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化思维”视角下的儿童数学学习

2020-12-28 02:39丁杨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科素养

丁杨华

摘要:教师的思维是可以稚化的,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维降到所教儿童的水平,模拟儿童的认知心理、思维方式,成为跟儿童一样的“学习者”“合作者”“陪伴者”“失败者”,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提出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的活动阵地。让儿童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全面提升儿童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稚化思维;数学学习;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9094(2020)11A-0059-04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日益深化,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学定教”等相关理论不断涌现。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通过调研各地区的日常课堂教学,就会发现还存在着不少实质性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和解决。例如,教师照本宣科严重,儿童听课效率低下,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儿童思维与教师思维严重脱节等。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1]。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学数学课堂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习惯于从教师的视角,以自身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去思考、设计、教授,把知识结论硬塞给学生[2]。其实,好的数学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儿童是否在学习,教师的教是为儿童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要让儿童真正经历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3]。鉴于此,教学要把重心落实到“为儿童而教”,教师要学会改变自己,重新定位角色,稚化自己的思维。这里的“稚化思维”,是指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维降到所教儿童的水平,模拟儿童的认知心理、思维方式,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的一种教学策略[4]。教师唯有稚化思维,蹲下身子成为跟儿童一样的“学习者”“合作者”“陪伴者”“失败者”,实现郭思乐教授所说的“成为儿童,不见自我”的教师最高境界,方能实现与儿童共建美好的数学课堂的理想。

一、教师成为“学习者”,为儿童的学而设计

稚化思维,常常要求教师成为和儿童一样的“学习者”,以学习者的身份去思考研究:儿童的知识起点和逻辑起点在哪儿?从学习者的视角审阅教材,预判哪些知识点是儿童易于理解,能独立解决的;哪些知识点是儿童难以掌握的,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好,还是教师给予明确的指导效果好;例题或相关问题的解决,儿童有哪些方法,有没有创新的方法;等等。经过“学习者”视角这样多方位的综合考量,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落实学习方案是采用降低起点、顺势引导,还是放手学生自主探究。这样为学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周长的認识》时,在巩固环节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一块长方形的菜地被分成A、B两块(如图1),A菜地属于小蚂蚁甲,B菜地属于小蚂蚁乙。每天两只小蚂蚁都要绕自己的菜地走一圈,一天两只小蚂蚁在菜地上相遇了,甲说他绕菜地走一圈的路程多,乙说自己走一圈的路程多。他俩到底谁走的路程多呢?一般学生一看完题目就会得出答案,甲走的路程多,因为A菜地的周长比B菜地长。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认识不到位,而是问题的呈现给了他们一种错觉,虽然面积没有学过,但生活经验在学生记忆深处留下印记,就是A菜地比B菜地大,所以学生的直观感觉就是A菜地的周长也比B菜地长,这是学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直接反应。

教者稚化思维,以学习者的身份读懂学生的心理想法后,放缓了教学节奏,采用了实际情境对比的方式来启迪学生思维:甲乙两只蚂蚁争吵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没办法,甲指着A菜地的一条长边,即长方形菜地的长说:“我有这条边。”同时配以课件闪烁。学生们说:“这样的边乙也有呀!”教师相机用课件闪烁B菜地的一条边,长方形菜地的另一条长。甲接着指着A菜地的另一条边,即长方形菜地的宽说:“我还有这条边。”课件闪烁。学生们说:“乙也有一样长的一条呀!”课件闪烁B菜地的一条边,即长方形菜地的另一条宽。最后甲得意地说:“我还有最长的这条曲线边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乙也有!与甲是同一条啊!”课件闪烁。教师问:“那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说:“A、B两块菜地的三条边都是相等的,它们的周长相等,两只小蚂蚁绕菜地一圈所走的路程也是相等的。”

这里的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稚化思维,放缓了教学节奏,在精心创设的有趣情境中让儿童自觉地思考,走出浅层次的直观思维,水到渠成地掌握了比较图形周长的方法,而不是凭直观感觉去臆断。相信每个儿童经历了这样的比较过程,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会想到课堂上小蚂蚁的故事,想到运用周长的概念去比一比,从而准确地做出判断。

二、教师成为“合作者”,与儿童平等的对话

儿童在数学学习中,一直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学习的基础,有些问题我们教师觉得很简单,但对于首次接触的儿童来说却并不容易。这时如果教师直接给予“最佳方法”的讲解,儿童是很难感悟知识与方法的生成过程的。但是如果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儿童共同参与新知的学习与研究,那么师生在互动、交往、相互碰撞中探究问题,能更好地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六年级复习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题:长、宽、高分别为100cm、80cm、60cm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两管齐开。下图2表示水箱中水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这是一张()统计图。

(2)打开A管()秒后两管齐开。

(3)打开A管20秒,水箱有水()升。

(4)两管齐开40秒,能注入水箱()升水。

第二天批阅作业,笔者发现第一、二两个问题没有什么问题,基本全对,第三、四两个问题全班46人仅有1人正确。究其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一是学生审题不严,没有审出图上标的是水深的厘米数,而要求的是水的升数;二是审题是审出来了,但混沌不清、搞不明白;三是这种问题形式从来没有遇到过,不会变通,就按照以往常规解法来完成了。课堂讲评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讨论错误原因。教师也作为“合作者”参加了只有3人的一个小组的讨论。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学科素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