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了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流行文化在学生中间盛行。网络文化本身具有快速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网络流行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们的语言习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语言本身具有创新性,但也存在不规范使用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吸收网络流行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充实高中语文教学的外延,让学生语言学习的形式更加丰富,并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层面受到有效熏陶。
关键词:高中语文;网络;流行文化;冲击;影响
当前我们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崭新时代,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长于新时期的高中生对网络也非常热衷,微博、微信、QQ、抖音等社交工具都成了中学生日常生活的精彩点缀。网络的多元性极大地满足了高中生的猎奇心理,但与此同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要能够迎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如何将网络流行文化进行有效的转化,拉近师生距离。
一、 网络流行文化特点分析
网络流行是在网络上被广泛欣赏和追捧的文化,是与传统的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其主要功能着眼于娱乐,与严肃小说、诗歌、舞蹈等传统主流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网络流行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速性
网络流行文化的产生和消失都具有明显的快速性特征,一些词汇从出现到流行可能仅仅是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够引爆网络,而一些热词也会很快消弭不见,被新出现的热词所取代,所以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快速性特征。与严肃高雅文化的持久性相比,网络流行文化的长期辨识度非常低。举个例子,提及《西游记》,上至八旬老妪,下到三岁幼童,大家都能说出其中几个片段,但是网络上的一些词汇,如老铁、尬聊、戏精等,只在小范围内能够引起共鸣,还有一些词语,如超女、快男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慢慢被人遗忘。
(二)开放性
网络流行文化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这也是网络流行文化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一个重要基础。很多正统严肃文化的理解和参与,都需要具有相应的学习基础,或者拥有相关的技术才得以参与和推进。但是网络流行文化的参与门槛就非常低,人人可参与,事事可娱乐。从这一层面来讲,网络流行文化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譬如近来的一些流行词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蓝瘦香菇、酱紫、戏精……五花八门的词语皆可以成为网络流行语,其中很多搭配带有很大的跨界性,突破了传统的思维与认知。
(三)共享性
依赖于网络的便捷优势,使得网络流行文化具有极大的共享性,一夜之间就可以在多个平台和渠道获得大范围传播,完全不受时间、空间、国界的局限。尤其是网络空间具有很强大的分享、转发等简易操作,使得一些流行文化易被快速共享。网络环境中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外界的监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使得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力不可被低估。
二、 网络流行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对语文教学内容方面有较大冲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体例、文学形式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但是与网络的信息丰富度相比,高中语文教材相对来讲还比较传统和保守,其主体内容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在网络文化冲击之下,很多學生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存在较强的挑剔心理。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很多语言比较生涩,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上难以得到广泛的普及,因此,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他们更希望在课堂上看到像网络一样新奇而有趣的内容。
(二)对高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在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要求非常高。学生在表达信息时不仅要能够做到要素完整,更重要的是表达准确、逻辑清晰,这就对学生的语言使用形式、文字理解能力、基本表达方式等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很多高中生,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语言已经超出了传统表达范围,如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词语都已经进入了高中生的视野。他们在日常的表达过程中,极易产生共鸣,但是在写作表达时,却常常感觉无用武之地。网络流行语与日常严谨表达的矛盾正困扰着高中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语言不规范,思维散乱,错别字频发等问题。
(三)负面思想影响高中生的价值观念
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背后,还有很多低俗文化也在悄然兴起,不仅内容低俗,而且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产生影响。如拜金主义、极现实主义、丧文化等,都使得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动摇。还有时候高中生会转发一些负面信息,表达一些负面情绪,使更多学生深陷其中。另外,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很多知识,在网络文化引导之下也多有扭曲。如一些古文的意义,作者的思想等,都被网络文化所歪曲,成为供人调侃和娱乐的一些快消文化,这对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认知记忆产生了影响。受到网络低俗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会缺乏较高的价值追求,在学习上缺乏进取意识。还有学生沉迷于网络常识,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无法正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甚至采用一些极端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 借助网络流行文化丰富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网络流行文化的搜集、筛选与运用
网络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传播性,极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网络流行文化的筛选和搜集,从中发现积极的内容,引入高中语文课堂,从而可以使课堂更具活力。同时,网络流行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引用和穿插流行文化,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氛围。
首先,可以将一段时间内流行的一些正能量词语引入课堂,及时与学生开展学习和互动。比如前段时间网上非常流行的语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些网络流行语都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解读,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论述和表达,能够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消除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继续讲出一些个性化见解,彰显这一时期中学生的活力与自信。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流行文化,对课本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言文部分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中涉及的很多词语都比较晦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因此学生这部分内容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在网络流行文化的推动之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对文言文中的一些词句、情景等进行个性化解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见解,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古文的热情。如《甄嬛传》热播之后,网上掀起了一系列仿古热潮,甄嬛体、华妃体盛行网络,很多学生也对这一文体感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将《陈情表》一课的学习与网络流行文体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尝试对《陈情表》进行仿写、改写、扩写。另外,还可以编成剧本,讓学生们来演一演,说一说,提升学生对《陈情表》学习的热情。
最后,借助网络流行文化帮助学生重塑价值观。中学阶段学生在情感方面有更细腻的感受,同时这一时期他们怯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网络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必须要用好。高中生作为即将成长起来的崭新一代,他们不仅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同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要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热情而富有朝气的创造活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尊重学生自身创造性的前提之下,充分借助网络流行文化,推动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创新,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二)提升高中生个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的鉴别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所能够讲解和涉及的网络流行文化非常有限,更多的网络流行文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因此,除了由教师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和感受之外,学生个人还要做好对网络流行文化的甄别和思考。当网络流行文化充斥在学生周围时,学生不要一味地模仿和传播,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理性分析网络流行文化所彰显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其内容做好有效的甄别和筛选,对于一些高雅文化要积极支持,而对于一些低俗文化,也要做到主动屏蔽,不相信、不传播。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个人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受到一些恶俗文化、报俗文化的引导,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高中生个人要建立起规范的语言学习体系,对于网络流行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日常消遣与学习的一剂调味品,用于放松和娱乐,但是不能沉溺其中。另外,网络文化中的很多优质内容,高中生也可以主动纳入自我认知体系之中,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创新也有很强的帮助作用。如很多综艺节目结束之后,网络上都会有一些对综艺节目的精彩点评、金句分享等内容,学生就可以从中筛选一些优秀词句用于丰富自我,或尝试在写作中运用。如《主持人大赛》收官之后,网络上一些选手的句子变成了人们的个性签名,像“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每天朝着梦想奋力前行,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些词句本身非常的简洁朴实,无论是作为学生的网络签名,还是在写作中有效运用,都是学生积极向上价值观的体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督促学生心向阳光,不断拼搏。
总之,当下网络流行文化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高中生也不能排除在外。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对网络流行文化持排斥态度,不仅不能与学生愉快交流,还会使语文教学变得固步自封。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网络流行文化创新语文课堂展开模式,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冯浩.浅谈流行文化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中外交流,2017(10):266.
[2]杨超.优秀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新课程,2019(11).
[3]王艳.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4]高宏涛.流行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作者简介:杜杏芬,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