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我国精神贫困研究述评

2020-12-28 03:02林涵
老区建设 2020年22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扶贫贫困人口

林涵

[提 要]近年来,精神贫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从精神贫困的内涵界定、表现、成因和治理路径四个方面,对精神贫困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对精神贫困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究,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研究方法和视角比较单一,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后续的研究应更注重探析深度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关注产业扶贫中的精神贫困问题,同时应关注地方精神贫困治理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精神贫困;贫困人口;扶贫;内生动力

[作者简介]林 涵(1995—),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苏南京 210023)

目前,我國已进入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仍较严峻,而精神贫困问题严重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在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等靠要”“争当贫困户”“拒绝脱贫”等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为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1]精神贫困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党和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政策文件中。此后,不少地方开展了精神扶贫或脱贫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精神贫困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领域,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背景出发,对精神贫困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有利于学者们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高其在学界的“可见度”。同时,可以通过回顾促进反思,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一、精神贫困的内涵界定

我国学者对精神贫困进行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末。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对精神贫困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余德华和麻朝晖认为,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现实生活需求满足的状态。[2][3]

吴稼稷和高圆圆等认为,精神贫困是部分贫困群众身上与物质贫困相伴随的一种脱贫致富方面的思想和能力均极其低下的状态,它既体现了贫困群体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滞后,也反映了其能力素质水平的低下。[4][5]

胡鞍钢等学者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将精神贫困定义为贫困人口缺乏志向、信念消极、认知和决策偏差的行为现象。[6]

李凤兰和李飞从心理学视角对精神贫困进行界定,认为其是指贫困群体表现出的消极心理特征,包含认知、情感、动机等多个方面。[7]

胡象明等借用经济学的概念来界定精神贫困,将其界定为贫困群众由于受到脱贫意愿和脱贫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等制度供给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8]

二、精神贫困的表现

学术界对精神贫困的表现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共识,主要观点集中在脱贫意愿不强、脱贫动力不足、思想观念落后和道德素质下滑四个方面。

(一)脱贫意愿不强

张志胜认为,长期的贫困使得贫困群众产生了强烈的宿命感,认为贫穷是命中注定的,把自身的贫困归结为上天的安排,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能改变贫穷的命运。他们不愿改变已有的生活,温饱即安。[9]薛刚认为贫困人口的脱贫意愿不强,主要表现在:他们习惯于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愿改变,不太考虑长远;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深陷贫困多年,甚至祖祖辈辈贫困,逐渐接受了贫困现实和命运,淡化甚至丧失了脱贫意愿。[10]

(二)脱贫动力不足

赵宇认为,不少贫困户建档立卡后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救济款,对政策依赖性强,有的贫困户甚至幻想着“蹲在墙角等小康”,一心只期盼外界的帮扶。[11]汪健和李沿颖认为,一些贫困户觉得脱不脱贫是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事,自身参与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他们不关心自己能否脱贫,怎样脱贫,而是担心脱贫以后各项福利能否持续。[12][13]侯万锋等认为,贫困人口的脱贫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识不足,对扶贫工作抱着“走着瞧”的观望态度;一些贫困群众虽有脱贫致富的意愿,但对国家扶贫工作缺乏行动上的积极响应,被动参与脱贫;一些贫困群众进取精神不足,奋斗动力不强。[14]

(三)思想观念落后

高圆圆认为,我国民族贫困地区大都位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的山区,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众具有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文化心理,保留了迷信占卜、信仰鬼神等愚昧落后思想,继承了具有原始性、经验性的生活思维模式,使得贫困群众缺乏改善生活条件和发展生产的创造力。[15]王爱桂认为,贫困地区的群众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观念陈旧、思想僵化,保留着重农轻商的守旧思想,安图重迁的乡土观。[16]马玉娜认为,部分贫困人口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保守,惧怕改变,缺乏改变贫困现状的积极性。部分贫困群体,尤其是贫困青年群体,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追求享受,形成只讲消费、不讲积累的消费观念,铺张浪费,缺乏长远的生活规划。[17]

(四)道德素质下滑

王爱桂认为,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不少农村地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农民价值观扭曲,道德素质下滑。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理念逐渐弱化,不少贫困群众轻视劳动者,不再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而将劳动看作没有本事和愚蠢的表现;一部分人不再认同勤劳致富,甚至企图通过赌博等偏门歪道一夜暴富。[18]侯万锋等认为,在不少贫困地区存在着“不争先进争后进”、“穷占便宜富吃亏”的不良风气,有的贫困户以享受政府贫困补助为荣,把吃“低保”视为一项福利,在扶贫对象认定和扶贫标准确定问题上存在攀比心理,争当贫困户。[19]

三、精神贫困的成因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精神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来看,造成精神贫困的因素主要来自物质、政策、文化和环境四个方面。

(一)物质因素

王尚银和余德华认为,物质上的贫困必然导致精神上的贫困。物质财富的匮乏使得贫困群众缺乏享受基本的精神生活的经济条件,也使他们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如此,贫困群众精神世界的空虚也就成为必然的事情。[20][21]柳礼泉等认为受物质贫困的限制,大多数贫困地区缺乏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健康的文化休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贫困。[22]

(二)政策因素

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我国政府长期对贫困群众采取“输血式”扶贫方式,即为贫困者送粮、送衣、送钱,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谭贤楚认为,“输血式”扶贫模式助长了贫困群众对政策的依赖性,这种扶贫模式使贫困群众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自身的脱贫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反而养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而这正是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23]王美玉认为,“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忽略了贫困群众的社会属性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造成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24]张贵群认为,从政策环境来看,当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扶贫政策对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扶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要求,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员动员促攻坚的局面,但对扶贫对象的脱贫责任却未做明确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贫困户对自身脱贫义务的忽视。[25]

(三)文化因素

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最早提出贫困文化理论,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一种与社会主流文化脱节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即“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趋于永恒,并通过代际传递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后代也陷于贫困之中。受贫困文化理论的影响,国内学者尝试从文化层面来解释精神贫困。李全利认为,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很大程度上是贫困文化形塑的结果。受农村贫困文化的影响,贫困群众对扶贫资源形成依赖,与扶贫干部互动不积极,对扶贫制度漠不关心,过于依赖亲情关系,贫困文化最终使他们沦为没有脱贫斗志与能力的贫弱群体。[26]张航等认为,在贫困文化的影响下,农民容易形成消极无为、得过且过、好逸恶劳等精神状态,产生极强的外在依赖、弱化自身脱贫的动力。[27]汪三贵等认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盛行的“重消费、轻积累”的贫困文化是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根源。[28]但综合来看,国内从文化角度对精神贫困的成因进行探讨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表面,还远未深入。

(四)环境因素

周立认为,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导致要素流动苦难,生产风险大。封闭的环境又会使贫困人口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远离现代文明,环境适应性差。[29]余德华和麻朝晖认为,我国的大部分贫困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落后,贫困群体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现代生活隔绝。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固步自封的精神状态。这样,在社会转型的情况下,贫困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演进就发生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30]

四、精神贫困治理的路径

目前,国内学界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扶贫政策、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教育扶贫和夯实组织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消除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

(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消除精神贫困的物质条件

莫光辉认为,政府应根据贫困地区当地独特的资源条件,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其区域特色产业,使当地的贫困群众看到特色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从而积极发展生产,投身于脱贫攻坚的进程之中;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并积极妥善地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31]

向德平等认为,应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扶贫扶志,调动贫困群体在扶贫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缓解贫困群体的精神贫困状况。一方面,应通过市场化升级已有的生计项目,获得最大化利益,以实现贫困群体增收。另一方面,应拓宽贫困群体的收入渠道和收入来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带动贫困群体增收。[32]

(二)完善扶贫政策,营造消除精神贫困的政策环境

林闽钢认为,为激活贫困对象的内生动力,需将以帮扶人员为核心的反贫困政策,转变为以贫困者为核心的反贫困政策。反貧困政策不是政府单方面向贫困群体提供帮扶,收益的贫困群众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应避免现金和实物的直接给予,强调权利与义务并重。[33]

薛刚认为,应努力扩大贫困群众的参与范围,在精准扶贫中给予贫困群众充分的知情权、主动权和管理权,积极鼓励贫困群众参与到贫困治理中,耐心宽容的对待贫困群众的参与。[34]

张军成等认为,应鼓励贫困群众一起参与研究脱贫措施,尊重贫困群众的自身意愿,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政府部门应构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致富的伟大梦想,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信心和决心。[35]

(三)加强文化建设,补足贫困人口的精神之钙

李世杰认为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民夜校、道德课堂、农民讲习所等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推出贴近民风民俗的评书、小品和话剧等文艺作品,以贫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思想入脑入心;树立标杆典型,特别是树立身边脱贫致富的典范,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建立激励机制,采用生产奖补、劳动补助、以工代赈等形式,让群众体验到付出劳动才有收获。[36]

李华等认为,发展贫困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应借助宗教领袖或乡贤的带动作用,转变当地的落后观念;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开展文明典范带动活动,营造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37]

赵宇认为,应提高贫困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可大力开展“致富能手”、“五好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向身边的模范学习;抓好制度约束,引导贫困群众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事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并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倡导正确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38]

(四)强化教育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

张琦认为,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拔穷根”的关键,应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从贫困学生援助到课程体系完善,全方位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提升,改善其精神贫困的状况。[39]

王美玉等人提出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推动农村教育观念的转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加强对农村贫困群众的心理教育和脱贫技能培训等,帮助他们摆脱依赖心理,并且掌握脱贫的技能,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40]

李华等认为扶贫先扶智,发展乡村教育应建立完善的乡村教师队伍体系,吸引优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充分借助信息化资源,提升贫困地区教学质量;发展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育新型的劳动者。[41]

(五)夯实组织建设,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

黄承伟认为“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应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和素质培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改变基层干部的落后观念,提高其主动带领群众自主脱贫的干劲。帮助基层干部理解和掌握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的技能,提高基层干部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42]

王美玉认为,基层党组织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心骨”,需要提高自身的领导力,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应保证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稳定性,增强其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的“志”和“智”。基层党员干部既要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知识。[43]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视角出发,探究精神贫困的解决之道,如行为科学视角、生态和谐视角、社会工作视角等。[44][45][46]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对精神贫困的治理路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消除精神贫困提供了理论指引。

五、研究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关于精神贫困的研究还远未深入,但是在研究内容上体现出了涉及面广的特点。可以看到,国内学界对精神贫困的内涵、表现、成因和治理路径已经展开了一些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为学术界的继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不足。

(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目前,虽然国内学界在研究精神贫困问题时,对精神贫困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作了比较笼统的阐述,但对精神贫困及其相关概念内涵仍未达成共识,甚至还存在将“精神贫困”与“文化贫困”、“心理健康问题”等概念等同的情况,概念的混淆必然导致不能深入把控问题的关键。

二是研究方法和视角单一。国内关于精神贫困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占绝大多数,定量研究明显不足,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多,而从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学科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跨学科的研究更少。大多数的论文都不过是观点的罗列或简单阐释,难觅新意,这种浅层次、重复累述的研究显然不利于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精神贫困的内涵和表征,对精神贫困成因和治理路径的研究相对不足。对精神脱贫或扶贫虽有个案观察,但对整个实施过程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和理论解释,更缺乏持续的案例追踪研究,研究需要开拓。

四是理论与现实脱节严重。国内学者没有紧密联系地方精神脱贫或扶贫工作实践来对精神贫困进行研究。换言之,贫困人口精神贫困研究的成果还没有有效运用到精神贫困治理的实践之中。此外,目前我国在精神脱贫或扶贫方面的实践可给学术界提供的经验性养料并不多,这也从一个方面限制了理论的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为我们了解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都未能科学地分析并揭开“精神贫困”的黑箱。

(二)研究展望

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三点展望:

一是應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进入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攻坚阶段,精神贫困研究应更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并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探究精神贫困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是应关注产业扶贫中的精神贫困。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发展离不开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当前,我国产业扶贫的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属于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这严重影响产业扶贫工作的质量。为此,应深入剖析产业扶贫过程中的精神贫困,注重从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性出发,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三是应关注地方精神贫困治理的实践。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精神贫困治理的路径,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如近几年来,全国多地政府创新扶贫模式,建立“爱心超市”、“励志脱贫光荣榜”、“爱心兑换银行”等,唤起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因此,应多关注地方精神贫困治理的具体实践,挖掘各地精神贫困治理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地方探索实践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从而为其他地区更好开展精神贫困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启迪和经验储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0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0).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

[3]麻朝晖.欠发达地区农村返贫现象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4]吴稼稷.论精神贫困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2,(07).

[5][15]高圆圆,范绍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精神贫困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

[6][44]杭承政,胡鞍钢.“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4).

[7]李凤兰,李飞.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J].江西社会科学,2018,(8).

[8]刘浩然,胡象明.精神扶贫的三个维度[J].人民论坛,2019,(15).

[9]张志胜.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基于精神扶贫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10][34]薛刚.精准扶贫中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作用及其激发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8,(7).

[11][38]赵宇.让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固本培元——关于河北省在精准扶贫中全力实施精神扶贫的调查及建议[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3).

[12]汪健.推进脱贫攻坚“志”“智”双扶问题研究——基于安徽铜陵市的调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02).

[13]李沿颖.边疆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精神扶贫问题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1).

[14][19]曹艳春,侯万锋.新时代精神扶贫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18,(6).

[16][18]王爱桂.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

[17]马玉娜.增强内生动力是现阶段脱贫攻坚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9,(4).

[20]王尚银.精神贫困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1]余德华.精神贫困对欠发达地区脱贫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3,(1).

[22]柳礼泉,杨葵.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J].湖湘论坛,2019,(1).

[23]谭贤楚.“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1,(3).

[24][40][43]王美玉,李大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扶志与扶智思想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内生动力培育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1).

[25]张贵群.脱贫攻坚背景下“因懒致贫”现象的治理对策研究[J].领导科学,2019,(16).

[26]李全利.贫困农户脱贫主体性不足的发生逻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27]张航,邢敏慧.脱贫能力、内生动力与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研究[J].教育与经济,2020,(3).

[28]汪三贵,胡骏,徐伍达.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志智双扶”问题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29]周立.以“志智制立体扶贫”解决深度贫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4).

[30]余德华,麻朝晖.欠发达地区的精神贫困与精神脱贫思路探析[J].社会科学,2001,(2).

[31]莫光辉,张菁.基于“人本主义”视角的贫困人口扶志扶智路径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3).

[32]腾芸,向德平.发展性社会工作参与扶贫扶志的空间与路径[J].社会工作,2019,(6).

[33]林闽钢.激活贫困者内生动力: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J].社会保障评论,2019,(1).

[35]张军成,李威浩.以伟大民族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实践探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36]李世杰.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N]. 人民日报,2018-08-15(020).

[37][41]李华,马静,宣芳,刘宋强.基于精准视域下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

[39]张琦.用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J].人民论坛,2018,(22).

[42]黄承伟.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19,(1).

[45]冉光仙.生态和谐视阈下贫困群体精神脱贫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9,(1).

[46]邓永超,庞日君.原因层次分析法优化社会工作对精神脱贫的介入[J].社会工作,2016,(5).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扶贫贫困人口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