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圆 ,徐玉文 ,陆 进 ,曹承亮 ,李 成 ,王黎源 ,耿慧慧 ,杨小迪 *
(1.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强调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渗透、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充分挖掘蕴含于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和德育的有机融合,努力构建全课程育人大格局,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1-4]。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效应被反复强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课程思政”的科学阐述和理论指引。促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效结合并构建全课程育人模式,这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本文以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重点阐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以实现知识传播中的价值引领。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经典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专业基础,旨在指导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物学功能。作为医学生踏入校门后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是从标本和尸体开始的,学生要全面、准确地认识人体结构,将静止固化的东西学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同时还要坚持进化发展、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局部与整体统一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最高目标是参透人体之美,并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随着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已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而非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人体解剖学课程要更多地关注新模式下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性质不难发现,人体解剖学蕴含了辩证法、进化论、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及以人为本等丰富的思政元素,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载体。但综观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现状,“课程思政”的渗透与引导并未真正落于实处:理论教学过于强调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讲解,忽略了理论指导实际的延伸式培养。实验教学多为观察性、验证性实验,忽略了探索式及设计式实验的开展。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缺少系统的思政教育背景,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职业道德、人文精神等思政素质的培育。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思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基础课教师涉及思政教学恐有不务正业之嫌,讲授专业知识才是其主要任务,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德育职责,在教学中缺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理念[6-7],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亟待转变。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示范者和塑造者,其中心环节便是以德服人、立德树人。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德育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争做有信仰、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五有”好榜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医学人文价值观,自觉地把专业知识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人文品格教育融合起来,如此,才能收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我校为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多次组织“课程思政”推进培训会和“课程思政”公共观摩课等活动,并就“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及时纠正其重技术、轻德育的错误心态,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政体会,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围绕师生双方进行“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的探讨。
2.2.1 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利用课程开篇的“绪论”部分,讲好发展简史,使学生了解我国对人体解剖学领域的贡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进行了尸体解剖的工作记录。两宋时代,已有尸体解剖的记载和《五脏六腑》《存真图》《洗冤集录》的绘制。例如清代医学家王清任,毕生所求的是订正前人错误并绘制精确的脏腑图,他历经艰辛亲自解剖30多具尸体,并在逝世前1年编著完成了《医林改错》一书,其中对脑的看法,如“灵机记性不在心在于脑”“听之声归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等论述皆与现代医学非常接近,他以42年的心血验证了我国解剖学家伟大的科学实践精神。近现代我国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解剖学家,他们为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和民族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讲授解剖学发展简史和解剖学家的探索经历,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及爱国奉献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理想和职业规划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
2.2.2 将生命美学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人体解剖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非常适合在强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适时进行科学性、人文性及社会性等生命美学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医者的使命。每一届新生在第一次实验课前,都会有一节生命美学课,如观看《生命,有这样一种奉献》的影片,并进入“厚生堂”参观遗体捐献者的捐赠书和生前遗言,通过献花、默哀、鞠躬等方式向大体教师致敬,这一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克服新生对大体标本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还教育学生认识到遗体标本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感恩奉献。此外,学校依托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成立了人体科学馆,除可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外,还可在公众开放日对社会参观者开放,并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志愿者团队进行义务讲解,在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人体解剖学知识框架,并增强其社会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了生命美学教育的内化。
2.2.3 将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医学院校是培育白衣天使的摇篮,除教会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他们“博大、慈爱”的人文情怀,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不仅要学会治病救人的“硬本领”,更要具备走近患者内心的“软实力”,对他们的痛苦给予安慰、开导和关心,引导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病情。在各系统的教学中,应适时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医患矛盾的尖锐性,例如,在讲授“女性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可将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交叉关系,手术中一旦结扎错误,则会造成肾盂积水、肾脏脓肿甚至是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进而引发难以调节的医疗纠纷,使学生明白在临床工作中,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2.2.4 将社会责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而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学生,其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呼吸系统的教学中,可引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介绍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14亿中国人民见证了那些逆行的白衣战士,他们勇赴抗“疫”一线,无私无畏,谱写着救死扶伤的英雄壮歌,这些真实的先进事迹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进而激发他们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在讲授“血液循环”和“视器”这两个章节时,可进行无偿献血和角膜捐献的大力宣传,让学生理解这不仅是对社会和他人的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活动,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为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总体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尝试。针对颈部解剖结构,在课前设计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模拟实验,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资料查询和小组讨论:(1)甲状腺的解剖要点(位置、毗邻、血供);(2)术前(医患沟通、人员分配、器械准备);(3)术中(小组协作、操作要点);(4)术后(收尾工作、患者交接)。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7人,在充分学习和讨论后制定手术方案,并在实验课上进行模拟手术和总结汇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真揣摩书本、积极查找文献,这是一次很好的科学精神教育,鼓励学生在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术前的医患沟通和术后的患者交接等环节,使学生获得了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医学人文教育。学生共同参与手术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有效激发了他们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荣誉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有效加强了其实验操作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课程育人的作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既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必然举措。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育人为导向,把“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吃透教材,挖掘并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结合点,并积极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做到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协调同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解剖学课堂,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大课题,我们将不断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模式,为书写“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课堂的新篇章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