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探析

2020-12-28 06:56张莹杜金向
时代经贸 2020年23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普惠金融乡村振兴

张莹 杜金向

【摘 要】本文基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普惠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具体路径: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加强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金融支持;普惠金融;乡村振兴

一、引言

2018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并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农村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旨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普惠金融”前面加上“农村”二字,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普惠金融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普惠金融。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质量”。农村地区环境特殊,金融机构发展受到地区、资金限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而,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分析其中蕴含的内在逻辑,现行状况下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解决问题合理的建议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推进“三农”工作,旨在实现包括农村经济、产业、文化、生态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振兴。如此宏伟的国家战略背后必然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客观上来说,我国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出现断层,很大程度上影响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有许多共通之处,重点发展区域是广大农村地区;“普”、“惠”二字又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受众应该被赋予平等的、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正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部分,经济改善后的农村才得以实施文化、产业、生态等全方位的振興。农村普惠金融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技术逐步发展起来,可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对技术、制度的创新,将其用于农村金融市场,可以改善农村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本要素。综上,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农村普惠金融的支撑。

三、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市场金融机构发挥较弱作用

与城市相比,农村市场创新动力不足,信用制度不完善,信息传播滞后,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一些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农村设置网点数量仍然较少,部分农村地区居民还无法享受到正规、便利的金融服务资源。

近年来,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催生出一些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金融服务,但是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新生的村镇银行总体实力不强,加之农村居民更信赖长期存在的金融机构,导致村镇银行客户量少,生存空间较小,发展环境较差。另外,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以外的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新建网点的成本较高,农村居民资金量小,或许存在成本大于收益的现象,使得大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度较低。

(二)现有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环境复杂,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难题,难以形成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现如今,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发展中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农村普惠金融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自2015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普惠金融”以来,期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但并没有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首先,我国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多项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部门条例、通知等,但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容易造成法律冲突与混乱。其次,现存的相关法律大多发挥临时性政策指导作用,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长期坚持,约束力、权威性、系统性强的法律政策体系尤为重要。

二是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力不足。考虑农村居民资金需求情况,往往是因病、教育等短期急需资金,所需资金量较小,大约5- 10万元,期限也相应短些,约为0.5- 5年左右。目前,由于短期、小额金融产品成本高等原因,金融机构现存许多期限长、额度大的金融产品,显然这与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不匹配,缺乏较为合适的金融产品。

三是农村地区缺乏金融相关专业人才。开展普惠金融工作需要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但在基层,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县市,普遍缺乏具有熟悉经济知识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服务型人才过剩,创新型人才短缺。农村金融机构单一,银行柜台人员只能完成存、取款等简单的操作。另一方面,选择回到农村投入建设的人才数量较少,就金融行业而言,城乡发展差距太大,政策力度不够,无法吸引人才回流。

四、农村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

(一)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进一步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产品

2019年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中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数量最多,其中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是两大主力。因此本文就这两类金融机构提出改善建议。

持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多年,应当积极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农村经济的变化与具体情况更新自身服务理念、创新自身金融产品、建立简易的金融助农终端,为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便利性。另一方面,在不断创新适应农村环境的金融产品的同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自身所面临的风险。针对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特征,为其量身开发金融产品,结合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在线上、线下进行服务、产品等全方位创新。同时,结合农村居民因病、因学等贷款情况,精细划分贷款的品种,更好防范信贷风险。

深入发展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目前应该坚持“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不断发展完善,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国家应该大力扶持村镇银行基层网点的建立,给予相应的补贴,使其深入乡镇,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除了服务于农村居民之外,村镇银行应当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给予信贷资产。

(二)建立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是其目的之一,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一是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指出要弥补制度短板,健全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律框架。为实现乡村振兴,应尽快完善这方面法律制度,以免因缺乏法律保障而阻碍相关工作的开展。二是完善普惠金融监管机制。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方向定位、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能力更应加强监管,规范其披露内容、指标等,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差错。

(三)加强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培养全方位金融人才投入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致力于培养专业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次,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立过程中,针对人才质量,采用程度不同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高质量的金融人才,加强人才流动的引导机制,促使每个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最后,针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再教育,适应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对相应培训内容、方法和机制等进行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降低人才的可替代性。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作用,发现了目前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具体的路径,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化农村金融供需均衡全面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为重要,创新金融产品、吸引优秀金融人才、向农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使农村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给予强有力的支撑。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300222)

参考文献:

[1]陈铃,陈源,韦坤州.普惠金融推广程度的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安龙县为例[J].时代经贸,2019(31).

[2]王小艳.对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20(2).

[3]车树林,顾江.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人口的减贫效应[J].农村经济,2017(4).

[4]任碧云,王雨秋.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贫困减缓——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J].經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10).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普惠金融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