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0-12-28 23:46崔欣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崔欣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有效渗透,不仅高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还提升了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率,推进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育;数学学科;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62-02

【Abstract】With the effective penetration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stage, not only has it effectively increased pupil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deepened their mastery of mathematics, but also enhanced their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It improves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n efficient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education;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y

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拓展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使小学数学任课教师在展开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不仅对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小学数学任课教师来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信息化发展,从而使小学数学在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的意义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复杂、抽象且逻辑思维性极强的学科,这门学科的特点对于年龄普遍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很多知识的认知、理解和使用会有一定难度,而在小学数学任课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若能将复杂、抽象且极具逻辑思维性的数学知识通过各种直观的多媒体技术转化为便于小学生认知、理解和使用的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数学知识,这样既能减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又能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一方面,针对许多小学生觉得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过于枯燥的情况,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以此最大限度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同一班级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良莠不齐,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中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对本班内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以此促进班级内部全体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科学、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中的各类问题,还能整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促进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从而加快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进程。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营造数学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本身就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技术门类,概括了世间包罗万象的内容,其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比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这些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的内容往往是通过最直观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基于此,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我们就可以从信息技术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入手,通过向学生直观展现数学形象,为小学生营造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境教学,以此拉近小学生与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关系,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并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一线教学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上述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的内容所具备的优势,致力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境营造,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最终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展开《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这一课的讲解时,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教学,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本市的图书馆为中心调出周围的地形图,进而通过对图书馆周围的显著建筑物的标记,让学生自主判断或小组合作讨论本市图书馆的八个方位分别是什么建筑物。这样不仅能通过向学生展示熟悉的场景,提高他们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还能通过现实场景的再现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丰富数学实践活动

针对小学数学这一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点学科和关键性学科而言,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科学习生涯打下夯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小学数学学科相对于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实践性操作需要各种复杂实物支撑,且课堂实施操作较为烦琐,但其实践性也不容忽视,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一个教学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学会数学知识后能更好地应用于日常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尽管如此,小学数学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说少之又少,像体育学科、音乐学科等。这样长期发展下去,既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思维习惯,又不利于通过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让小学生到达一个学以致用的教学层面上。基于此,在小学数学的課堂实践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首先要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向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在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各方面的功能的基础上,将数学学科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数学知识的学习环境,进而使小学数学的课堂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展开《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这一课的讲解时,任课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播放一段制作手工玩具的视频,进而引导学生在该视频中寻找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并通过小组合作展开求解过程,以此帮助手工艺人完成该手工玩具的制作过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线数学教学教师要多方面、全方位地把握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背后的无限资源合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强化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共享功能或“微课”功能,实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进而推动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本文仅以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数学学科的五四制青岛版教材为例,对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做了简单分析和探究,实际上如果从不同教材版本的小学数学学科出发,以及考虑到小学教育阶段中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其教学策略并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基于此,对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仍有待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做出进一步的考察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洪诗林.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1).

[2]林永红.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数码设计,2018(15).

[3]牛小林.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9(06).

[4]王兴军.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2019(32).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