 210029);2.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南京 21003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后5~10年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是主要诱因,以全身的骨量减少及骨脆性升高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属中医学“骨痿” “骨枯”等范畴。肾主骨,故而骨痿多从补肾为主论治,然而《素问·痿论》早有“五脏使人痿”的论述[2],非独肾也,PMOP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尤为相关。故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调整脏腑功能,尤其是燮理肝脾肾对于治疗PMOP有着重要意义。
1.1 肾虚为本,先天亏虚 PMOP的发生首先与肾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肾藏精,主骨生髓,与骨的生长壮老关系非常紧密,历代医家不乏经典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者,主骨生髓”[2];《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3]。肾藏之精乃先天之本,其盛衰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强盛、衰弱的全过程,所以《外科集验方》说:“肾实则骨有生气”[4]。反之,肾虚而精亏,精亏则髓失所养,最终导致髓空骨软、骨髓空虚而罹患骨质疏松,正如《素问·痿论》所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2]。
女性绝经期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2],“天癸竭”所指代的状态,与女性围绝经期雌激素合成、分泌功能逐步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机体变化类似,肾阴、肾精不足以滋养,肾阳、肾气难以温煦,就会导致髓海枯竭、肝血不充,骨骼失去濡养,出现PMOP的常见症状,如腰膝酸软、腰背痛等。这也是治疗骨痿大多以补肾、填髓为主要立法依据的根源[5]。
1.2 脾虚失用,后天乏源 PMOP的发生与脾密不可分。《灵枢·决气篇》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6]。《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百天命”[2]。脾主四肢、肌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受纳、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津、精,且通过脾升胃降的功能,方能将水谷精微输布四肢肌肉骨骸,并能够源源不断地充养先天之肾精。若脾虚失运,则气血生化乏源,不足以化精以充养四肢肌肉骨髓,可发为骨萎、骨枯,正如《灵枢·本神论篇》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6]。脾虚后天乏源,先天肾精失充,可终致脾肾俱虚、“骨肉同病”。肌肉减少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7]。《素问·痿论》记载:“治痿者独取阳明”[2],成为历代医家从脾虚论治骨痿的理论基础。
1.3 肝郁血虚,枢机不利 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在PMOP的发生中的特殊机制,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肝郁血虚。绝经期女性多有情志不遂,肝郁气滞,甚而气郁化火,灼伤肝阴;且妇女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致肝血虚弱。肝藏血、主筋,肝与肾经脉相通,筋骨相连,五行相生,子母相依,精血互生,古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同源”之说,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依赖于精血的营养滋润,若肝之阴血亏虚则无以化精养髓,致肝肾俱虚、“筋骨同病”,筋痿骨枯,发为骨痿。《临证指南医案·痿》中说:“夫痿证之旨,……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筋骨拘挛”[8],指出肝在女性衰老中的地位尤显突出。
另一方面,枢机不利。肝主疏泄,为气血运行枢纽,若肝郁枢机不利,则五脏气血失和。①肝与脾为木土相克关系,《临证指南医案》云“木能疏土脾滞以行”[8],肝木条达,疏泄有度,方得脾土健运。反之,肝郁日久者可影响脾胃运化,气血生化乏源,终致肝脾两虚。《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9],此之谓也。②肝与肾为水木相生关系,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封藏有度,肾气闭藏可防止肝气疏泄太过,《张氏医通·卷五·诸血门》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10]。病理状态下,肾精亏损,水不涵木,可致肝阴不足;反之肝郁血虚,亦可致肾精亏损,终致髓燥筋枯,骨痿无力。③肝郁失疏,枢机不利,还可致气血的运行失常,产生血瘀,这是PMOP患者临床出现周身骨痛、关节酸痛等症的重要病机。
1.4 血瘀为标,瘀虚互生 血瘀对PMOP的发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灵枢·本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6]。血瘀阻滞,骨络阻塞,不通则痛;瘀阻日久,新血不生,骨髓失养,终致髓枯骨痿。这也是PMOP患者临床出现周身骨痛、关节酸痛等症的重要病机[11],正如《血证论》曰:“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障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12]。瘀之由来有二:一者因虚致瘀,多由绝经后妇女肾精不足,元气渐衰,故血运缓慢而成瘀;或肾阳衰惫,温煦失职,寒凝血滞而成瘀;或肾阴亏损,虚火灼津,津液凝聚脉道亦成瘀[13];二者因郁致瘀,肝郁疏泄不畅,气滞而血瘀。瘀血阻滞气血运行,更加重其虚证,瘀虚互生,易出现恶性循环。故而骨质疏松发展到疼痛阶段,是有瘀阻作祟,应当加以化瘀,而非一味补肾矣。
综上所述,PMOP的发生在女性围绝经期“天癸将竭”特殊生理阶段,其病机在于先天肾中精气亏虚,后天脾失健运,加之肝郁血虚,枢机不利,血瘀阻滞,骨络失和,失却濡养而致髓枯骨痿,是为本虚标实证,重点关乎肝脾肾三脏。本虚者,责之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脾血虚等证型多见[14];标实者,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临证又往往虚实夹杂。
2.1 标本同治,扶正兼祛邪 PMOP的基本病机为肝脾肾精气亏虚、肝郁血瘀,为本虚标实证,故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扶正者,或补肾填精、或健脾益气、或滋肝养血;祛邪者,当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朱震亨在《格致余论·阳余阴不足论》中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15]。在补益脾肾的同时,应不忘疏肝解郁,使枢机得利,补而不滞,气血和畅,方能骨得濡养,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言:“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12]。
2.2 甄药制方,燮理肝脾肾 补肾活血健骨方是我科治疗骨痿习用的经验方,药物组成包括:杜仲、骨碎补、淫羊藿、淮山药、紫丹参、当归、茯苓、熟地黄、川芎、鹿角霜、甘草、广木香、郁金等。立法“补肾填髓、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兼“疏肝理气解郁”。其中,鹿角霜、杜仲、骨碎补、淫羊藿均是补肾填髓的核心药物[16];而淮山药、茯苓则是以健脾益气为主,脾胃健运则后天气血生化有源;川芎、紫丹参、广木香、郁金配伍以行气活血、兼有疏肝解郁,脾枢机得利,气血不滞,方能骨络和畅而得濡养;甘草调和诸药。此经验方在我科用以治疗中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多年,特别是PMOP,随证加减运用,屡获效验。临证若肝气郁结明显,症见情绪抑郁、胸闷胁胀等症,可加醋柴胡、炒白芍、玫瑰、白蒺藜等疏肝平肝;以肝肾阴虚为主者,酌加山萸肉、枸杞子;阴虚火旺明显者,可去鹿角,加知母、黄柏;肝脾血虚、心神失养,而见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心悸怔忡等症,可加酸枣仁、百合、麦冬、生龙齿等养肝宁心;脾肾阳虚为主者,可加肉桂、巴戟天;虚寒证候明显者,可加仙茅、干姜等;血瘀骨痛明显者,可加姜黄、独活,久病痛甚、关节变性者可酌加全蝎、蜈蚣等虫类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功。
2.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2018年3月14日初诊。主诉:腰背酸痛8月余加重2月。8年前因患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后月经渐少而早闭。刻下:腰脊疼痛隐隐,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怕热,夜寐不宁,烦躁纳差,二便正常,舌下络脉瘀曲、苔薄白,脉细弦。腰椎X线片显示:骨密度降低,椎体呈鱼尾状,有较明显脱钙区。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脊柱及髋关节的T值分别为-1.8、-2.5”。西医诊断:PMOP;中医诊断:骨痿,证属脾肾两虚、肝郁血瘀。方拟补肾活血健骨方加味:杜仲、紫丹参、当归、炒白芍、茯苓、川芎、鹿角霜、郁金各10 g,骨碎补12 g,淫羊藿、淮山药各15 g,熟地黄、甘草、广木香各8 g,共7 剂,每日1 剂,水煎早晚分服。2018年3月21日二诊:腰痛隐隐,不耐劳累,但有所减轻,纳差,多思善虑,原方基础上加合欢皮、百合各10 g,炒建曲12 g,14剂。2018年4月4日三诊:腰痛症状大减,食欲有增,情绪改善,气色转好。继守前法,上方续服14剂。以后复诊皆以此方随证加减善后,服药三月有余。后期嘱其调摄起居,适度锻炼,多晒太阳,均衡营养,调畅情志同时配合自拟疏肝解郁健肾茶泡饮经常饮用,处方:合欢花、玫瑰花、白菊花、枸杞子各3 g。随诊半年余,诸症好转。1年复查骨密度:“脊柱及髋关节T值分别为-1.4、-2.0”。
按:本案患者为绝经期女性,处于“天癸竭”的生理阶段,因恙术后正气更伤,伴随着肾精的亏耗,肾阳也不足以温煦,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的肝郁血虚、脾胃气虚、血瘀气滞等,是围绝经期女性阴阳不调所出现的综合证候,故而出现腰脊疼痛隐隐,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怕热,夜寐不宁,烦躁纳差等表现。是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然,证属肝脾肾精气亏虚、肝郁血瘀,治疗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投以补肾活血健骨方加味,方中鹿角霜、杜仲、骨碎补、淫羊藿、熟地黄补肾填髓;淮山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川芎、紫丹参、广木香、郁金配伍以行气活血、兼能疏肝解郁;甘草调和诸药。方药契合病机,故而一诊7剂即初见功效。二诊加合欢皮、百合、炒建曲,加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功,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肝郁得解,则枢机疏泄有度;气血和畅,方能骨髓得以濡养;故而服药三月余病情渐趋好转。后期配合起居调摄、调畅情志,以保持肝气条达、疏泄有度;自拟疏肝解郁健肾茶泡饮,药用合欢花、玫瑰花、白菊花等芳香甘平、疏肝解郁,配伍枸杞子性味甘平,滋补肝肾之阴,善后期间经常代茶泡饮,同时调畅情志,以保持肝气条达、疏泄有度。
绝经期女性承担着来自生理方面、精神心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种种压力,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1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其并发症脆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PMOP患者容易罹患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暴躁、自闭、恐惧等精神疾病,给患者生活、工作、社交等社会活动造成障碍。这个阶段的女性患者“天癸”将竭、气血开始衰退,脏腑机能减退,尤其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正虚血瘀,是PMOP的基本病机。我们立足于中医整体观,从脏腑辨证着手分析PMOP的发生机理,燮理肝脾肾,标本同治,扶正祛邪,临床运用,可改善患者腰背疼痛、酸软无力、下肢痿弱及步履艰难等症状,并能改善患者脏腑机能状况,增强肌力,协调平衡,降低跌倒发生骨折并发症的风险。补肾活血健骨方是我院治疗PMOP经验方,本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有研究显示,具有补肾活血功效的方药可以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值,降低血磷血钙值[17]。我们通过对人成骨细胞干预的体外实验研究,显示了该经验方含药血清有提高人成骨细胞内ALP活性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作用[18]。中医药尤其是补肾活血方药在防治PMOP方面应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中医药的疗效机制是多元化、多途径、多靶点的,限于自身水平和条件的限制,我们期待今后进一步设计规范、严谨的临床研究,以及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更深层次的机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