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的复杂演变

2020-12-28 02:18潘玥
东南亚纵横 2020年3期
关键词:演变影响因素

潘玥

摘要:过去的70年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外交关系在波澜中发展的70年。70年间,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苏加诺时期的友好合作、苏哈托时期的负面为主、民主转型时期的逐渐缓和和佐科时期的开放共赢。在当前印度尼西亚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有较高的契合度,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有继续向好的趋势,但受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和域外大国的影响,部分印度尼西亚媒体倾向于报道涉华负面信息,影响印度尼西亚民众对华好感度,加之南海问题中东盟各国的立场各异,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以正面为主,但不断变化且存在隐患。本文认为,分析并重视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的复杂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巩固双边外交关系,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演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D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0)03-024-12

Abstract: The past 70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turbulent development of China-Indonesia diplomatic relations. Over the past 7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Indonesias perception of China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friendly cooperation in the Sukarno period, overall confrontation in the Suharto period, gradual improvement in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period, and openness and win-win situation in the Jokowis peri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onesias relatively stable societ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initiative of“Belt and Road” and Indonesias strategy of“Global Maritime Fulcrum” are relatively fit. Indonesias perception of China continues to be good, but by the pressure of Indonesias domest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pressure of foreign countries, some Indonesian media tend to report negativ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affecting the Indonesian peoples favorability towards China. In ad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ASEAN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donesias cognition of China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hidden dangers.This paper agues that analyzing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 evolution of Indonesias perception of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ill help to consolidate bilateral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deepen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Key Words: Indonesias Perception to China; Process of Evol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20世紀中期,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同倡导了以“和平共处、 求同存异” 为核心的“万隆精神”,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后至20世纪末,两国中断外交关系长达23年,双边关系严重受损。进入21世纪,随着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和印度尼西亚方解除“禁华”政策,双边关系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200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10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也在这次访问期间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Joko Widodo)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契合度较高,两国关系得以继续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两国领导人都表示,将携手共创新时期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新局面,为两国“上天入海”式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搭建更细密的网络、更便捷的通道和更宽广的丝绸之路①。

建立外交关系70年来,两国共同走过风风雨雨,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经历多次变化,其官方与民间的认知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割裂,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是正面与负面的复杂统一体。2012年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成就斐然,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各领域合作(尤其在经贸领域)也不断展开,但受反对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的势力、印度尼西亚长期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和冷战思维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社会对华好感度不升反降,纳土纳问题也成为印度尼西亚民众对华的 “心结” 之一。本文认为,客观认识70年来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的复杂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中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态度,思考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良性互动模式与合作方式,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改变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误解,进一步促进中印(尼)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华人政策上有所宽松。哈比比、瓦希德和梅加瓦蒂3位总统逐渐解除“禁华令”,华人得以再次公开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也可以使用中文名字甚至参政。因此,印度尼西亚民众对华人的负面情绪在民主改革时期有所改善,部分印度尼西亚民众逐渐认可中国与中华文化。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印度尼西亚民众大多并未摆脱“中国威胁论”的桎梏。根据2017年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的调查,大部分受访的印度尼西亚民众仍然认为“华人把控着当地经济”,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无法与印度尼西亚华人交朋友”⑤。种族问题仍然是印度尼西亚社会一大政治分歧。2019年1月29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仍显示,族群与宗教问题依然是印度尼西亚民众最大的忧患,达67.8%;国内不稳定的政治次之,占59.1%;经济下行再次之,占45.2%⑥。

此外,由于印度尼西亚“亲美”“亲日”势力对中国的“污名化”,很多印度尼西亚民众在涉华问题上态度强硬,并牵连到印度尼西亚华人。军人出身的苏西洛作为印度尼西亚传统的政治精英,受美日等国影响较深,在发展与中国关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与美日等国的安全合作,尤其是在巴厘岛恐怖袭击后。这表现在苏西洛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强硬,尤其是纳土纳问题。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纳土纳海域的冲突不断增加,并在2008年后公开化,冲突的频次有所增加,规模有所扩大,这使得部分印度尼西亚民众加深了对“中国威胁”的负面印象。

总的来说,从苏加诺建国初期到苏哈托威权统治阶段,再到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时期,印度尼西亚官方的对华认知呈现明显的变化,从负面、中性转向正面。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层次逐渐提升,印度尼西亚华人在该国的境况也有所改善。但就印度尼西亚普通民众而言,被严重打击的印度尼西亚经济已让他们自顾不暇,因此,印度尼西亚社会对华认知并未跟随官方的态度而出现明显的积极变化。

二、佐科时期: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更加积极,但也存在隐患

2014年10月,佐科就任印度尼西亚第七任总统,并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该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契合度较高。自上任以来,佐科不断推动深化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鼓励中国投资,其更加積极的对华认知使得两国得以在政治、经贸、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果。中印(尼)双边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黄金期”,双方就发展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投资、经贸和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中印(尼)关系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地区繁荣发展。在此背景下,两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指数报告》,在94个国家中,印度尼西亚属于“畅通型国家”,排名第11位①。2019年10月,佐科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就任仪式后,佐科立刻接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可见中印(尼)关系发展势头将会更好。佐科时期,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以正面为主,尤其是政府高层,但在民间,由于域外大国持续渲染“中国威胁论”,中美贸易摩擦打乱了世界经济的整体稳定局势,加之中印(尼)在纳土纳海域的摩擦,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仍存在一定的隐患。

(一)肯定中国的发展对印度尼西亚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中国威胁”存在不同声音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佐科及其政府高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较为认可的,如中国的精准扶贫②、反贪倡廉③和社会动员效率④等,提出要学习和吸取中国的先进经验。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朝着积极的态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印度尼西亚人承认中国巨大的影响力。根据2017年12月印度尼西亚调查研究所(Lembaga Survei Indonesia)的一项调查,28%的印度尼西亚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其次是美国(19%),其中5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很大”,未来十年,中国仍将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⑤。印度尼西亚驻华前大使苏更(Sugeng Rahardjo)曾如此说道:“我见证了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发展令全球受益,同时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通过分享发展理念,我们正在建立基于相互理解和共同责任的伙伴关系。这将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包容发展创造有利环境。”① 随着中国在印度尼西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印度尼西亚兴起了新一轮“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印度尼西亚学生选择来华留学,中国是印度尼西亚学生第二大海外留学目的地,现有约1.5万名印度尼西亚学生在华就读②。

但中国的发展也引发了一部分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威胁”的担忧,也就是说,这样的影响力并未能够在印度尼西亚直接转化为“认同”或“正向评价”。上述印度尼西亚调查研究所的民调结果还显示,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印度尼西亚发展的典范,而26%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是印度尼西亚发展的典范。根据2017年印度尼西亚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民调结果,32.8%的“千禧一代”受访者表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相比之下,仅有11.7%的受访者认为与中国合作有利于印度尼西亚③。

(二)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积极作用,但不少人对其存有误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尼西亚的落地与推进,中国加大在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和通信等方面的投资,双方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出现了许多典型合作案例,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的旗舰项目——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简称“雅万高铁”)、苏门答腊岛巴丹托鲁(Batang Toru)雨林水坝兴建项目和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廉租房项目等。2013年,中国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④;2017年和2018年,中国连续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游客来源地⑤;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投资来源⑥。在此背景下,印度尼西亚各界对中国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更加积极。以佐科为代表的执政联盟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欢迎和支持态度⑦。印度尼西亚前任副总统卡拉(Jusuf Kalla)也曾表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是好朋友、好伙伴⑧。印度尼西亚华人、商界和经济学家也普遍持开放态度,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便利优惠政策,积极寻找对接“一带一路”的商机。印度尼西亚经济和金融发展研究所执行主任恩尼(Enny Sri Hartati)认为,印度尼西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正确的决策,如果印度尼西亚做出适当反应,该倡议将加速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⑨。印度尼西亚国会前议长班邦·苏萨蒂约(Bambang Soesatyo)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提升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与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契合,印度尼西亚国会支持印度尼西亚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⑩ 2019年12月,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LuhutBinsar Panjaitan)表示,由于许多中国资本投资印度尼西亚时取道新加坡,所以中国仍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投资来源①,并称赞中国企业较为尊重和遵守印度尼西亚的法律法规②。

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成为印度尼西亚社会精英的聚焦点。21世纪以来,不少印度尼西亚社会精英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印度尼西亚有负面影响。在西方媒体的不断渲染下,印度尼西亚社会接受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说辞,将中国视为“经济威胁”。根据2017年年底Media Survei民调机构公布的报告,在1000名受访者中,22.7%的受访者将中国视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威胁”,而谈及中国为何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威胁”时,31.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23.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产品主宰了印度尼西亚市场③。

有人认为,大量的中国投资为印度尼西亚带来大量外债,加重了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债务负担。2010—2016年,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外债增加了6倍(初始基数低),而对其他国家的债务仅增加了1.3倍④。对此,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学家和普通民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债务危机的担忧。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根据最新的《印度尼西亚外债统计数据》,仅以2019年8月为例,中国以0.17亿美元成为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债权国,远低于新加坡的0.66亿美元、日本的0.29亿美元和美国的0.23亿美元⑤。“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大量中国投资项目在印度尼西亚的推进与落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忧虑和对中国“投资意图”的质疑⑥。部分中国企业管理不当和不遵守印度尼西亚法律法规的问题也加深了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中国投资的负面印象。面对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佐科政府较为乐观。印度尼西亚投资协调委员会前主席托马斯·伦邦(Thomas Lembong)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涉及范围广泛,面临挑战与误解完全正常,“我们应直面挑战,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⑦。

(三)中印(尼)在纳土纳海域存在摩擦,但印度尼西亚基本立场不变

在2016年中印(尼)渔船冲突后,印度尼西亚政治精英、学界和军方的一些负面观点经过印度尼西亚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大肆渲染不断强化,印度尼西亚民众在短时间内接受了“中国将威胁纳土纳乃至印度尼西亚的安全”的安全化动议。在2017年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的民调中, 92.2%的印度尼西亚民众认为南海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⑧。佐科提出的“全球海上支点”构想和“海洋强国”宏愿更强调印度尼西亚本国的海洋主权与利益,因此,佐科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坚决、手腕强硬, 表现在印度尼西亚击沉中国渔船、 在纳土纳海域与中方爆发一定程度的正面“冲突”、纳土纳群岛更名及迅速建立“纳土纳国家公园”并争取将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公园等问题上。

然而,在看似更加强硬的态度背后,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实则基本无变化①。一方面,中印(尼)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契合度较高,两国各领域合作包括海洋合作都在日益增加,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将直接影响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与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正积极寻求外商投资,而经济稳定发展的中国正是助力其经济发展、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印(尼)的贸易伙伴关系和投资关系会对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中国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并在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为印度尼西亚提供经济转型的资金保障。2019年6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还向中国寻求“一带一路”专项基金②。这些因素都会对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形成制约,也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在处理纳土纳问题上的态度。

此外,还有意识形态等其他因素对印度尼西亚的对华认知造成影响。

自2013年起,印度尼西亚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度出现明显下滑。根据皮尤全球态度的调查,2005—2018年,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较为波动(详见表1),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从2005年的73%峰值波动下降至2008—2010年58%~59%的低点,再增长至2013年70%的次高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连年下降,2018年,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再创历史新低,仅为53%③。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虽然中印(尼)两国政府、企业和民众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但密切的交往并未使得部分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增加,反而带来负面的“外溢”效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题。

三、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的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印度尼西亚社会普遍认为要发展经济,必须与中国搞好关系,抓住机遇,吸引中国的投资,发展双边贸易,但事实上,印度尼西亚社会对华认知也不是“铁板一块”,存在明显的阶级、地域和族群差异性。总的说来,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经济因素:政局动荡、经济危机和领导人偏好等

在民主改革时期,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在威权统治时期,最重要的因素是领导人偏好, 如哈比比、 瓦希德与梅加瓦蒂这3位总统调整对华政策、向中国传达友好的信号是因为1998年金融危机重创印度尼西亚经济,由此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印度尼西亚需要与中国合作, 发展经济。

在佐科执政时期,正面的对华认知主要源于佐科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亟待中国的资金与技术;负面的对华认知则主要由于“反佐科”势力等的恶意煽动。从2016年起,印度尼西亚的政治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明显,具体而言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前者以现任总统佐科与作为“双重少数”的雅加达省省长钟万学为代表;后者则又被称为“反佐科”势力,以2019年总统候选人普拉博沃以及前总统苏西洛为代表。由于保守派未能与改革派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改用宗教作为武器,动员宗教极端组织,酝酿“钟万学亵渎古兰经事件”,将钟万学拉下省长之位,送入监狱。印度尼西亚多次爆发的反钟万学示威游行就反映了这种以宗教作为掩护手段的权力斗争。既得利益者的目的是想通过示威游行以及极端暴力行为“抹黑”钟万学,削弱佐科一派的势力。这种被简化为“伊斯兰”以及“反伊斯兰”的斗争对印度尼西亚民众而言极具迷惑性,他们只理解口号和简单的政治口语,并不了解印度尼西亚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尽管佐科已经成功连任,但当前及未来,只要是佐科支持和推动的事情,这些极端组织及其背后的势力必定激烈反对。虽然这些伊斯兰极端组织只能影响极少数普通民众的态度,并不代表大多数印度尼西亚民众的看法,但这些极端组织行事高调,背后又有“反佐科”势力的支持,借着各种事端生事,仍有可能在印度尼西亚国内和国际上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话题”也是“反佐科”势力制造事端的重要工具。佐科自上任以来十分重视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欢迎并鼓励外商投资,也看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两国关系以助力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转型。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也鼓励中国企业赴印度尼西亚投资,这却成为“反佐科”势力挑起“中国话题”的触点,并威胁到佐科政府的执政。“反佐科”势力借中国投资问题为由头,质疑佐科政府“亲华”的外交政策和“盲目吸收中国资金”的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不断制造并传播涉华负面谣言。为了顾全大局、缓解部分极端势力的情绪,佐科政府只能被迫对某些问题做出回应,调整政策与加强监管。

(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域外大国的影响与压力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域外大国对印度尼西亚有着重要影响。除了印度尼西亚媒体受这些国家媒体涉华报道倾向影响,甚至印度尼西亚政府和印度尼西亚精英人士也深受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域外大国对华认知的干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使全面对华敌视的负面认知深入民心的“九·三〇事件”。2017年解密的39份美国使馆文件显示,美国暗中支持印度尼西亚的“反共”和“排华”运动,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在20世纪60年代是了解并支持当时印度尼西亚军方对“亲共”人士和“左翼”人士的镇压和屠杀的,且美国军方和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建议美国政府向印度尼西亚军队提供秘密援助①。可见,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对华负面认知具有重要影响。

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内政的干预和介入由来已久。美印(尼)两国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和第三大民主国家”,具有“共同的民主价值观”,美国支持印度尼西亚的民主改革。印度尼西亚在美國眼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是其打击恐怖主义、 贩运人口和毒品以及其他跨国犯罪的重要伙伴。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也具有重要影响,在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进程和独立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 印度尼西亚在美国的帮助下“平衡”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因此,在意识形态上,印度尼西亚国内有人误解中国的意识形态甚至有些不友好言行,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印度尼西亚的宣传与挑唆不无关系。

虽然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占领过印度尼西亚,但相当一部分印度尼西亚民众并不认为日本是“侵略者”,反而对“日本赶走了荷兰人”而抱有感激之情。加之日本战后通过援助、投资和贸易等诸多手段在印度尼西亚深耕数十年,现已与印度尼西亚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近年来,双方合作已拓展到军事、安全和区域治理等领域。日本通过在印度尼西亚多年的“朋友”可以牵制甚至破坏中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利用当地媒体和利益攸关方左右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及中国企业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过程中,就长期来看,日本的干扰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在太平洋东南部,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是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印度尼西亚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安定对澳大利亚而言意义重大,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但受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影响,自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媒体和学者的“反华”言论也持续发酵,表达对华强硬立场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印度尼西亚的对华认知,挑唆并煽动了印度尼西亚国内的“反华”情绪。

域外大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印度尼西亚精英的渗透上。印度尼西亚的许多精英阶层都曾留学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很深,“反华情结”根深蒂固,如印度尼西亚海洋统筹部前部长里扎·莱姆利(Rizal Ramli)就曾说:“印度尼西亚在西方的盟友,特别是美国,应该很高兴地了解到普拉博沃与中国的外交政策背道而驰。”② 印度尼西亚星月党现任主席、印度尼西亚前国务秘书、印度尼西亚司法与人权部前部长尤斯利尔·伊扎·马亨德拉(YusrilIhza Mahendra)也曾对媒体表示“印度尼西亚政府应该重新考虑与中国的贸易合作”。然而,根据印度尼西亚SMRC调查机构的民调结果,印度尼西亚“反华情结”的主因是政治动员,是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斗争的产物③。

(三)印度尼西亚媒体涉华报道的有失偏颇

印度尼西亚媒体作为公众评判是非的标杆,在涉华问题上却常常有失偏颇。印度尼西亚媒体的涉华议题有好有坏、有真有假,有如“中国助力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为印度尼西亚培养创新性人力资源”“中国游客为印度尼西亚旅游业创收”,也如“中国为印度尼西亚带来巨大外债危机”“中国企业建厂危害印度尼西亚环境安全”“印度尼西亚有千万中国劳工”等。印度尼西亚媒体往往对积极涉华报道轻描淡写,却轻易操纵不实涉华报道以实现某些政治目的,从而影响印度尼西亚公众对华认知。

印度尼西亚媒体的涉华报道倾向大致上可与语种、媒体背景及其资金来源挂钩,即印尼文和英文涉华报道以负面议题居多,如印尼文媒体《共和报》(Republika)、“点滴网”(Detiknews)、《时代杂志》(Tempo)和Liputan6网站、Tribunnews网站以及英文媒体英国广播公司印度尼西亚频道(BBC Indonesia)、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印度尼西亚频(CNN Indonesia)等;华文媒体涉华报道则以正面议题居多,如《印华日报》《印度尼西亚商报》《千岛日报》等;也不乏一些持中性立场的媒体,如英文媒体《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和《雅加达环球报》(The Jakarta Globe),印尼文媒体安塔拉通讯社(Antara)、《罗盘报》(Kompas)和美都电视台(Metro TV News),以及华文媒体《国际日报》等。全球最大的政治事件开放数据库GDELT的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媒体涉华报道的“褒贬指数”为-0.848,即印度尼西亚媒体涉华报道总体负面新闻较多①。

具体而言,印度尼西亚媒体涉华报道的“反华情结”和渲染“中国威胁”的议题设置倾向较为明显。在反政府势力的操纵下,涉华的负面议题在印度尼西亚传播迅速,影响恶劣,“中国威胁论”和“反华情结”在印度尼西亚社会有一定的市场,如“新殖民主义”、南海问题、劳工问题和人权问题等。除了冷战思维和历史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的“中国威胁论”与媒体宣传不无关系②。而印度尼西亚媒体很大程度上也受西方媒体的宣传影响,如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与印度尼西亚当地媒体长期合作,西方大国媒体的视角间接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媒体的报道倾向。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资企业不断入驻印度尼西亚,某些印度尼西亚媒体受政党控制,轻易操纵涉华负面报道,煽动民众情绪,逐渐成为将中国“安全化”的载体,通过议程设置和框架效应制造现实与认同,引导印度尼西亚民众对中国产生误解,进而实现其背后政党的政治目的。

以中印(尼)旗舰项目——雅万高铁为例,2019年10月20日, 在谷歌浏览器以印度尼西亚语搜索关键词 “雅万高铁” (KeretaCepat Jakarta

-Bandung),首页弹出的3条头条新闻都是负面报道,其标题分别为“由于高铁项目爆破,帕达拉朗许多居民房屋受损”③ “受高铁项目影响,居民房屋墙壁破裂,雅萬高铁合资公司:我们先核查”④和“高铁项目损坏的居民房屋外观”⑤,且其相关阅读也是关于雅万高铁的负面报道。其中,报道来源分别是“点滴网”和Tribunnews网站。而根据Alexa数据,Tribunnews网站和“点滴网”分别是印度尼西亚访问量最大和第三大的新闻站点⑥。由此可知,这些涉华倾向为负面的印度尼西亚主要媒体的报道将有可观的浏览量并被广泛传播,进而引发印度尼西亚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投资、中国企业和中国项目的质疑,影响印度尼西亚政府及公众对华积极认知。

(四)东盟压力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成员国之一,也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在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问题上,东盟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南海问题的立场问题上。表面上看,印度尼西亚并不是南海的主权声索国且力求成为在东盟相关国家与中国之间“中立的调停者”①,但迫于东盟压力,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定位与角色并非如此。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一带一路”倡议为印度尼西亚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与合作机会,印度尼西亚国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投资,印度尼西亚不会轻易在敏感话题上与中国发生冲突。然而,印度尼西亚若想巩固其在东盟的地位也需要东盟各国的支持。在东盟国家中,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的国家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虽然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在南海上不存在主权争议,但在纳土纳群岛存在专属经济区重叠的问题。也就是说,印度尼西亚并非利益无关方,而是利益相关方,其实并不适合作为南海争端的“中间人”或“调停人”。

在苏西洛时期,印度尼西亚一直争当东盟的“领头国”。哪怕出于发展经济的国家利益考量不愿激化与中国的矛盾,但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和海军巡逻的问题上也不得不与东盟各国统一口径,对华进行强硬表态。为了维护东盟的团结及基于其在东盟的地位,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也并不真的中立,对涉及争端的其他东盟国家情感上同情、行动上支持②,包括对中方拒绝接受中菲“南海仲裁”表示不满、反对中国对南海宣示主权及将纳土纳海域更名为“北纳土纳海”等。必须指出的是,佐科对于争做东盟“领头国”的意向明显低于苏西洛时期,但也兼顾东盟各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有时也需要顺应东盟多国的态度而对华强硬,尤其是在“南海行为准则”(COC)谈判日益深入和各方利益持续博弈的阶段。此外,中印(尼)在纳土纳海域也存在冲突,为避免事态愈发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印度尼西亚也会顺应东盟压力,在看似“中立”的立场下倾向于东盟。

结  语

70年来,从苏西洛到苏哈托,从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到苏西洛,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转向明显,在“对手”与“伙伴”间徘徊。佐科时代,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由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交流合作不断增加,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进入以正面为主的稳定阶段,但也受诸多因素掣肘,存在诸多隐患。

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不仅直接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尼西亚的推进与落实,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在印度尼西亚、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国家形象。印度尼西亚对华认知深受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域外大国、媒体报道倾向、东盟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减少外部因素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进而提升印度尼西亚对华正面认知程度,维护中国国家形象,加强中印(尼)外交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是学界需要继续深耕与探讨的重要议题。

注: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华侨华人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项目编号:16JJD81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颜  洁)

猜你喜欢
演变影响因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