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人们对教育工作的发展愈加重视,随着教学革新发展也产生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导学互动”就是其中一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可以更好地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导学互动”模式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导学互动”模式的优势,然后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行“导学互动”模式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 引言
社会进步使人们对知识的学习有了更高要求,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下教学环境,也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不断革新和创造更多合理的教学手段也成为推动教学进步、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手段正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在激发学生学习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合理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使数学课程更具吸引力。
二、 “导学互动”模式的内涵
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单向传输过程,“导学互动”是把教师“教”转变为“导”,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结对合作。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以互动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的师生模式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导学互动”共有四步:引导自学、互动交流、总结整理和反馈练习等,在这四步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课程内容,实现学习目标。
三、 “导学互动”模式的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放在首要位置,每位教师的教学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锻炼能力,提升素养。“导学互动”模式的使用就是将学生放置在主体地位,通过教師的适度引领,学生能够活跃思维、充分展现个人能力,来进行学习。对于渴望展示自己、获得认可的初中生来说,这一模式的应用在课堂上搭建了很好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自由的探索数学的奥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难题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逐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交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有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进行自主学习。这种理念虽然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养成,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能力尚显不足,如果任由其自己进行学习,可能会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或者是由于不断的遭遇困难而产生自卑退缩情绪,阻碍学习质量的提升。而“导学互动”模式虽然倡导学生提升自主能力,但是并没有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对于重点、难点教师会给予相应的帮助,使学生能够克服困难。而对于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则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自行解决。这种张弛有度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数学学科非常讲求逻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比教会结果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有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得心应手,但是到初中后会感觉学习困难、成绩下降,多是因为没有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而“导学互动”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利用教师传授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探究解题,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就能形成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技巧去解决问题,数学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行“导学互动”模式的可行性
从学生角度来说,推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符合初中学生需求的。因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学生普遍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内心是相对敏感多变的,迫切希望成长为大人,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虽然思维比儿童时期复杂,但是思想却还比较稚嫩,比较在意他人的评价。初中生的这种特殊情况使得他们不喜欢说教式的教学,排斥枯燥单调的课堂。而“导学互动”模式是以教师适度引导和学生交流学习为主的,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比较对等的,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评价,更能带动学习积极性。并且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达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导学互动”模式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从教师角度出发,“导学互动”模式的推行也是非常可行的。虽然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才能明确学习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教学水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导学互动”模式的效果。因此要推行“导学互动”模式,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举办各种培训为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提升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导学互动”模式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五、 “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合理引导,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直接讲授教材内容,学生再根据教师所讲进行习题练习,而预习这一步骤并没有被重视和利用起来。初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进行预习,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并且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听课的时候就能够有重点地去突破自己的难点。而采用“导学互动”模式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能力制作预习单,让学生跟着预习单自行预习,将自己的困惑和难点标记出来,以便课上跟随教师的指导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听课,提升听课质量,还能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好根基。比如在学习初中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导学单的形式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先自行学习函数的概念、图像的特点等知识,然后再尝试完成导学单中的内容,并将自己认为的重难点也标出。这样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并选出最优的解题策略,并对比较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也就能够目标明确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二)教师组织合作互动,丰富课堂内容
“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一堂课中最精华的部分,教师的授课水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质量,因此如何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上,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转变,改变以往只依照教材上课,不顾及学生感受的僵化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动,将学生的热情带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环节中。只有学生参与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才会上升,教师的授课才有意义。并且有效的合作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活跃思想,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更快的理解知识,这比教师的一味讲解更有效率。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区别,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小组中统一的答案进行分享。再选择一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分享。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但是不能公布答案,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突破难题。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灵活使用导图,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数学课程的很多知识点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因此学生要随时温习旧知识点,并与新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在讲授完新课程后,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而在出现相关联的新知识点时,要对旧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让学生对两者有系统的认识,完善知识框架。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主题,让学生进行结对交流,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绘制完成后可以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而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元一次方程的思维导图出示,让学生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和不同,绘制新的思维导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学生能够逐渐学会总结重点、寻找关联,构件知识网络,学生的总结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该积极转变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历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筑好根基。而“导学互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好的保障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带动师生互动,制造良好的课堂效果,是符合当前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手段,值得初中数学教师们进行探索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居兰铭.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6):78.
[2]杨正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2.
[3]施华伟.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8(1):21.
[4]齐晓娣.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57.
[5]刘维锦.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174.
[6]吴晓娟.关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133.
作者簡介:张彬,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