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2020-12-28 06:56闫巍文
时代经贸 2020年24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

闫巍文

【摘 要】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结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特点,提出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设,转变内部审计职能的策略,希望以此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助力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审计职能

2015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随后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实施细则陆续出台,2016年至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进。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当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重新修订并颁布。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改革后混合所有制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法人治理现代化、经营机制市场化以及内控风险复杂化等诸多新特征。如何根据这些新特征积极转变内部审计职能,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作用,成為新课题。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普遍特征和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外资、基金和其他非国有资本,以及通过企业内部员工持股等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原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企业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内部审计对象的多元化。

(二)法人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化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一些国有企业未成立董事会或董事会形同虚设。改革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需要成立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将更充分的发挥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经营决策权和管理咨询功能。

(三)经营机制更加市场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混改后的国有企业通常会实施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运用更加积极的投融资机制等,并不断参与到市场的竞争和活动中。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内控风险更加复杂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及授权经营等方面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外部资本方与企业开展的销售、采购、工程建设等业务,容易出现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风险;外部资本与国有企业之间还可能存在文化冲突和管理理念难于融合的风险。面对各类错综复杂的风险,内部审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策略

(一)优化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一般由董事会、监事会、纪检监察机构、审计委员会或公司高管直接领导等多种管理模式,几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如果设置不合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内部审计职能的体现。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中央审计委员会,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随后各地方审计委员会陆续成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也提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企业选择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作为内部审计的管理机构将会是一种趋势。这样的管理模式通常也更符合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需求,因为非独立董事一般由不同股东代表委派,可以代表不同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大多由外部专业人事担任,与公司有较小的利益冲突,这样的审计管理机构在内部审计面对多元化的审计对象和发现重大审计问题时,能够更大限度的保障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审计管理模式,将是做好公司内部审计顶层设计的重要体现。

(二)及时调整内部审计目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传统目标是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混改后的国有企业将对内部审计有着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应及时调整审计目标。首先,内部审计目标要从微观转向宏观。审计目标要与公司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保持一致,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中期发展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等制定审计目标。内部审计要多关注公司战略业务实施、资源配置、重大投资和重大风险防控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有效建议,供领导层决策参考。其次,内部审计目标要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对分子公司、业务部门的经济效益审计,将有助于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要多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流程安排、资金运作、重大项目开展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和分析,要善于利用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和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进行横向比较、深度分析,找出自身企业不足,提出改善建议。最后,内部审计目标要从事后监督检查,转向事前风险防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风险,内部审计不应只是事后监督检查,更要做好事中和事前控制,可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中,如:可以参与到企业重大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的确认工作,参与制定企业风险防范手册,主动开展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等,这也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内部审计的队伍建设方面,要引进整体素质较强以及专业水平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并定期开展业务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要延伸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根据企业业务特点适当引进金融、管理、信息化以及工程设计背景人员。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将问题彻底解决,因此要多用参与式的审计方式,这也有利于审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和自身提高。另外,要想促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转变工作的良好开展,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本身有着非常强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四)建立监督联动机制

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与公司纪检监察、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促进落实整改。在审计信息的获取、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的发现和处置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和相关部门都应建立完善、高效的协作机制,这种联动即有利于对企业监督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整改。

(五)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推进混合所有改革的措施

针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而言,需要紧抓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预防企业风险,帮助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从而顺利实施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是国有企业的决策环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关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是否通过民主决策、是否属于规范化操作、所引进的投资者是否符合国有企业的发展策略、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等。其二,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阶段。内部审计部门重点关注员工持股方案是否优化、整个审批程序是否有效、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避免出现经营风险。其三是企业的上市阶段。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战略实施情况,同时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深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产业链融合,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其四,国有资产的处理环节,针对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低评、少评或者不评的情况,在进行资产转让的过程中关注是否有人为低价交易资产的情况。在进行资产剥离时,重点关注是否因管理不到位资产被挪用或者转移的情况。最后,内部审计部门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债权以及债务问题,稳妥的保护好债权人的利益,处理好职工关系。

三、结语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推动国有企业适应新市场、新环境,促进企业长远、健康、高质量发展以面对全球化竞争和挑战。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需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积极转变审计思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从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效果,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發展。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12)

参考文献:

[1]茹作海.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商讯,2020(16).

[2]陈彧龙.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

[3]张从宇,明延国.浅议改制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变[J].商业会计,2005(19).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混合所有制促进企业资本优化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人力资源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股权结构变革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