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222)王震莉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300140)梁栋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脑卒中死亡率近年来所有下降,但高达70%以上的致残率可能导致患者部分功能缺陷,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偏瘫是一种常见脑卒中后遗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造成直接影响,同时由于自理能力受限,需要人员照顾,也增加了患者家庭的负担;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西医对于脑卒中偏瘫多采用康复训练,而中医多集中在针灸等,对于穴位按摩涉及较少;本研究将康复训练与穴位按摩相结合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探讨其应用效果,旨在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脑卒中史,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试行)》及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头颅CT或MRI证实;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合并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有明显认知、意识及语言障碍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偏瘫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7/28,平均年龄(60.7±4.6)岁,疾病类型:脑出血36例,脑梗塞29例;偏瘫部位:左边32例,右边33例;平均病程(26.7±11.4)d;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40/25,平均年龄(59.9±5.3)岁,疾病类型:脑出血38例,脑梗塞27例;偏瘫部位:左边30例,右边35例;平均病程(28.1±10.3)d;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发病初期需保持良好的体位卧床休息,避免上肢屈曲,同时预防足下垂;陪护者需每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注意卧床时避免患侧卧位,主要以平卧位与健侧卧位交替进行,定时变换体位。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对患者各个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活动幅度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活动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进行。进行坐位训练最终过渡到起坐训练,从开始的抬高床头被动坐位到最后过渡到患者可在无外力帮助下达到床边坐位。之后进行坐位及站立位的躯干屈曲、旋转及侧弯等躯干训练。上肢训练:取站立位,刚开始以健侧带动患侧手臂,采用双手叉握,掌心相对的手势进行上举动作,举过头顶最佳位置,保持5~10s后放下,双臂自然放松,用力向上耸肩,保持耸肩姿势5s;之后慢慢过渡到握拳、旋转手腕、抱肘、抬肩等动作,指导最后的负重训练。下肢训练:站立位,手扶固定物进行起蹲动作,健侧下肢负重,健侧手扶固定物进行患侧下肢的伸展训练。做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从穿衣、吃饭、个人卫生、如厕等入手,逐渐过渡到扶物行走、独立行走、上下楼梯等;需有陪护人员看护,避免不必要损伤发生。康复训练期间需密切关注患儿心理变化,多鼓励,多认同,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按摩的主要手法为滚、按、揉、拿、捻、搓、擦等,按摩力度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以患者感受到酸胀麻微痛最为适宜;按摩过程中可适当采用红花油作为介质,可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上肢选择的穴位为天府、手三里、少海、曲池、阳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等为主,体位选择仰卧位或坐位,对肌肉和穴位进行按摩,按摩力量由轻到重。下肢选择的穴位以内、外膝眼、足三里、昆仑、伏兔、血海、委中、照海、环跳、三阴交、承山、涌泉、太冲等为主,体位选择仰卧位,依据具体情况变换体位;按摩穴位的同时对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每次按摩30min,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四肢肌力、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四肢肌力采用动力法进行测量,分为6级,0级为完全瘫痪,6级为肌力完全正常,肌力与级别呈正比[1];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积分法进行评价,得分0~100分,分值与肢体功能呈正比[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得分0~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2]。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四肢肌力恢复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患肢肌力(上肢:0级5例,1级25例,2级23例,3级11例,4级1例,5级0例;下肢:0级4例,1级26例,2级21例,3级12例,4级2例,5级0例)与观察组(上肢:0级6例,1级26例,2级23例,3级8例,4级2例,5级0例;下肢:0级4例,1级27例,2级21例,3级11,4级2例,5级0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患肢肌力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肢:0级1例,1级10例,2级9例,3级21例,4级19例,5级5例;下肢:0级1例,1级12例,2级10例,3级19例,4级18例,5级5例)干预后四肢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肢:0级1例,1级19例,2级12例,3级16例,4级15例,5级2例;下肢:0级1例,1级19例,2级20例,3级11例,4级12例,5级2例)(P<0.05)。
2.2 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差异不显著(31.6±3.8)vs(32.3±3.4)(P>0.05),经治疗两组Fugl-meyer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78.6±5.9)显著高于对照组(61.8±7.1)(P<0.05)。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治疗前两组Barthel评分差异不显著(33.6±3.8)vs(34.3±4.1)(P>0.05),经治疗两组Barthel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69.7±6.9)显著高于对照组(5 6.9±7.8)(P<0.05)。
脑卒中偏瘫患者因为活动及自理能力受限,多数需要家人看护,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重点是最大限度的改善甚至恢复患肢的肌力和运动功能[2]。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多由于淤血所致,而脑卒中偏瘫是机体气中无血,血不荣筋而导致的本虚标实证;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调补气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为原则[3][4]。
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按摩手法,柔和用力,通过穴位按摩,借助经络的传导疏通气血,调和经脉,进而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扩张血管,消肿散结,最终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5][6]。已有研究发现,中医按摩疗法在改善偏瘫患者瘫肢痉挛及肢体水肿、促进肌力恢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7]。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按摩手法虽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对脑卒中偏瘫的内在发展规律掌握不到位可能导致治疗中出现片面追求肌力提升,或对患者病情分期不清楚导致治疗不当病情加重的发生;因此,需要康复训练评价对其进行指导。
本研究将穴位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结果显示:经治疗两组患肢肌力、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值得借鉴推广。