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怡 李淼
【摘 要】本文介绍了医联体的意义,然后对“互联网+”模式下医联体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讨论,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流程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284-02
引言:
看病贵、看病难是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为了缓解三级医院的救治压力,科学地进行资源分配,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医联体应运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医联体卓有成效,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也得到一定展示。
1 建立医联体的意义
医联体是对传统医疗体系行政管理的突破,展开医疗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交流,形成统一的整体。医联体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产物,在医疗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促进城乡医疗体系建设,对贫困地区医疗技術和水平给予扶持,同时在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面都能有所保障。
在改革中,重点强调大型医院带动小医院发展,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给予医疗水平较低机构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使之在服务水平、专业技术、患者恢复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充分将三甲医院、专业医疗诊治机构的优势和带头作用展现出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向着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模式转变。通过互相合作,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扩大了诊治范围,提升整体的医疗能力[1]。医联体建设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医疗卫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在“互联网+”模式下建设医联体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管理模式
突出三甲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带头作用,将多个基层医疗机构联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实现患者信息、医疗技术等方面的资源融合共享,并加以整合,对患者的救治工作进行明确的结构划分,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
针对多个医疗机构建立统一的诊疗网络平台,该系统平台包括三级综合医院服务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端和客户端,患者需要在相关协议下安装该系统,安装成功后上下级医院服务端就会以“1+1+X”的形式对患者展开服务。患者通过手机端APP进行实名注册,而系统中的各医疗机构只需要在医院客户端登记注册就可以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就诊记录,方便快捷,同时实现了对患者信息的共享。此外,患者也可以通过该系统预约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就诊,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对患者进行首诊,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向医联体内上级医院转诊,基层医生可协助患者预约上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号源。医院服务端通过协议的支持能够查看患者对于相应服务的满意度和评价,同时分析出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等是否落实到位,以便加强对医联体的管理。
2.2 优化诊疗流程
规模较小的基层诊疗机构在管理、服务、医疗水平等方面往往难以得到患者的认可,为了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群众一般不会选择到小医院救治,导致双向转诊难以落实。由于人民群众对医联体认识不够,使其沦为形式,并未真正被运用,而且一旦生病就会优先选择去大医院就诊,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大医院医疗费用较基层医院高,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医联体能够将相应区域内的所有医疗资源全部筛选出来并加以整合利用,同时通过医疗服务系统将其联合成统一整体,即医疗共同体。换言之,可以将该体系称作医疗服务集团,在集团内部可以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共享,患者只要在集团内部就诊便可以获得同等水平的救治和服务,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使之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在此系统中,诊疗流程得到以下方面的优化。
患者可以选择到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就诊,经过专家确认以后将其病情通过医联体系统平台分配指定区域,患者可以凭借专家在系统中诊治建议到离家较近的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三级综合医院定期对医联体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对转回康复治疗的患者能给予比较确切的诊治方案,同时遵照专家的指导进行救治。在治疗过程中,相应医师需要将专家建议的落实情况和患者经过救治以后的具体表现通过系统汇报给首诊专家,以便其随时了解病情,并对后续治疗提出科学的方案。
当患者在基层诊疗单位接受治疗时,救治人员可以通过医联体系统向专家提出会诊申请,以便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准确的救治,同时上级医院的专家也可通过系统平台给出救治方案。若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基层医院无法进行后续治疗,则应将其转移至医联体中的其他医院,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防止延误病情。
在协议允许下,上级医院的专家可以借助自身的专业度和权限随时翻看系统中记录的病情信息,以便准确判断出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有效防止基层诊治过程中出现漏诊、误诊等问题。
对于患有慢性病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主治医师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向其发送注意事项和诊治知识,提醒其按期就诊;患者也可以借助平台对自身的状况加以描述,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病情,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主治医师需要跟踪患者的病情,同时与以往病史进行比对,加强防范,促进健康。
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为了确保能够按时用药,发挥最佳药效,主治医师应提前在平台上设置服用时间,以便系统自动定时发出用药提醒,给患者带来极大方便[2]。
2.3 完善医疗评价
医疗评价是保证医联体相关工作得以落实到位的重要环节,其建立和完善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展开。评定标准可以根据患者的满意度和实际救治情况设立,评价的最后结果可以作为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的依据,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资源共享和分级治疗,促进医联体的顺利开展,解决了民众的看病难问题。
3 结论:
“互联网+”基础上的医联体建立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救治途径,凸显了三级医院的专业水平和带头作用,在“以大带小”模式下,基础医疗机构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希望有关医疗单位能够秉承着科学、负责的职业精神,共同合作深化改革,切实为百姓解决看病问题,从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开始做起,提升国家整体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远志."互联网+健康"背景下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 2019(18):23-24.
[2] 李凤辉,李爱勤,胡外光,等.互联网+儿科医联体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04):102-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