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冬
【摘 要】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教学领域比较受关注的教学发展方向,这既是立德树人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又是学科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德育渗透教育的发展机会,让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齐驾并驱,让德育教育成为教师开展体育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也让体育教学成为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阵地,实现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
单一的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的教学发展障碍,小学体育教师应在多元教学观念的引领下,将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教学模式落实在体育训练之中,旨在让小学生从体育学习中获取德育知识、提升德育素养,同时也使其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下提升自己的综合体育素质与能力。对此,教师可立足体育教改的发展态势,将德育作为新的教学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之中,铸造一个具有浓郁德育氛围的高效体育课堂。
一、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要渗透德育,并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有一个比较基础的前提就是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对此,教师可将体育游戏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开展体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教学[1]。体育游戏活动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具有很好的教学优势,一是因为这一融合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营造强烈的体育锻炼氛围,为学生接受德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二是因为学生在玩游戏时放松了紧绷的身体和神经,这种身心状态可使其更深刻地感受到体育游戏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联,对德育教育内涵会有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在“体育游戏+德育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可在排球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圆形抢球游戏”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参加圆形抢球游戏时,可自主组合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组内成员自觉地围成为一个圆形,任选组内一名同学负责发球,其他成员则需要做好积极抢球的准备。学生可运用不同的排球打法抢球,要保证球不落地,哪个小组坚持的时间最长,即是胜者。这一体育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体会发球、拍球、托球等方面的动作要领。教师在完成排球训练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将与体育游戏活动相关的德育内容融入进来。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向学生传递德育的内涵:(1)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抢球,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2)始终维持排球不落地,体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3)学生尽情享受游戏的过程,体现了快乐的游戏精神,这样的精神力量可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
二、在体育技术动作训练中渗透德育
技术动作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训练内容,教师可将这部分训练内容作为德育渗透的载体,让学生在训练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这既可实现体育技术动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又可在体育课堂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比如教师在“持轻物掷远”一课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投掷纸飞机”的体育活动锻炼投掷相关的体育技术动作技巧。
在这一体育活动中,学生可自主使用白纸折叠纸飞机,让学生回忆起曾经叠纸飞机的童趣,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在学生将纸飞机投掷出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机渗透德育,可考虑运用语言激励方式,增强小学生不断锻炼投掷技术的学习动力。学生遇到错误时,教师可继续发挥激励的作用,督促小学生不断纠正投掷技术动作,让自己投掷的纸飞机一次比一次更远,同时也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投掷技术动作越来越标准,有利于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甚至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在体育技术动作训练结束后,教师还可选出“投掷动作最标准”、“投掷最远”的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表扬,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竞赛活动是以竞赛形式为主的体育活动,其中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这可为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因此,教师可将体育竞赛活动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加体育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汲取其中的德育知识[3]。比如在足球竞赛活动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足球赛的规则知识时,可渗透“遵守规则”的德育内容,让小学生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使其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在这一规则意识的驱动下,学会遵守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规则。在体育竞赛的团队作战过程中,教师可渗透“团结合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团结合作精神与友爱精神是体育德育的精髓所在,教师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向学生传递这些精神内涵,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甚至将自己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学习到的德育知识贯彻落实在其他行为上,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
四、在体育户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户外体育活动是比较重要的体育活动形式,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活动载体。户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了自然生活的元素,让体育氛围更加鲜明活跃,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小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使其更有动力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3]。在教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渗透与体育训练有关的德育内容,如“民主”、“自由”、“超越自我”等等。比如教师可设计户外的自我挑战区、自由运动区、竞赛区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区域,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参加的运动区域。在学生实际参与这些户外体育活动时,可逐渐增强自己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独立自主的主体发展意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勇于超越自我的勇气与信心。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人格,实现了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加快建构“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整个体育教学之中,可在立德树人教育视域下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让小学生在接受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也获得德育素养层面的发展。在教师贯彻落实这一创新的融合教学模式时,应明确不同教学策略的教学价值,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适当加大德育渗透,让德育在体育教学中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1]汪龙.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4):86-87.
[2]周活新.论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62-163.
[3]杨金东.试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小學体育教学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103-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