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医院(301600)刘东平
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距离受伤时间一般超过30d,此时骨折线已经非常模糊,瘢痕也形成,骨折复位难度非常大,未适当处理多形成创伤性关节炎,最终导致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出现行走障碍,降低其生活水平。有关资料显示,对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采取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方法可取得显著效果[1]。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例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均接受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13例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中有10例男患者、3例女患者,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为(45.0±25.0)岁;疾病部位:6例左踝、7例右踝。
1.2 方法 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均接受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在内踝、跟腱中点与胫骨下段内侧棘向后15mm连线处取一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组织、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组织;②纵行分离胫后肌,趾长屈肌,胫神经向外拉伸,充分显露内踝和后踝;③清除骨折周围骨痂以及踝穴之间的瘢痕组织,取腓骨前外缘切口,充分显露外踝组织;④清除骨折周围骨痂,内固定后踝之前固定外踝、内踝,屈曲踝关节,在直视下处理后踝骨折块,探查后踝骨折线,分离踝骨折块,彻底清理骨折断端;⑤在骨折块尖端处做好复位标志,将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放置在后踝骨折块上,充分利用螺丝钉和板之间压力,及早复位后踝骨折块;⑥处理外踝,同上述方法分离骨折块,直视下复位,使用螺丝钉固定处理;⑦预弯钢板,适应腓骨下端的生理曲度,如果未做好预弯处理将导致外翻曲度变直,导致踝穴变窄,如果骨折太小可使用克氏针固定处理;⑧在固定外踝之前,检查距骨是否完全复位,如果未出现复位情况,内侧踝穴嵌顿肉芽组织,彻底清理,直至复位满意;⑨如果术前出现明确下胫腓联合外离情况,需应用拉力螺钉在关节近端固定下胫腓;⑩内踝骨折复位骨折块方法同上,使用可吸收钉加以固定,对骨折块较大者则选用三叶形钢板加以固定处理,术后及时应用抗生素药物,尽早指导其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分析13例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zur评分超过92分且踝关节未出现任何肿痛感且行走正常为优、Mazur评分为87~92分且踝关节出现轻微肿痛感且行走正常为良、Mazur评分为65~86分且踝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感且行走正常为可、Mazur评分为小于65分且踝关节肿胀且行走不正常为差)以及预后效果。
13例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优良率为92.3%(12/13,10例优、2例良、1例可、0例差);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8±3.1)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以及伤口感染等)。
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主要是因为钢板外形符合胫骨远端的解剖形态,术中无需塑形,加上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之中。也有学者认为,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远端的解剖型设计会起到压板效应,充分利用板和螺钉之间的压力能够使得骨折复位[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3例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优良率为92.3%,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8±3.1)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显著。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接受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后,能够早期进行背伸跖屈踝关节活动,防止术后创伤粘连,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加速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