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50000)赵梦杰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妊娠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近年来饮食种类及数量极大丰富的影响下,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孕妇妊娠期前血糖水平正常,在妊娠期呈现血糖升高,接近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妊娠过程中血糖代谢紊乱,不能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容易出现感染、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窘迫等结局,极大威胁母婴健康[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无法完美配合运动、饮食及用药,加上严重的恐慌、紧张情绪均不利于分娩。故本研究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观察效果。
1.1 基线资料 选取笔者医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2月时间段内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随机原则下分成试验组,参照组,每组58例,试验组患者年龄在24~37岁,中位年龄(27.63±3.09)岁,孕周35~39周,中位孕周(37.81±1.64)周;参照组患者年龄在23~38岁,中位年龄(27.70±3.03)岁,孕周36~39周,中位孕周(37.77±1.59)周,比较试验组与参照组资料,没有差异(P>0.05),可以比较,且资料符合伦理规定。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愿意配合进行研究。排除标准:同时患有精神疾病及妊娠期其他类型疾病患者。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做常规护理,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试验组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①健康宣讲。妊娠期糖尿病病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饮食、生活习惯影响,大部分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信息登记,了解患者知识了解状况,开展健康宣教活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病因及注意事项做详细讲解,促进患者了解到疾病危害,提高自我管理;②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中关键环节在于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此护理人员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患者做适量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做好保暖措施,按时休息;③心理干预。测量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导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定时做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等减缓压力,积极鼓励患者放平心态,增强治疗信心;④饮食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时期孕妇营养需求不同,做相应的饮食调整,保证患者获取充足热量但不出现营养过剩,纠正饮食习惯,辅助控制血糖。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负性情绪: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不良妊娠结局:记录早产、羊水过多、难产、巨大儿等不良分娩结局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做X2检验、t检验,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 试验组H A M A评分(9.7 6±1.6 4)、HAMD评分(10.64±1.82)较参照组(14.67±2.36)、(15.48±2.45)低,组间比较有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 试验组中早产2例,羊水过多4例,难产0例,巨大儿2例;参照组中早产5例,羊水过多7例,难产3例,巨大儿3例,组间比较有意义(P<0.05)。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不但注重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同时也认识到血糖控制与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积极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从患者血糖监控、心理调节、合理饮食及规律运动入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敏感程度和不适感,提升整体护理效果[2]。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患者出现的不良分娩结局更少。健康教育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提高疾病防护能力,强化血糖控制意识,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面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投入疾病治疗与护理中,在护理人员监督下逐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做饮食、运动干预,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不过多加重血糖负担,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促进良好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减轻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负面情绪,促进良好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