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根本前提。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读与写也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最为重要的、伴随学生日后成长、生活和工作中最必要的能力之一。随着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已出台明文规定逐渐统一全国的语文教材,且当前各种大考中阅读理解与写作的分值在不断提高。随着大语文时代的进一步明晰,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丰富读写结合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阅读教学促写作”;策略分析
一、 前言
一个人的表达能力的强弱与阅读和写作息息相关,写作是重要的输出能力,是一个人内心想法的表达途径。良好的输出必须依靠优质的输入,而阅读是输入的重要渠道。没有大量而有效的阅读,是无法准确而流畅的表达内心所思所想的。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以阅读促进写作,读写相结合的教学价值日渐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成了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以阅读教学促写作”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核心部分。文章就“以阅读教学促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推进途径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二、 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阅读量少,这就导致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表达能力不强。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几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些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也没有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性,没有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再就是电子产品的冲击。众所周知,现阶段家庭物质生活的丰富,中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日益便捷化,互联网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影响很大。二是灵活应用的能力的不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文言文、古诗文的比重逐渐增加,学生对某些文言文中特定的字、词意思不理解,导致考试时一脸懵,完全不知所云。三是书写应用能力不强,字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识字,一篇作文中错别字不少。四是初中阶段课业繁重,尤其是初三年级即将面临中考的压力,各学科都在全力抢占学生的业余时间,阅读的时间被一再压缩。
三、 初中语文“以阅读教学促写作”的策略
(一)设计阅读文本数目的策略
学生们进入初中后所学科目明显增多,学习强度和难度相应增加,存在着明显的升学压力。基于此,阅读必须协调好与学科学习的关系,在不影响整体学习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做好阅读。首先,要制订好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阅读文本篇目的时候,应重点明确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设计阅读篇目。在课本中,各个单元均有一定的主题。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为《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及《古代诗歌四首》,教师可在分析上述四篇课文的基础上,拟定群文阅读议题。二是教师依据学生兴趣及生活化文章确定阅读文本篇目。例如,《春》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对初中生来说接触此类体裁较少,但是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热衷网络的特点,指导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搜集比较流行的散文诗,并进行细致阅读,从而逐渐熟悉散文诗体裁的阅读方法。三是教师还可依据教学目标的需求,分为必读与荐读两大块,以初一上学期为例:必读书目为《西游记》《湘行散记》《呐喊》《朝花夕拾》等,先要明确一个进度安排,每天具体读多少,切实具体的将计划表例出来,将阅读这一必修内容贯穿到学期学习的全过程,既不影响学科学习,又能够开展阅读活动,实现升学考分与涵养性情的“两手抓”,共同促进。除此之外,也要恰当选择阅读文本篇目,以一定的“文体”或“文题”为主题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例如,语文教师可筛选和“春”有关的文本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筛选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散文开展阅读活动,探究各种文本中散文作品的一般语言特征。
(二)设计阅读教学方法的策略
通常,初中语文阅读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上下行式及平行式。具体来讲,上下行式指的是一篇文本带来多篇文本的阅读模式,需要数篇文本以一篇重点文本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平行式指的是多篇阅读文本的重要程度不分上下。以上下行式阅读方式为例,将《春》当成重点文本进行精讲,剩余两篇文本进行略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按下列步骤设计教学方法:一是设计文章导入环节的策略。一年四季,不同季节都有个性化的美,大家谈一谈自己最喜欢什么季节,什么事物让你印象最为深刻。二是设计阅读活动的基本过程的策略,朱自清的《春》作品中,是对江南春天的描写,这对其他地方生活的人来讲,是陌生的、未感受过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感受“各种特点春天”为议题组织阅读活动。由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大概掌握了阅读文本的内容,因此教师可提问学生:“教材中描写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借助提问的形式,引出文本中描绘的一系列春景图: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迎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个性化语言描绘春景的妙处,帮助学生大致认识江南春景的特点。春天在朱自清笔下是调皮的、充满活力的。那么,春天在其他人笔下是什么特点呢?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成都的春天》《春风》两个文本,让他们感受北方春天的苍劲,成都春天的花团锦簇,使得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不同地区春天的不同风格,并由此进行拓展,“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或者“你希望你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以此为题目进行写作,写作之后进行集中点评。
(三)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推动力,是维持阅读的最好动力,而老师可以通过对作家创作作品的背景,以及与作家相关的轶事进行讲解来激发学生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如通过对作家沈从文的出生背景、成长环境、个人经历,《湘行散记》《边城》的创作背景,美丽的湘西凤凰古城,以及他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来让学生对他及他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以此让学生们对作品的价值和阅读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参观一下作家故居,去凤凰古城实地感受一下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文化气息,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展起來更容易且富于成效,更能为后续的写作输出奠定好基础。
(四)指导阅读方法
总结、概括、批注是阅读的重要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拿起笔将阅读感受批注在侧,也可以将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为后续的写作打好基础。以初一下学期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为例:要求学生以章节为单位概括当节的主要内容,将其中经典的场景、精彩的比喻、富于启发性的语句等摘抄在册,并针对每一章节提出一个问题,可以是自问自答,也可以是互问答的方式,并且在整本书阅读完成后写一篇读后感,并做出完整的故事章节思维导图,写读后感,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实际的阅读状态,展示阅读的成效,也可以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化,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成就感,增进阅读效果。
(五)设计阅读成果展示的策略
与以往传统单调的阅读活动形式相比,虽然学生对阅读教学兴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极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要想使得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力可长时间集中,并获得写作能力及口语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师就可结合学生掌握阅读文本的具体情况,设计一节“阅读教学成果展示课”。展示课的设计方法如下:一是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复述文本,以推动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水平的提升。二是设计书写“读后感”环节,教师可指导学生说一说西南春天、北国春天和江南春天的区别,激励学生用文字形式展示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如果学生阅读成效不错的话,教师还可进一步指导学生思索如下问题:了解各个地区多姿多彩的春天,你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新看法?三是设计写作活动的策略,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教师可指导学生借鉴组文的写作手法,尝试写自己家乡春天的样子,使得他们在亲自写作中切实把握借景抒情的描写手法。
(六)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读写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几乎都是阅读背诵与命题写作分开的形式,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学生很难获得直观真实的感受,再加上受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学生思维和习惯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首先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其次要改进教学手段,制定有效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引导。如在学习《答谢中书书》这篇古诗文时,引导学生们将其中描述的: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阳、沉鱼等的状态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相联系,以“我心中的欲界之仙都”为写作题目,可以是曾经旅游过的地方,也可以平常生活的地方,将生活遇到过的场景与诗文中的相对照,更好的领略自然之美以及感受作者的创作心境,也可以以学生们感兴趣的影视作品为切入点,如有代表意义的《中国诗词大会》等,将阅读与写作更好地衔接起来。
四、 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语文教学方向的进一步明晰,语文素养与个人未来的发展直接挂钩,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所面临的问题与现状,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长远角度考虑的同时兼顾考试效果,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深入探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通性,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方面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镇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10):113.
[2]李荣.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名师在线,2020(6):11-12.
[3]王启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探讨[J].好家长,2018(13):58.
[4]杨登军.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四),2020(1):1.
[5]朱会兰.浅谈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J].小品文选刊:下,2020(3):153.
作者简介:
曹雯,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徐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